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为研究油菜素内酯 (BL)和生长素 (IAA)对植物侧根形成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 B、在0~50nmol/L的IAA 浓度范围内, IAA 对侧根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C、在0~50nmol/L的IAA 浓度范围内, BL 促进侧根形成的作用随IAA 浓度增加而增强 D、在0~50nmol/L的IAA浓度范围内, BL与IAA 对侧根形成有协同作用
  • 2、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分泌系统存在分级调节,而神经系统不存在分级调节 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离不开信号分子 C、神经系统分泌的TRH 可作用于内分泌系统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都具有特异性
  • 3、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 B、吞噬细胞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过程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 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D、病毒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 4、下丘脑在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激素a为胰高血糖素,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可通过交感神经增加其分泌量 B、若激素a为胰岛素,a可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也可促进非糖物质转变为糖 C、若腺体B为性腺,当血液中的b含量下降时,会促进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作用于腺体 B D、若大量出汗,则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垂体合成并释放的激素c增加
  • 5、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构成 B、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可为细胞提供能量 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其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D、葡萄糖、乳酸脱氢酶、尿素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 6、月亮鱼是目前已报道的唯一“全身恒温鱼类”,其体温比周围海水温度高,能够提高其神经传导能力。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月亮鱼基因组中多个基因发生了适应性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关于月亮鱼的基因组研究表明,在月亮鱼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定向变异 B、一只月亮鱼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 C、月亮鱼这一新物种的形成经历了突变、自然选择及地理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全身恒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助于提升月亮鱼的适应能力以及防御能力
  • 7、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也可能改变性状 B、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肯定会表现出新的性状 C、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 DNA 分子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三倍体西瓜因减数分裂中发生联会紊乱而无法结出种子
  • 8、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或RNA 的碱基序列中 B、抑制RNA 聚合酶的活性会抑制细胞中②的发生 C、人体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内可发生过程①②,细胞质内发生过程③ D、图中所示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过程③和④的配对方式相同
  • 9、某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AaBb,图中甲是该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和DNA 数目变化,图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生物原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 B、产生细胞乙的原因可能是减Ⅰ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片段 C、图乙细胞处于图甲阶段Ⅳ,①代表染色体数目,②代表 DNA数目 D、Ⅰ阶段可能处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在Ⅲ、Ⅳ阶段的细胞内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10、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甜度受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B/b)控制。科研工作者发现含 A基因时玉米无甜味(普通玉米),某普通玉米与某甜味玉米杂交得F1 , 再让F1自交得 F2 , F2表型及比例为普通玉米∶微甜玉米∶超甜玉米=12∶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 A 和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B、F1基因型为AaBb,玉米无甜味,亲本普通玉米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 C、F2甜味玉米的基因型有3种,甜味玉米中杂合子占1/2 D、F2普通玉米的基因型有6种,普通玉米中纯合子占1/6
  • 11、下列物质的鉴定实验中所用试剂、现象与使用条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使用条件

    酒精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

    常温下观察

    DNA

    台盼蓝

    蓝色

    沸水浴5min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可用显微镜观察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摇匀观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 12、两种常用农药久效磷、敌百虫都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酶的活性来杀灭害虫。农药抑制酶活性的机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农药与底物结构相似,竞争性与酶结合,使酶不能催化反应;另一种是农药与底物结构不同,但与酶结合后改变酶的结构,使酶失活。为确定两种农药抑制酶活性的机制,某小组将等量的酶、两种农药分别添加到盛有不同浓度底物的试管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测量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 B、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越大,久效磷与底物结合的概率越低,酶促反应速率越大 C、敌百虫的作用机理是与酶结合后改变酶的结构,使酶失活 D、这两种农药对酶活性的抑制都不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缓解
  • 13、氧化型辅酶Ⅰ (NAD+) 不仅参与细胞呼吸,也可作为底物通过DNA 修复酶参与DNA修复。研究发现,提高小鼠体内的eNAMPT (合成NAD+的关键酶)的含量可逆转小鼠身体机能的衰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均可利用NAD+合成的NADH B、NAD+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被消耗,同时生成大量ATP C、eNAMPT能提供合成氧化型辅酶Ⅰ (NAD+) 所需的活化能 D、增加细胞内eNAMPT的数量可加快小鼠细胞的衰老进程
  • 14、1950年,科学家用氢的同位素标记水分子进行研究时,发现水分子在通过细胞膜时的速率高于通过人工膜 (只含磷脂双分子层)的。1988年,科学家成功分离出水通道蛋白,证实了水通道蛋白的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B、增加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可提高水分子运输的速率 C、水通道蛋白转运水分子时需要消耗细胞内放能反应所合成的 ATP D、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 15、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其产生的一种蛋白质——葡萄球菌肠毒素具有高热稳定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个细胞既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B、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且拟核区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 C、高温处理会破坏葡萄球菌肠毒素的肽键及空间结构 D、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游离的氨基数和羧基数与参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无关
  • 16、有报道,解钾和解磷微生物可以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的钾和磷,提高土壤可溶性钾和磷的含量。现从某“样地”称取10g供试土壤,先将土壤浸出液梯度稀释,然后吸取3μL菌液接种(第一次)在特定培养基上,根据解钾和解磷水解圈大小筛选出C8和B4两种菌株。将筛选出的两种菌株接种(第二次)在相应培养基并检测培养基中可溶性钾和磷的含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菌株编号

    可溶性钾含量(μg﹒mL-1

    可溶性无机磷含量(μg﹒mL-1

    可溶性有机磷含量(μg﹒mL-1

    C8

    27.37

    10.27

    26.31

    B4

    0

    0

    29.38

    (1)、取供试土壤时,应从的环境中取土样;筛选解钾和解磷的培养基中需要有(答出4种即可)等营养物质。
    (2)、第一次接种的方法为 , 该方法也可用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为之间的平板进行统计。
    (3)、依表格信息,应选(填“C8”或“B4”)作为可高效解钾和解磷的菌种,选择该菌种的理由是
  • 17、为控制荒漠化的发展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某地采用两种生态修复模式( Ⅰ和Ⅱ):退耕封育(封禁退耕地,依靠自然恢复)和退耕还林(人工种植灌木和乔木)。一段时间后,统计相关调查数据统计如下表,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生态修复模式

    昆虫种类

    昆虫个体数

    植被覆盖面

    I

    12

    90

    50%

    88

    2420

    85%

    (1)、调查某种活动能力弱的昆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若每个样方中其数量很少,在取样时应。在生态修复中,恢复植被是关键,地上植物和根系有机碳对应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相当于植物(填“同化量”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2)、表中生态修复模式(填“Ⅰ”或“Ⅱ”)代表退耕还林,判断依据是
    (3)、设计合理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能(填“增大”或“减小”)人类生态足迹,从生态足迹角度分析,耕地的生态足迹主要是用来所需的农田面积(至少答两点)。植被恢复时,研究人员遵循生态工程的原理,选种有较高生态适应性的树种。
  • 18、1979年,互花米草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植物被引入国内,但因互花米草对本地物种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挤占本土动植物生存空间,导致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因此,亟须遏制互花米草在我国滨海地区快速扩张的势头。某科研团队以黄河入海口南侧潮间带为研究区域,探究互花米草的生态特点。
    (1)、植被带按以下顺序从海洋向陆地发展:海草、互花米草、光滩、盐地碱蓬、芦苇、柽柳,这体现了该群落的结构。

    注:A、B、C、D、E分别表示桎柳、芦苇、盐地碱蓬、光滩、海草

    (2)、互花米草入侵后在短时间内常呈现“”形增长,严重影响了鸟类、底栖动物、贝类等黄河三角洲附近近海生物的栖息环境,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
    (3)、芦苇是分布于我国滨海湿地的一种本土植物,与互花米草具有相似的生态位,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据图推测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原因是

    (4)、目前,利用生物天敌控制互花米草的研究非常少,研究人员尝试用玉黍螺、麦角菌和稻飞虱控制互花米草,这属于防治,其优点是
  • 19、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①②③④为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1)、上表中植物出现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分布决定了动物的分布,其原因是 , 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物种之间的(用图中序号作答)。
    (2)、现有4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麻风杆菌和宿主细胞, A、D生物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3)、若4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用图中序号作答)。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4)、欲统计山脚下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
  • 20、斑子麻黄为雌雄异株植物,具有耐贫瘠、抗旱、抗寒等优良特性,在维持荒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研究人员在某地不同海拔的样地分别设置4个30m×30m的样方,调查斑子麻黄种群的相关数量特征,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反映的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影响斑子麻黄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有(答出2点)。
    (2)、性别比例指的是 , 它反映了种群产生后代的潜力,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种群发展动态。
    (3)、在样地S2和S3中,未来一段时间内(填“S2”或“S3”)中的斑子麻黄的种群数量将减少得更明显,判断的依据是
上一页 496 497 498 499 5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