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特点的是(  )
    A、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 B、含有大量重复序列,例如高度重复的卫星DNA C、功能相关的基因串联在一起,转录产生一条mRNA链 D、基因组的完整复制依赖于逆转录
  • 2、货币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脚掌部发病一般从幼儿学会走路时开始,随年龄增长,患处损伤逐步加重;手掌发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如图为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社会群体调查可推断出此病的遗传特点 B、货币状掌跖角化病的症状表现仅由基因决定的 C、由家系图判断此病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Ⅳ代中患者与正常人婚配生女儿可避免此病的遗传
  • 3、下列利用菜花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粗提取DNA时观察到丝状物偏少,可能是向2mol·L-1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过多 B、在切碎的菜花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后弃去滤液 C、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1.14 mol·L-1 , 用单层滤纸过滤获取析出物 D、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 4、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对照方法均只采用相互对照 B、实验均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用到了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培养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出现少量32P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引起
  • 5、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群落A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群落B中,生活在林下的植物的茎细长,叶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呈深色;群落C的某些植物的叶呈针状,气孔在夜间才开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A中的动物大都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水生动物很少见 B、群落B中的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等,能够适应缺水的环境 C、群落C中的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如松鼠、树蛙等 D、生活在群落A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不能生活在群落B或C中
  • 6、甲胺磷是一种广谱、高效、剧毒的有机磷杀虫剂,曾被长期大量使用,引起水体、土壤污染,严重破坏了环境生态平衡,同时危害到人畜健康。利用微生物降解甲胺磷农药是解决使用甲胺磷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获得甲胺磷降解菌:选择的土壤为样品,将获得的样品用稀释后接种于添加了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以分离出能分泌甲胺磷降解酶的细菌,甲胺磷被降解后平板上会出现透明圈,应挑取的单菌落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上进行重复划线、分离和纯化。
    (2)、测定甲胺磷降解率:选择三种菌株对甲胺磷进行降解,降解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降解甲胺磷效果最好的菌株是

    (3)、构建降解甲胺磷工程菌:将提取和分离得到的甲胺磷降解酶进行氨基酸序列测定,根据得到的氨基酸序列推出 , 然后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技术扩增出甲胺磷降解酶基因,再利用特定的质粒和酶构建 , 转入酵母菌受体菌株,从而获得高表达的降解甲胺磷工程菌。
  • 7、某湖泊曾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水面漂浮着大量浮游藻类。管理部门通过控源、清淤、换水以及引种沉水植物等手段,成功实现了水体生态恢复。引种的3种多年生草本沉水植物(①金鱼藻、②黑藻、③苦草,答题时植物名称可用对应序号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及水质净化能力见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湖水富营养化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低,湖底光照不足。原有沉水植物因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于的有机物,最终衰退和消亡。
    (2)、生态恢复后,该湖泊形成了以上述3种草本沉水植物为优势的群落垂直结构,从湖底到水面依次是 , 其原因是
    (3)、为了达到湖水净化的目的,选择引种上述3种草本沉水植物的理由是 , 三者配合能实现综合治理效果。
    (4)、上述3种草本沉水植物中只有黑藻具有C4光合作用途径(浓缩CO2形成高浓度C4后,再分解成CO2传递给C5)使其在CO2受限的水体中仍可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水生植物群落中竞争力较强。根据图a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黑藻的碳浓缩优势,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材料

    对照组:          实验组:黑藻

    实验条件

    控制光照强度为μmol·m-2·s-1

    营养及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时间相同

    控制条件

    测量指标

    (5)、目前在湖边浅水区种植的沉水植物因强光抑制造成生长不良,此外,大量沉水植物叶片凋落,需及时打捞,增加维护成本。针对这两个实际问题从生态学角度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 8、植物激素茉莉酸(JA)可通过诱导防御蛋白的表达来抑制昆虫的生长。昆虫取食植物时JA迅速积累,进而激活植物防御反应,同时乙烯含量也快速增加,为探究乙烯在JA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者进行了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
    (1)、茉莉酸(JA)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是植物体还要源源不断合成茉莉酸(JA)的原因是
    (2)、与野生型植株相比,昆虫取食后的乙烯不敏感突变体中JA积累量减少JA合成基因表达下调,说明乙烯JA的合成。
    (3)、ERF蛋白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乙烯可促进该蛋白表达。研究者推测在JA合成基因的启动子中存在ERF的结合序列,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如下图。

    【注】依据JA合成基因启动子序列制备双链DNA做探针。

    由于第1、3、4组的阻滞带出现情况依次为(选填“有”或“无”),从而证实上述推测。

    (4)、昆虫取食还激活了脱落酸信号通路,进而促进重要防御性蛋白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多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调控植物的防御反应。
  • 9、“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是PANX1基因突变引起的PANXl通道的异常激活,加速了卵子内部ATP的释放,卵子萎缩、退化,最终导致不育,该基因在男性个体中不表达。某女子婚后多年不孕,经检测为该病患者,如下图是该女子(4号)的家庭遗传系谱图,基因检测显示,1、4、6号含有致病基因,2、3、5号不含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PANX1基因通过控制控制生物的性状。
    (2)、根据题图分析,“卵子死亡”病的遗传方式是(选填“常”“X”或“Y”)染色体上的(选填“显”或“隐”)性遗传病。
    (3)、“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表型正常的父亲,原因是
    (4)、若A/a为PANX1基因,6号与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5)、科学家在研究初期,构建了PANX1基因突变的鼠模型,试图重现“卵子死亡”,但鼠模型却可以正常怀孕,推测突变后的PANX1基因在人卵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选填“高于”或“低于”)鼠卵。
  • 10、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能够抑制恶性肿瘤的发展。奥加伊妥珠单抗是一种新型的抗体一药物偶联物,由识别肿瘤细胞表面CD2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具有细胞毒性的卡奇霉素结合组成;卡妥索单抗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其制备原理与作用原理如下图所示:

    (1)、单克隆抗体制备涉及关键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 , 杂交瘤细胞具有特点。
    (2)、奥加伊妥珠单抗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单克隆抗体主要发挥的作用。
    (3)、制备卡妥索单抗时,杂交瘤细胞A和B融合后,可向培养液添加(物质)用于筛选产生卡妥索单抗的杂交瘤细胞AB。
    (4)、科研人员推测奥加伊妥珠单抗和卡妥索单抗联合给药对恶性肿瘤的抑制效果更好。为验证这一推测,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将培养好的癌细胞悬液对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进行皮下接种,接种后2周可观察各裸鼠背部长出肿块,证明实验接种成功,将上述处理的裸鼠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组和奥加伊妥珠单抗+卡妥索单抗组(联合给药组)。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后每两日测量并记录1次肿瘤体积。请完善上述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答两点)
  • 11、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P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2表型

    甲与乙杂交

    全部可育

    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A、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B基因 B、甲一定为杂合子,乙一定为纯合子 C、F2所有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13 D、若F1随机传粉,子代雄性不育株占7/64
  • 12、现将XplA和XplB两种能降解弹药使用后残留的危险污染物的基因转入实弹射击场的柳枝稷草中。若要通过PCR检测所获转基因柳枝稷草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的XplA和XplB基因,应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

    A、引物1+引物3 B、引物1+引物2 C、引物2+引物3 D、引物3+引物4
  • 13、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睡眠“碎片化”。研究表明,老年期Hc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是导致“睡眠碎片化”的关键。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Hcrt神经元的KCNQ2/3(钾离子通道)的表达量下降,导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老年人Hcrt神经元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由突触的结构决定 C、老年人Hc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与K+外流减少有关 D、阻断Hcrt神经元的KCNQ2/3的基因表达可治疗睡眠障碍
  • 14、16世纪因人类喜欢海狸的皮毛和肉,将其捕杀使其几乎灭绝。但海狸被人类视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它们筑坝的生活习性使其热衷于改变栖息地的自然环境,并创造由水坝和池塘组成的动态湿地系统。近年来,英国某些庄园投放拥有多名成员的海狸家庭,希望它们能改善当地自然环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投放海狸到庄园需要考虑其生态位问题 B、人类的过度猎杀是海狸几乎灭绝的主要原因 C、投放海狸到庄园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D、投放海狸到庄园后其种群数量将呈现“S”形增长
  • 15、近年来,吉林省图们江下游的某湿地地区废弃稻田面积逐年增加,统计不同弃耕年限稻田和自然湿地物种数目,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弃耕年限

    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

    湿地植物占比

    <5

    23

    38

    72%

    5~15

    15

    33

    83%

    >15

    15

    26

    56%

    自然湿地

    11

    24

    83%

    【注】表中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的数据为物种数目。

    A、废弃稻田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废弃稻田演替的结果是形成森林 C、废弃稻田演替过程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需进行适当的人为干扰促进废弃稻田向自然湿地的演替
  • 16、为探究青霉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将含青霉素的圆形滤纸片放置在接种了细菌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的直径。下图是培养三代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区应放置不含青霉素的无菌滤纸片 B、抑菌圈区域越大细菌的耐药性越差 C、若用链霉素做实验可得到与图示完全相同的结果 D、应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重复实验
  • 17、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发现了一种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其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大量丢失,这使得它通体透明,对可见光失去反应。导致其发生变异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表观遗传
  • 18、如图为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甲、乙两条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黑点代表了部分基因(一个黑点就代表一个基因),其中有两对基因用(A/a)、(B/b)表示,这部分基因的位置是通过荧光标记显示出来的,其中A和a显示黄色荧光,B和b显示红色荧光。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条染色体可构成一个四分体 B、A/a和B/b基因可能控制同一生物性状 C、该初级精母细胞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含有一个黄色荧光和一个红色荧光 D、若该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有两个黄色荧光,则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19、红腹锦鸡为一雄多雌制,主要取食植物种子,当雄鸟向雌鸟求爱时,雄鸟一边低鸣一边绕雌鸟转圈或往返疾奔,靠近雌鸟的翅膀稍稍压低,另一侧的翅膀翘起,五彩斑斓的羽毛都展现在雌鸟面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秦岭地区的红腹锦鸡构成一个种群 B、适当增大雄性的比例有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C、求偶过程中信息传递类型为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D、群落中不存在和红腹锦鸡生态位完全相同的其他生物
  • 20、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进程缓慢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液中可检测出攻击甲状腺细胞的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表现为新陈代谢加快,精力旺盛 B、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 C、晚期患者的甲状腺可能在相关抗体的作用下增生 D、可检测血液中TRH、TSH等相关激素水平评估治疗效果
上一页 186 187 188 189 19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