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幼嫩的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取幼嫩的茎段是因为细胞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表达全能性更容易 B、外植体应先用酒精消毒,然后立即用无菌水冲洗,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C、将外植体的1/3-3/4插入诱导再分化的培养基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外植体脱分化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
  • 2、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食品有腐乳、酱油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豆腐经过微生物(主要是黑曲霉)发酵后有机物种类增加,蛋白质含量减少 B、霉菌(主要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调制成酱油 C、泡菜坛中菜料只能装八成满是为了防止发酵液溢出坛外和盐水未完全淹没菜料导致变质 D、利用乙醇生产果醋时,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排出CO2是为了防止发酵液溢出
  • 3、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工程师建议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程度,构建复合群落,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该建议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与下列叙述一致的是(       )
    A、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 B、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C、通过系统设计,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环节利用,以减少整个生产环节中废物的产生 D、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处理好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平衡与适应,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
  • 4、根据引起演替的主导因素不同,群落演替可分为内因性演替和外因性演替。内因性演替是 由于群落本身形成的特有生境导致不利于自身发展而有利于新群落的替代,外因性演替是 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群落变化,如由气候变化导致,人类的生产及其他活动导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演替的起始条件,群落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属于外因性演替,次生演替属于内因性演替 C、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D、退耕还林时发生的演替是外因性演替,朝着群落结构复杂化的方向进行
  • 5、大黄花虾脊兰属兰科常绿草本植物,生长在深山常绿阔叶林下,对生态环境和水源的要求 较高。目前,该植物野生种仅存于江西和安徽等地,野外实际存量不足300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在大黄花虾脊兰分布地调查以估算其种群密度 B、决定某地大黄花虾脊兰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C、大黄花虾脊兰野外实际存量过低的原因可能是其生存环境被破坏、结实率低等 D、大黄花虾脊兰野外实际存量太少,对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将其迁入植物园保护
  • 6、伯乐树又名钟萼木或山桃花,是中国特有树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龙凤”。下列关于伯乐树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伯乐树的细胞分裂主要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控,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 B、赤霉素能促进伯乐树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同时参与细胞代谢 C、决定伯乐树生长发育的,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D、细胞分裂素是伯乐树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的大量有机物
  • 7、下图为人体肝脏组织的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液体,甲、乙、丙表示不同细胞,→表示液 体流动方向。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 分别表示细胞内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①约占体液的2/3. B、②③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而变化 C、①②③④ 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D、饭后半小时A 处的葡萄糖至少穿过3层生物膜进入肝细胞合成肝糖原
  • 8、小龙虾是淡水甲壳类动物,关于组成小龙虾细胞的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龙虾细胞中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小龙虾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核酸、维生素 C、小龙虾富含几丁质,几丁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D、小龙虾煮熟后细胞内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9、下列关于①颤蓝细菌、②支原体、③大肠杆菌、④变形虫、⑤衣藻、⑥HIV六种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①②③④⑥都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C、①②③与④⑤⑥的主要区别是无核膜 D、抑制细胞壁形成的药物对②④⑥无效
  • 10、某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花瓣颜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由基因A/a和B/b控制。当B基因存在时花瓣为紫色,有A基因无B基因时花瓣为红色,其他情况为白色。现将一株紫花瓣雌株和红花瓣雄株杂交,F1均为紫花瓣,F2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瓣雌株:紫花瓣雄株:红花瓣雄株:白花瓣雄株=8:4:3:1。回答下列问题:
    (1)、A/a与B/b基因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
    (2)、根据杂交结果分析,A/a基因位于(填“常”、“X”、“Y”或“X和Y”)染色体上,F2紫花瓣雌株的基因型有种。
    (3)、现有纯合紫花瓣、红花瓣和白花瓣的雌雄植株若干,请设计实验探究Y染色体上是否存在基因B/b。完善实验思路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选取纯合花瓣雄株与纯合红花瓣雌株杂交,观察并统计F1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F1 , 则Y染色体上存在基因B/b;

    若F1 , 则Y染色体上不存在基因B/b。

  • 11、如图甲为某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动物(2n=4)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其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如图乙所示,图丙为该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的柱状图。不考虑图示之外的其他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中有个四分体。
    (2)、图乙细胞的名称为 , 含对同源染色体,对应图丙的(填“I”“Ⅱ”“Ⅲ”或“IV”)时期。图乙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主要是
    (3)、若图乙中B与b同时出现的原因是在分裂前的间期B基因突变为b基因,则卵细胞的基因型为。若图乙中B与b同时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互换,则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4)、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方面,简要说明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的原因
  • 12、如图为豌豆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的过程(甘、天、色、丙分别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丙氨酸)。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分支酶基因的本质是 , 其与ATP水解酶基因的主要区别是
    (2)、图中过程b的原料是 , 由图可知,(填“左”或“右”)端为mRNA的3决定甘氨酸的密码子是
    (3)、一条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的生物学意义是
    (4)、请写出豌豆叶肉细胞中遗传信息流动的过程(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 13、乙烯是植物果实成熟所需的激素,阻断乙烯的合成可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这一特点可以用于解决果实不耐储存的问题,以增加经济效益。现有某种植物的3个纯合子甲、乙、丙,其中甲和乙的果实不能正常成熟(不成熟),丙的果实能正常成熟(成熟),相关杂交实验的结果如表所示(F1自交得F2)。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数量比

    甲×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3:1

    乙×丙

    成熟

    成熟:不成熟=3:1

    甲×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13:3

    (1)、利用物理或化学等因素处理生物,可以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新品种。基因突变是指
    (2)、已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且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催化乙烯合成,则甲的基因型是 , 乙的基因型是。实验③中,F2中不成熟个体的基因型共种,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3)、上述实例体现出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为
  • 1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某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F1性状

    1

    黑身×黑身

    黑身

    2

    灰身×黑身

    灰身、黑身

    3

    灰身×灰身

    灰身、黑身

    (1)、根据组合 , 可以判断黑身是隐性性状。组合2的杂交方式称为 , 可验证分离定律。
    (2)、若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需测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3)、果蝇的卷翅与正常翅分别由某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控制,且BB纯合致死。现有卷翅雌雄果蝇若干,将其进行逐代自由交配,则F2中卷翅个体的比例为。自由交配多代后,b基因的频率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某小组为探究基因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让卷翅黑身果蝇和纯合正常翅灰身果蝇杂交得F1 , 从F1中选出卷翅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F2。请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 , 则基因A/a和B/b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 , 则基因A/a和B/b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

  • 15、某学者按选择结果将自然选择分为如图中甲、乙、丙三种类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群中不同个体的基因有所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B、甲类型的自然选择有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丙类型反之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护更适应环境的表型 D、由图可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
  • 16、研究人员将纯合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根据杂交结果,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性状 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C、F1雌果蝇有2种基因型 D、F2白眼残翅果蝇相互交配,子代表型不变
  • 17、细胞癌变受多种致癌因子影响,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从而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会表达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和转移 D、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可以诊断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各种遗传病
  • 18、某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其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基因型为Ab和aB的两种精细胞,则A和b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若其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经复制后一个B突变为b,则将产生3种精细胞 C、若其一个细胞含2个A基因和1条Y染色体(不考虑突变),则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D、若对其测交,子代表型之比为55:5:5:55,则该个体中发生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占1/5
  • 19、自然界中配子形成与个体发育受多种因素制约,存在致死现象。某自花传粉的植株基因型为Aa,下列对其自交子代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若花粉有50%随机死亡,则子代AA:Aa:aa=1:2:1 B、若子代AA:Aa:aa=2:3:1,则含a的花粉有50%死亡 C、若aa的个体有50%死亡,则子代AA:Aa:aa=2:4:1 D、若子代AA:Aa:aa=7:8:1,则可能含a的花粉有7/8死亡
  • 20、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C、生活在同一城市中的所有桦尺蛾可构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组序列高度相似,说明人类从黑猩猩进化而来
上一页 560 561 562 563 5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