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苏云金杆菌是杀灭玉米螟的重要生物,灭蚊球孢菌具有杀灭蚊子的效能,某人将这两种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既能杀蚊又能杀螟的新菌株,过程见下图。微生物原生质体的获得等过程和植物的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试管中加入PEG的目的是诱导A、B原生质体融合及细胞壁再生 B、图中过程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相比,去壁方法、诱导融合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均完全相同 C、离心洗涤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的酶可能是溶菌酶,目的是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 D、图中的甲实验和乙实验是指灭蚊实验和杀灭玉米螟实验,获得的融合株染色体数目加倍
-
2、长期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刺激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和毛囊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引起白发、脱发。其中毛发再生取决于毛囊细胞干细胞的活性,成纤维细胞分泌的Cas6蛋白有利于毛囊细胞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正常生长的毛发保持黑色需要黑色素细胞不断合成黑色素。下图表示人在长期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条件下的部分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
”表示促进作用。
(1)、图中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涉及到激素调节的、两种调节机制。(2)、长期过度紧张、焦虑等易导致白发。据图推测,去甲肾上腺素在图中①、②过程中分别作为、(填信息分子)参与调节,其对黑色素细胞干细胞的激活与分化起(填“促进”或“抑制”)作用。(3)、科学研究表明,人长期精神忧郁会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抗体数量下降,免疫机能降低。据图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是。(4)、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一个在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情况下,预防脱发的可行性方案。 -
3、人体棕色脂肪细胞(BAT)和骨骼肌细胞(SMC)都含有大量线粒体,BAT线粒体内膜上有一种特殊的通道蛋白UCP,可与ATP合成酶竞争性的将膜间隙高浓度的H+回收到线粒体基质,同时将脂肪分解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转化为热能(如图所示),其活性受ATP/ADP的比值变化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T和SMC都富含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B、膜间隙高浓度的H+全部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C、UCP蛋白的活性越高,ATP/ADP的比值越大 D、寒冷条件下,UCP蛋白对H+的通透性大于ATP合成酶
-
4、体外受精技术是提高动物繁殖能力的有效措施,该技术还可为胚胎移植提供可用的胚胎。下列关于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精子的刺激下,卵子完成减数分裂II,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 B、精子入卵后细胞膜会迅速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细胞 C、对奶牛胚胎进行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原肠胚进行均等分割 D、“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遗传学诊断技术
-
5、肺炎链球菌S型与R型菌株,都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中分离出一种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细菌和R 型细菌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关于各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合理的是( )A、组1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 B、组2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 C、组3 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可出现 PenrS 型菌落 D、组4 培养基不会出现R型菌落和S型菌落
-
6、如图所示为人体肺泡结构,Ⅰ型细胞的特殊扁平形态的构建与细胞骨架有关;Ⅱ型细胞主要负责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有部分脂质和蛋白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避免肺泡坍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由纤维素组成,细胞骨架被破坏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B、DNA分子也存在骨架,DNA的基本骨架是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所构成的 C、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能为细胞内的相关酶提供附着位点 D、Ⅱ型细胞膜上的膜蛋白都具有结合信号分子和运输功能
-
7、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表现出肌肉震颤等过度兴奋症状。PD患者大脑与脊髓调节关系如甲图所示,PD患者服用治疗药物A后脊髓调节的效果如乙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PD患者出现震颤等症状可能与乙酰胆碱相对过多有关 B、L2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C、提高脊髓运动神经元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有助于缓解PD症状 D、药物A通过降低乙酰胆碱含量、提高多巴胺含量来缓解PD症状
-
8、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阿奇霉素是首选的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B、肺炎支原体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D、溶菌酶与阿奇霉素混合使用,可以增强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的效果
-
9、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上述目标,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发展清洁能源 B、焚烧生活垃圾 C、倡导公共交通出行 D、开展植树造林
-
10、为了发展生态农业,某地农民分别建立了庭院生态系统和以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为基础设计的稻鱼共生系统,其中图为庭院生态系统结构图。表为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表中单位:kgCO2·eq/h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产方式
化肥
农药
饲料
合计
氮肥
复合肥
小麦
玉米
水稻单作
459.0
1578.5
51.5
0
0
2089
稻鱼共生
278.2
1116.2
43.2
222.6
265.5
1925.7
A、相比稻鱼共生系统,水稻单作系统是没有消费者的,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差 B、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协调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C、流入该庭院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
11、骆驼蓬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能防风固沙。骆驼蓬合成的多种生物碱具有抗肿瘤作用。科研人员利用骆驼蓬下胚轴进行育苗和生物碱提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胚轴切段需用酒精和次氯酸钠进行灭菌处理 B、过程①和过程②分别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C、由无毒下胚轴经组织培养获得的骆驼蓬无毒幼苗可抵抗病毒的侵染 D、骆驼蓬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12、下图表示三种病毒合成自身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8为逆转录过程,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B、3、10是DNA分子复制过程,2、5、9是翻译过程 C、4、5过程中的原料和场所都来自宿主细胞 D、三种病毒中,不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是甲
-
13、中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过程中,发现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C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突变为C1所致,基因C1纯合幼苗期致死。突变型1连续自交3代,F3成年植株中黄色叶植株占。(2)、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C1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727位碱基改变,由5'-GAGAG-3'变为5'-GACAG-3',导致第位氨基酸突变为 , 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解释突变体叶片变黄的机理。(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苏氨酸;CAG谷氨酰胺)(3)、由C突变为C1产生了一个限制酶酶切位点。从突变型1叶片细胞中获取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电泳条带表示特定长度的DNA片段),其结果为图中(填“I”“Ⅱ”或“Ⅲ”)。(4)、突变型2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的另一突变基因C2所致。用突变型2与突变型1杂交,子代中黄色叶植株与绿色叶植株各占50%。能否确定C2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填“能”或“否”),用文字说明理由。
-
14、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图甲表示果蝇性染色体,其中II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III、I 片段分别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果蝇刚毛和截毛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可排除A、a基因位于 的可能。A、I片段 B、II片段 C、III片段 D、常染色体片段(2)、为了确定A、a基因的位置,研究小组制定了两套方案:方案一:统计图乙所示的F2中刚毛果蝇和截毛果蝇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如果截毛性状只出现在果蝇中,则可判断基因位于片段。
方案二:设计新的杂交实验进一步证明方案一的结论
将图乙所示的F2中截毛雌果蝇与(填 “P”、“F1” 或“F2”)中一只雄果蝇杂交,统计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如果后代 , 则可得出与方案一相同的结论。
(3)、除上述两套方案外,还可以选择基因型的雄果蝇与图乙所示的F2中截毛雌果蝇杂交也能确定A、a基因的位置。 -
15、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诞生于受精卵。研究发现,在受精卵形成后的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以“双纺锤体”的形式进行分裂。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并非携手共进,而是每一套亲代染色体各有一个对应的纺锤体。而“双纺锤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分裂产生异常子细胞,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
(1)、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在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与纺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2)、据图可知,哺乳动物受精作用发生在(填“有丝”、“无丝”、“减数分裂I”或“减数分裂II”)分裂过程中。受精卵第一次正常分裂时,在两个纺锤体的各自牵引下,(填 “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3)、图中的甲、乙两种异常分裂现象分别表现为 。A、两个纺锤体牵引不同步 B、两个纺锤体方向不一致 C、形成了两个纺锤体 D、着丝粒不分裂(4)、在异常子细胞甲中存在两个细胞核①和②,①和②中DNA含量(填“相同”或“不同”),携带的遗传信息(填 “相同”或“不同”)。(5)、图中异常子细胞甲与正常子细胞中携带的遗传信息(填“相同”或“不同”)。(6)、请推测图中异常子细胞乙最可能是________。A、B、
C、
D、
-
16、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CST1基因功能缺失的突变体玉米,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低于正常玉米。研究人员利用它研究了叶片中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对光合作用的反馈调节机制。回答下列问题:(1)、在玉米叶肉细胞中合成的光合作用产物有淀粉和蔗糖,往往以(填“淀粉”或“蔗糖”)形式运输到植株各处。(2)、研究人员检测了传粉后玉米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突变体光合速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3)、研究人员推测:叶片中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会抑制CST1基因的表达。为了证实这一推测,研究人员选用野生型玉米植株,阻断其叶片中光合产物的输出,然后连续进行光照处理,测定叶片气孔开放的程度。结果发现,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气孔开放的程度逐渐降低。某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严谨,还需增设一组对照组。对照组能否选用上述突变体植株?请判断并说明理由。(4)、请帮助该同学写出对照组的实验思路。
-
17、在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还原型辅酶I (NADH)脱去氢并释放电子(e-),电子最终传递给O2。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跨膜运输到线粒体内、外膜的间隙,从而建立H+浓度梯度,随后H+在ATP合酶的协助下顺浓度梯度运输到线粒体基质,并生成大量ATP,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中,电子传递过程发生在(填场所),电子最终传递给O2后会参与 (填物质 )的生成, ATP合酶的功能是(答出两点)。(2)、已知某试剂D不影响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但能使部分H+不经过ATP合酶而进入线粒体基质。为研究短时低温对线粒体电子传递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若要产生等量ATP, 4℃条件比25℃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填“相等”、“更多”或“更少”)。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低温条件下ATP生成量减少的原因是 , 发生该变化的意义是。
-
18、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黑藻叶片作为实验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 B、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将研磨液倒入盛有滤纸的玻璃漏斗进行过滤 C、在“探究酵 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由蓝变绿再变黄可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D、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需要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
19、某研究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了二倍体生物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B、b代表基因,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可能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B、每个容器中的两种小球数量之比应为1:1 C、该实验模拟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 D、该实验模拟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20、科学家发现,小鼠、牛等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内正常纺锤体的形成可能与KIFC1蛋白有关,而人类卵母细胞由于缺乏KIFC1蛋白,在分裂过程中常出现异常纺锤体。剔除了小鼠和牛卵母细胞中的KIFC1蛋白后,小鼠和牛的卵母细胞会像人类卵母细胞一样组装出不正常的纺锤体。根据该研究结果,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人类出现异常卵细胞的概率可能高于小鼠和牛等哺乳动物 B、人类卵母细胞中的KIFC1蛋白合成基因可能在减数分裂时期不表达 C、将KIFC1蛋白注入人类卵母细胞可能是一种减少缺陷卵子的潜在方法 D、小鼠的KIFC1蛋白合成基因也可能在浆细胞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