• 1、土壤中纤毛虫的动态变化可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后,10年内不同恢复阶

    段土壤中纤毛虫物种数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统计土壤中某种纤毛虫的具体数目可采用目测估计法 B、退耕还林期间纤毛虫多样性及各目的种类数不断增加 C、调查期间土壤纤毛虫丰富度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D、退耕还林提高了纤毛虫的种群密度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2、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变化可影响其兴奋性、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即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值)后,才能产生兴奋。如图所示,甲、乙和丙表示不同环境下静息电位或阈电位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环境中细胞的动作电位峰值受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影响 B、环境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环境 C、细胞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后,钠离子通道才开放 D、同一细胞在环境乙中比丙中更难发生兴奋
  • 3、脱落酸(ABA)是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信号分子,NaCl和PEG6000(PEG6000不能进入细胞)皆可引起渗透胁迫。图a为某水稻种子在不同处理下基因R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图b为该基因的突变体和野生型种子在不同处理下7天时的萌发率。研究还发现无论在正常还是逆境下,基因R的突变体种子中ABA含量皆高于野生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Cl、PEC6000和ABA对种子萌发的调节机制相同 B、渗透胁迫下种子中内原ABA的含量变化先于基因R的表达变化 C、基因R突变体种子中ABA含量升高可延长种子贮藏寿命 D、基因R突变可能解除了其对ABA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以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和异常贮积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肝病。葡萄糖在肝脏中以糖原和甘油三酯两种方式储存。蛋白R1在高尔基体膜上先后经S1和S2蛋白水解酶酶切后被激活,进而启动脂肪酸合成基因(核基因)的转录。糖原合成的中间代谢产物UDPG能够通过膜转运蛋白F5进入高尔基体内。抑制S1蛋白水解酶的活性,调控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内多余的葡萄糖在肝细胞中优先转化为糖原,糖原饱和后转向脂肪酸合成 B、敲除F5蛋白的编码基因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 C、降低高尔基体内UDPG量或S2蛋白失活会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D、激活后的R1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肩动脂肪酸合成基因的转录
  • 5、一名甲状腺疾病患者某抗体检测呈阳性,该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竞争TSH受体,阻断受体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患者可能有怕冷、反应迟钝等症状 B、该抗体的靶细胞位于垂体上 C、该患者TSH分泌增多 D、该患者免疫自稳能力异常
  • 6、以黑藻为材料探究影响细胞质流动速率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新叶、老叶不同区域的细胞质流动速率不同,且新叶比老叶每个对应区域的细胞质流动速率都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黑藻叶龄及同一叶片的不同区域 B、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高,细胞质流动速率越快 C、材料的新鲜程度、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D、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速率可作为细胞质流动速率的指标
  • 7、我国科学家成功用噬菌体治疗方法治愈了耐药性细菌引起的顽同性尿路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用噬菌体治疗时,噬菌体特异性侵染病原菌 B、宿主菌经噬菌体侵染后,基因定向突变的几率变大 C、噬菌体和细菌在自然界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协同进化 D、噬菌体繁殖消耗宿主菌的核苷酸、氮基酸和能量等
  • 8、微生物平板划线和培养的具体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①②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⑦⑧ D、①③④⑤
  • 9、某同学将质粒DNA进行限制酶酶切时,发现DNA完全没有被酶切,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失活,更换新的限制酶 B、酶切条件不合适,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质粒DNA突变导致酶识别位点缺失,巫换正常质粒DNA D、酶切位点被甲基化修饰,换用对DNA甲基化不敏感的限制酶
  • 10、部分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容易受损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肺泡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可能异常缩短 B、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可能出现DNA损伤积累 C、患者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可能增强 D、患者肺泡上皮细胞中自由基可能增加
  • 11、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城市地区建设人工湿地可改善生态环境 B、移除湖泊中富营养化沉积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 C、移栽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D、气沮和害虫对湿地某植物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
  • 12、抗原呈递细胞(APC)可以通过某类受体识别入侵病原体的独特结构而诱发炎症和免疫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PC的细胞膜上存在该类受体 B、该类受体也可以在溶酶体膜上 C、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过强可能会引起组织损伤 D、APC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等
  • 13、细胞膜上的脂类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耐极端低温细菌的膜脂富含饱和脂肪酸 B、胆固醇可以影响动物细胞膜的流动性 C、糖脂可以参与细胞表面识别 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 14、 源于细菌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能降解纤维素。为了提高纤维素酶的降解效率,某课题组通过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克隆表达降解纤维素的三种酶(如下图),研究了三种酶混合的协同降解作用,以提高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②采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菌株X,能起到筛选作用的原因是。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时,刚果红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透明圈大小反映了
    (2)、过程④扩增不同目的基因片段需要的关键酶是
    (3)、过程⑤在基因工程中称为 , 该过程需要的主要酶有
    (4)、过程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有。该过程用Ca2+处理细胞,使其处于一种的生理状态。
    (5)、课题组用三种酶及酶混合物对不同生物质原料进行降解处理,结果如下表。表中协同系数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答出两点)。

    生物质原料

    降解率(%)

    协同系数

    酶A

    酶B

    酶C

    混1

    混2

    混1

    混2

    小麦秸秆

    7.08

    6.03

    8.19

    8.61

    26.98

    74.33

    114.64

    玉米秸秆

    2.62

    1.48

    3.76

    3.92

    9.88

    24.98

    77.02

    玉米芯

    0.62

    0.48

    0.86

    0.98

    6.79

    1.82

    11.34

    注:混1和混2表示三种酶的混合物

  • 15、 自然群体中太阳鹦鹉的眼色为棕色,现于饲养群体中获得了甲和乙两个红眼纯系。为了确定眼色变异的遗传方式,某课题组选取甲和乙品系的太阳鹦鹉做正反交实验,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型及比值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要求基因符号依次使用A/a,B/b)

    表型

    正交

    反交

    棕眼雄

    6/16

    3/16

    红眼雄

    2/16

    5/16

    棕眼雌

    3/16

    3/16

    红眼雌

    5/16

    5/16

    (1)、太阳鹦鹉的眼色至少由两对基因控制,判断的依据为;其中一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判断依据为
    (2)、正交的父本基因型为 , F1基因型及表型为
    (3)、反交的母本基因型为 , F1基因型及表型为
    (4)、下图为太阳鹦鹉眼色素合成的可能途径,写出控制酶合成的基因和色素的颜色

  • 16、 生态位可以定量测度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生态位重叠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在同一空间分享或竞争资源的情况。某研究小组调查了某山区部分野生哺乳动物的种群特征,并计算出它们之间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物种

    S1

    S2

    S3

    S4

    S5

    S6

    S1

    1

         

    S2

    0.36

    1

        

    S3

    0.40

    0.02

    1

       

    S4

    0.37

    0.00

    0.93

    1

      

    S5

    0.73

    0.39

    0.38

    0.36

    1

     

    S6

    0.70

    0.47

    0.48

    0.46

    0.71

    1

    (1)、物种的生态位包括该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等。长时间调查生活在隐蔽、复杂环境中的猛兽数量,使用(填工具)对动物干扰少。
    (2)、具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物种之间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一般相对较(填“大”或“小”)。那么,物种S1的猎物有可能是物种和物种
    (3)、物种S3和物种S4可能是同一属的动物,上表中支持此观点的证据是
    (4)、已知物种S2是夜行性动物,那么最有可能属于昼行性动物的是物种和物种 , 判断依据是
  • 17、 机体心血管活动和血压的相对稳定受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血压是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人在运动、激动或受到惊吓时血压突然升高,机体会发生减压反射(如下图)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减压反射的反射弧
    (2)、在上述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传递。
    (3)、血压升高引起的减压反射会使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
    (4)、为了探究神经和效应器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电信号还是化学信号,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①制备A、B两个离体蛙心,保留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剪断支配心脏B的全部神经;②用适当的溶液对蛙的离体心脏进行灌流使心脏保持正常收缩活动,心脏A输出的液体直接进入心脏B。

    刺激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心脏A的收缩变慢变弱(收缩曲线见下图)。预测心脏B收缩的变化,补全心脏B的收缩曲线,并解释原因:

  • 18、 类胡萝卜素不仅参与光合作用,还是一些植物激素的合成前体。研究者发现了某作物的一种胎萌突变体,其种子大部分为黄色,少部分呈白色,白色种子未完全成熟即可在母体上萌发。经鉴定,白色种子为某基因的纯合突变体。在正常光照下(400μmol·m-2•s-1),纯合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发育异常、类囊体消失。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体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后转移到正常光和弱光(1μmol·m-2•s-1)下培养一周,提取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常使用的溶剂是 , 加入少许碳酸钙可以
    (2)、野生型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正常光下比弱光下高,其原因是
    (3)、正常光照条件下种植纯合突变体将无法获得种子,因为
    (4)、现已知此突变体与类胡萝卜素合成有关,本研究中支持此结论的证据有:①纯合体种子为白色;②
    (5)、纯合突变体中可能存在某种植物激素X的合成缺陷,X最可能是。若以上推断合理,则干旱处理能够提高野生型中激素X的含量,但不影响纯合突变体中X的含量。为检验上述假设,请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

    ①植物培养和处理:取野生型和纯合突变体种子,萌发后在条件下培养一周,然后将野生型植株均分为A、B两组,将突变体植株均分为C、D两组,A、C组为对照,B、D组干旱处理4小时。

    ②测量指标:每组取3-5株植物的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并记录各组的

    ③预期结果:

  • 19、 甘加藏羊是甘肃高寒牧区的优良品种,是季节性发情动物,每年产羔一次,每胎一羔,繁殖率较低。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胚胎工程技术提高藏羊的繁殖率,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藏羊甲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卵巢卵泡发育和超数排卵 B、藏羊乙的获能精子能与刚采集到的藏羊甲的卵母细胞受精 C、受体藏羊丙需和藏羊甲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后代丁的遗传物质来源于藏羊甲和藏羊乙
  • 20、 兰州百合栽培过程中易受病毒侵染,造成品质退化。某研究小组尝试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脱分化过程,1号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是排列规则的薄壁组织团块 B、②为再分化过程,愈伤组织细胞分化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3号培养基用于诱导生根,其细胞分裂素浓度与生长素浓度的比值大于1 D、百合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可以作为该研究中的外植体
上一页 562 563 564 565 5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