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长期记忆的形成与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间的H2O2信号通路有关。乙酰胆碱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打开Ca2+通道,进而通过激活Nox-Sod3反应通路形成H2O2 , 并经通道蛋白传递至神经元,激活相关反应进而调控长期记忆的形成。神经元的APP跨膜蛋白通过结合并富集Cu2+ , 提高Sod3活性。Nox:NADPH氧化酶,Sod3:超氧化物歧化酶。下列说法错误是(       )
    A、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B、神经胶质细胞接受乙酰胆碱信号后发生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化 C、长期记忆的形成过程中需要乙酰胆碱和H2O2等神经递质的参与 D、APP合成缺陷导致的长时记忆减退可通过适当提供Cu2+浓度缓解
  • 2、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2号染色体上的m基因是雄性不育基因,M对m为完全显性,幼苗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由等位基因B、b控制。将苗期紫茎雄性可育和苗期绿茎雄性不育两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统计F2表型,结果如表所示。为研究此植物杂合子的特点,将两纯合品系甲和乙进行杂交,发现其杂交种花粉中均存在某种杀死花粉的毒蛋白,约有一半的花粉因缺少对应的解毒蛋白而造成花粉败育。研究发现编码这两种蛋白的基因均只位于品系乙12号染色体的R区,该区的基因不发生交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2

    总株数

    可育株

    不育株

    紫茎

    750

    660

    90

    绿茎

    250

    90

    160

       

    A、F1中基因MB(m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I时所在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 B、甲乙的杂交种花粉中ORF3基因表达出功能蛋白至少在减数分裂Ⅰ结束后 C、甲乙的杂交种自交后代中12号染色体都来自品系乙的个体占1/4 D、F1测交后代表现为紫茎可育:紫茎不育:绿茎可育:绿茎不育=4:1:1:4
  • 3、强光照射时植物细胞光反应会产生大量NADPH,NADPH的积累会造成叶绿体损伤。细胞可通过草酰乙酸一苹果酸循环及AOX(交替氧化酶)途径消耗掉叶绿体中过剩的NADPH,相关过程如图所示。AOX能促进NADH与O2反应生成H2O,此过程产生极少量AT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DPH和NADH均为还原剂,其消耗场所均在膜上 B、AOX途径生成的ATP可为细胞内外的生命活动供能 C、强光照射时阻断草酰乙酸一苹果酸循环,细胞产热减少 D、强光时增大CO2浓度可导致AOX途径生成的H2O减少
  • 4、类器官指利用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在结构和功能上可模拟真实器官。某研究小组用人类结膜细胞培养成了第一个人结膜类器官,具有真正人类结膜功能,如产生眼泪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结膜细胞培养过程中可加入适量抗生素和血清以防止杂菌污染 B、可用胶原蛋白酶处理人类结膜细胞以解除细胞接触抑制的现象 C、人类结膜细胞培养成人结膜类器官的过程中细胞一直是高度分化的 D、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在体内可分化形成诱导多能干细胞
  • 5、用DNaseI酶切割DNA分子,可产生一系列不同长度的DNA片段,且相邻片段只相差1个核苷酸。当DNA分子中的某一区段与特异的转录因子蛋白质结合后,加入DNaseI酶时该区段会得到保护,在凝胶电泳放射性自显影图片上会出现一个空白区“足迹”,这种检测DNA序列的方法称为DNaseI足迹法。上述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设置不添加DNaseI酶的对照组 B、对照组的每个DNA分子只发生一次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C、未与特定蛋白结合的DNA切割后的片段长度相同 D、此方法可筛选能与DNA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目标蛋白
  • 6、在生物工程中,可以对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等进行工厂化培养来获得目标产品(如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分化的植物细胞需在激素和光照的诱导下脱分化成愈伤组织 B、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工厂化生产时,需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 C、发酵工程中可根据目标产品的性质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分离单细胞蛋白 D、利用工程菌生产干扰素只能选用能加工修饰蛋白质的酵母菌类真菌
  • 7、科学家在对陆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过程中,将消费者和分解者分为两个亚系统,前者以消费活的生物体为主,属于牧食食物链,后者以分解死有机物质为主,属于碎食食物链,部分能量流动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其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指净初级生产量 B、两个亚系统的尸体和粪便以及净初级生产量构成碎食食物链的全部能量来源 C、碎食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于牧食食物链 D、碎食食物链中的能量可以再进入死有机物质进而被再循环利用
  • 8、鸟类鸣唱具有显著的个体内稳定性和个体间差异性的特点,某科研小组利用这一特点提出了鸣叫计数法,记录不同强脚树莺的鸣唱,对每只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能精准地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鸣唱特点,并首次在野外种群完成了基于鸣叫声辨别个体进行种群数量统计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强脚树莺通过鸣叫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物理信息 B、鸣叫计数法可用于对鲸的种群数量进行统计和监测 C、鸟类鸣唱具有个体稳定性的特点使得计数结果一般不会随季节而不同 D、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鸣叫计数法对动物种群具有非损伤、低干扰的优点
  • 9、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花性别分化涉及多种物质的调控。用清水和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乙烯利、生长素分别处理等量的黄瓜幼苗,一段时间后统计雄花与雌花的数量计算比值,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幼芽可以合成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 B、赤霉素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乙烯利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C、生长素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浓度越高诱导的效果越好 D、生产实践中,可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提高黄瓜产量
  • 10、恐惧、紧张或头低足高位时可刺激心房肌细胞释放心房钠尿肽(ANP),ANP的主要作用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和促进肾脏排钠、排水。此外,乙酰胆碱、抗利尿激素等也能刺激心房钠尿肽的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       )
    A、ANP分泌较多会使血管处于舒张状态,交感神经的活动可能占优势 B、在钠平衡的调节过程中,ANP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作用相互“抗衡” C、ANP经血管定向运输至肾脏,从而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 D、紧张时,若ANP分泌不足会造成血压升高、细胞外液减少
  • 11、血浆和组织液中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血管受损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FXⅡ与血管内皮下的胶原(蛋白)接触,激活激肽释放酶使FXⅡ转化为FXⅡa。FXⅡa的主要功能是激活凝血因子FXⅠ成为FXⅠa,从而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此外,FXⅡa还能再激活前激肽释放酶转化为激肽释放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胶原和前激肽释放酶均能激活FXⅡ成为FXⅡa B、进入组织液的凝血因子可经淋巴再次进入血浆 C、FXⅡa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正反馈 D、前激肽释放酶合成受阻会导致FXIa的含量下降
  • 12、丁型青光眼是由小梁网细胞中M基因突变引起,M基因突变后,表达出的蛋白质会引起TGF-β蛋白过量表达进而影响小梁网的功能,引发青光眼。某男性为丁型青光眼患者,对此患者及其部分家庭成员的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并用酶A酶切,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为显性致病基因后仍有酶A的酶切位点 B、此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 C、突变的M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影响性状 D、此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儿子和女儿的患病概率可能不同
  • 13、果蝇的直翅和弯翅是由Ⅳ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只含一条正常Ⅳ号染色体的直翅雄果蝇甲、乙,产生原因可能是Ⅳ号染色体整条缺失,也可能是整条Ⅳ号染色体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Y染色体除外)上,移接后Ⅳ号染色体的着丝粒丢失。为研究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已知甲、乙在减数分裂时,这条正常的Ⅳ号常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配子活力正常;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的个体能存活,同时缺失两条Ⅳ号染色体的胚胎不能发育。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组别

    亲本

    F1

    1

    甲×正常雌果蝇I

    直翅:弯翅=7:1,且雌雄数目相等,雄果蝇中直翅:弯翅=3:1

    2

    乙×正常雌果蝇Ⅱ

    直翅:弯翅=3:1,且雌雄果蝇中均直翅:弯翅=3:1

    A、甲形成配子时,正常的Ⅳ号染色体一定能发生同源区段的联会 B、1组F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弯翅果蝇占1/16 C、乙一定是一条Ⅳ号染色体缺失导致,正常雌果蝇I的基因型是Aa D、2组F1直翅果蝇相互交配,F2直翅果蝇中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占7/8
  • 14、真核生物进行减数分裂时,联会初期,在同源染色体联会的部位形成一种临时性蛋白质结构,称作联会复合体(SC),一段时间后SC会逐渐解体消失。二倍体酵母菌通过减数分裂可产生单倍体孢子,现发现一种突变体酵母菌,其部分个体会产生异常的孢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C存在时,酵母菌细胞内核DNA与染色体数量比为2:1 B、SC可能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与基因重组有关 C、突变体酵母菌产生异常孢子的原因可能是SC降解慢 D、若SC蛋白合成受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异常
  • 1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原理、方法及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防止葡萄糖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而干扰对酒精的检测,可同时加入斐林试剂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解离后细胞死亡导致无法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长短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与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化的实验中的酒精都有冲洗作用 D、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黑藻细胞叶绿体的运动和双层膜结构
  • 16、研究发现癌细胞线粒体外膜上的D蛋白磷酸化增强,会引起癌细胞线粒体嵴密度增大,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含量降低等相应变化,癌细胞可通过上述变化调控代谢以适应其增殖速度快、代谢旺盛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蛋白磷酸化可使癌细胞线粒体分解葡萄糖的速率增大 B、D蛋白磷酸化增强时细胞耗氧量和NADH产生量均增加 C、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生成少量ATP D、抑制D蛋白的磷酸化癌细胞内的乳酸生成速率降低
  • 17、细胞膜膜蛋白的70%~80%为整合膜蛋白,整合膜蛋白均为跨膜蛋白,其肽链可一次或反复多次穿越膜脂质双层,在结构上可分为:胞质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质内结构域等三个组成部分,具有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时,此物质首先要与整合膜蛋白结合 B、某些整合膜蛋白胞质内结构域的疏水区域具有催化作用 C、整合膜蛋白的存在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D、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氨基酸可追踪膜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途径
  • 18、乳糖操纵子是大肠杆菌中一个经典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该系统在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乳糖操纵子调控结构基因表达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会优先利用葡萄糖,同时添加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早期大肠杆菌主要是利用(填“①”或“②”)途径调控结构基因。当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消耗完,大肠杆菌开始利用乳糖进行自身代谢,此时乳糖作为为大肠杆菌提供营养,阻遏蛋白主要与结合,从而调控结构基因表达。
    (2)、研究人员对传统乳糖操纵子的阻遏蛋白进行分子内的光控化改造,利用蓝光可以改变阻遏蛋白的结构,如图1。用蓝光照射时,GFP基因的表达情况是。根据该原理,研究人员构建了如图2基因表达载体,除未标出终止子外,该表达载体缺少的结构是

    (3)、为验证阻遏蛋白光控化改造后的调控效果,研究人员用野生型大肠杆菌、IPTG(诱导物)、光控化改造后的大肠杆菌进行验证实验,请完成以下表格中4组实验的设置情况,表格里填“-”和“+”分别表示不处理和处理。

    处理

    组别

    1

    2

    3

    4

    野生型大肠杆菌

    光控化改造后的大肠杆菌

    IPTG





    蓝光





    (4)、为验证阻遏蛋白光控化改造后的空间控制效果,将光控化改造后的大肠杆菌涂布在培养基上,蓝光环境下用三角形遮光板遮挡培养基(如图),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描述紫外灯下培养基的实验现象。若用成功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构建其他形状的荧光图案,需要进行的调控是

    培养基遮光示意图(黑色区域为退光区)

  • 19、为研究睡眠缺失致死机制,研究人员以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睡眠剥夺处理,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长时间睡眠剥夺后,小鼠会出现多器官衰竭。临床上,多器官衰竭往往伴随着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研究人员对睡眠剥夺小鼠的血清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据图推测的结论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会随着 , 细胞因子具有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表现出正反馈调节,导致免疫系统 , 引发多器官衰竭。

       

    (2)、PGD2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内源性促睡眠因子,研究人员对循环系统中PGD2进行检测,得到如图结果。根据图并给合前述研究,推测睡眠缺失与致死之间最有可能的联系是。ABCC转运蛋白是将PGD2转运到循环系统的关键载体蛋白,为验证上述联系,研究人员设计的实验思路是

       

    (3)、研究发现DP1与DP2部是PGD2作用的受体,为了确定引起免疫反应的信号通路,进行下表4组实验。若实验结果为 , 表明可支持PGD2-DP1是免疫反应信号的通路。

    组别

    处理

    1

    睡眠剥夺小鼠

    2

    睡眠剥夺小鼠+DP1激动剂

    3

    睡眠剥夺小鼠+DP2激动剂

    4

    睡眠剥夺小鼠+DP1激动剂+DP2激动剂

    注:DP1激动剂只与DP1结合,DP2激动剂只与DP2结合,两种激动剂与PGD2的作用效果类似

    (4)、根据以上信息,为了减少睡眠缺失导致的小鼠死亡,试提出一个潜在的干预思路(答出1点即可)。
  • 20、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利用雄性不育系开展玉米杂交育种能提高玉米产量。科研人员对玉米雄性不育系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获得了玉米核雄性不育系7024,其性状由单基因控制,其与野生型杂交的F1群体均可育,再将F1自交、F1与亲本7024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该不育系的不育性状为(填“显性”或“隐性”)性状,F1的基因型为(相关基因用M/m表示)。

    群体

    总株数

    可育株数

    不可育株数

    F1自交

    964

    717

    247

    F1×7024

    218

    116

    102

    (2)、科研人员通过培育筛选获得温敏核雄性不育系zm/zm,该不育系表现出高温不育低温可育的特性,当处于低温环境时,其基因型为(相关基因用ZM/zm表示)。与7024核雄性不育系相比,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3)、科研人员采用玉米隐性核雄性不育系ms7/ms7创建了多控不有(MCS)技术体系,将育性恢复基因(Ms7)、花粉失活基因以及荧光标记基因组成中联表达框(pMCS),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基因保持系,过程如图所示。

    ①转基因保持系与核雄性不育系杂交,子代不育系的比例为

    ②pMCS中的荧光标记基因表达的荧光蛋白能使玉米呈现红色,野生型玉米为黄色,则转基因保持系自交获得F1种子的颜色及比例是

上一页 129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