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在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 D、受精作用在保证生物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上有重要作用
-
2、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现作为观赏鱼引入我国。在人工培育下,孔雀鱼产生了许多品系,其中蓝尾总系包括浅蓝尾、深蓝尾和紫尾三个品系。科研人员选用深蓝尾和紫尾品系个体做杂交实验(相关基因用B、b表示),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孔雀鱼尾色的表型可以反映它的基因型 B、孔雀鱼尾色的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F1的基因型为bb C、浅蓝尾鱼测交实验后代表型及比例是浅蓝尾:紫尾=1:1 D、F2中深蓝尾个体与浅蓝尾个体杂交,F3中会出现紫尾个体
-
3、下图表示孟德尔所选用的不同性状豌豆及其体内相关基因的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个体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配子 B、只有丙可以作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材料 C、丁个体DdYyrr测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型,比例为1:1:1:1 D、孟德尔用丙自交,其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一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
-
4、在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某同学分别从甲乙两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100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甲乙两袋中各取出一球分别模拟F2产生配子的过程 B、将甲乙两袋中取出的球组合在一起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袋中小球每次被抓取后要放回原袋子,混匀后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D、每个袋子中D与d小球数量必须相等,但甲袋小球总数与乙袋小球总数可以不同
-
5、孟德尔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做实验材料,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B、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 C、在豌豆开花后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D、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假说
-
6、CRISPR/Cas9 基因定点编辑技术可按照人们的意愿精准编辑任意靶基因,为培育优良的微生物菌种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该技术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 Cas9蛋白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 RNA 中 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 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 (见图)、连接。回答下列问题:(1)、Cas9蛋白可对目标DNA进行定点切割,这与基因工程中的酶作用相似,二者都作用于键。(2)、若通过CRISPR/Cas9 技术在目标基因中切除一个长度为200bp的片段, 要在DNA 水平上判断操作是否成功,可使用的技术手段是。CRISPR/Cas9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发生“脱靶”,即造成其他非目标序列被错误剪切,可能的原因是。(3)、将编辑过的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表达载体上应具有以便重组 DNA 分子的筛选,还需具有复制原点、启动子和终止子。其中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序列结构的DNA 片段,是的部位。有时为了满足应用需要,会在载体中人工构建 , 当诱导物存在时,可以激活或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4)、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时,一般先用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 分子的生理状态,然后再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
7、云南滇池湿地公园处在中国西部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上,滇池湿地的恢复与建设是滇池治理与保护的重要环节。回答下列问题:(1)、每年 10月数万只红嘴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飞到春城昆明滇池湿地越冬,来年3月启程北飞,从而导致滇池生物群落在秋季和春季的(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因素)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该地生物群落出现明显的变化。在红嘴鸥迁徙通道的觅食地,影响各种鸟类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生物因素是湿地中的。(2)、滇池是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而形成的统一整体。(3)、滇池湿地的恢复与建设是滇池治理与恢复的重要环节。请根据已有知识对滇池的治理与恢复提出合理对策,如(答出两点即可)。
-
8、某生物兴趣小组制备了蛙坐骨神经一肌肉标本,进行相关实验,如图,a、b为电刺激位点,c处包含神经—肌肉接头 (结构及功能与突触类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电位表现为。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周围组织液中K+、Na+浓度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会受到影响,若要保证蛙坐骨神经在离体条件下的动作电位与在蛙体内相同,应将蛙的坐骨神经放置于的培养液中。(2)、当兴奋传至c处,突触小体以方式释放神经递质,使肌肉收缩。在突触处的兴奋传递要比神经纤维上慢,原因是。(3)、选择图中所示的一个电刺激位点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实验思路是 , 预期实验结果是。
-
9、某种繁殖能力强的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直翅和卷翅、红眼和紫眼各由一对等位基因 (A/a和D/d)控制,且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卷翅对直翅为显性。为研究该昆虫翅形和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用一只卷翅红眼雌虫与一只直翅红眼雄虫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卷翅红眼:卷翅紫眼:直翅红眼 :直翅紫眼=3∶1∶3∶1。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眼色和翅形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定律。(2)、眼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 判断依据是。(3)、要研究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需进一步观察子代昆虫的性状,若 , 则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亲本的基因型为。
-
10、植物生长在高盐环境下,受到高渗透势影响称为盐胁迫。矮壮素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使植株变矮、叶色变绿,能使作物耐旱、抗盐碱等。为探究盐胁迫条件下外源矮壮素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叶片颜色主要由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决定。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方面用途:。有人认为盐胁迫条件下外源矮壮素可使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为验证这一观点,应分别采集种植在土壤中,取叶面喷施过的植物叶片,提取与分离两组叶片中的光合色素,观察并比较滤纸条上从上到下第条色素带的宽度和颜色深浅,以验证实验观点。(2)、由图分析可知,对水稻叶片喷施适宜浓度的矮壮素能减弱盐胁迫影响,判断依据是。
-
11、流感病毒是一类单链RNA病毒,临床上可以通过RT-PCR 技术进行病毒定量检测。其原理是先利用病毒RNA 逆转录出互补DNA,再利用PCR 技术扩增相应的DNA片段,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CR 所用的试剂盒通常应含有解旋酶、TaqDNA 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等 B、PCR 所用的引物能与模板的3'端特异性结合 C、PCR 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复性 D、可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PCR 的产物
-
12、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可以用来修复受损的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图是有关流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显微操作法去除细胞X的核,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胚 B、胚胎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C、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液中通常含有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D、上述移植过程理论上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
13、如图是细胞工程操作中某些过程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甲、乙分别是取自优良奶牛的卵母细胞和精子,则甲应培养至MⅡ期,乙要经过获能处理才能与甲细胞结合 B、若甲、乙分别是马铃薯和番茄的原生质体,则丙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后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才能发育成杂种植株 C、若该图表示某种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一环,甲细胞是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乙细胞表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D、丙细胞具有甲和乙的遗传物质,其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表现出双方的遗传特性
-
14、为筛选出某些特殊微生物,常常需要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使菌落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不含氮源的培养基可以初步筛选出硝化细菌 B、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以初步筛选出产脲酶的微生物 C、利用伊红——亚甲蓝固体培养基可以筛选出大肠杆菌菌落 D、利用含纤维素和刚果红的固体培养基可以初步筛选出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
15、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麸中的淀粉可为微生物提供氮源和碳源 B、米曲霉和乳酸菌均为厌氧型生物 C、上述发酵过程中所有微生物的细胞结构相同 D、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代谢物能抑制杂菌生长
-
1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20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温室效应加剧,可能导致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威胁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 B、世界范围内,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 C、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这在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焚烧秸秆等措施可提高农田土壤储碳量,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
17、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类型多种多样,如①用一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蔬菜、谷类作物及树木等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获得增产;②雌蛾用腹端腺分泌的性外激素作为呼唤配偶的“甜言蜜语”,能被距离数百米以外的雄蛾所感知。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中的信息种类均属于物理信息 B、①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C、②说明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作用的
-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B、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植物都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可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D、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
19、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如图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数量都呈“J”形增长 C、马尾松林阶段开始逐渐出现动物分层现象 D、到达青冈栎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
-
20、生境破碎指因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隔断后的碎片称为生境碎片。为研究生境破碎对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 (乔木,高可达12米)种群数量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设置的多块调查样地面积之和均为1.5公顷,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境碎片类型
植株数/株
幼树
小树
成树
合计
5公顷碎片
21
9
3
33
15公顷碎片
57
8
17
82
连续森林
39
22
26
8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景东翅子树的种群密度时,样方大小以lm2的正方形为宜 B、不同树龄植株的数量比例反映了景东翅子树的垂直结构 C、调查结果表明生境破碎有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D、生境破碎造成的阻隔或长期的生境破碎化可能会促使新的物种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