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核糖体是mRNA进行翻译的主要场所,主要由核糖体RNA(rRNA)和多种蛋白质构成,核糖体内部有3个tRNA结合位点,分别为E、P、A(如下图所示),其中E是空载tRNA释放的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的核仁与rRNA、tRNA及核糖体蛋白的形成有关 B、tRNA的3'OH端结合的氨基酸是由其反密码子编码的 C、图中E位点的tRNA在进入核糖体时携带的氨基酸是Gly D、图中mRNA的5'端在右侧,3'端在左侧
  • 2、下列有关生物学理论的形成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 B、原生质层伸缩性强于细胞壁,所以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C、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需漂洗后再用甲紫溶液染色 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提出了细胞学说
  • 3、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育种工作极为重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与自交相比,杂交育种具有的优势,但因水稻的雄蕊多而小,使杂交水稻实验中的步骤成为很难完成的任务。
    (2)、我国科研工作者开创了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等水稻育种方法,解决了世界性粮食问题。以下是不同杂交水稻的育种过程图。

    注:雄性不育性状受细胞核基因R/r(R控制可育,r控制不育)和细胞质基因N/S(N控制可育,S控制不育)共同控制,只有基因型为S(rr)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均为雄性可育

    ①在三系法育种过程中,雄性不育系A作为(填“父本”或“母本”)。三系F1杂交种的基因型是 , F1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是

    ②两系杂交中光温敏(对光照、温度敏感)水稻在不同条件下育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目前广东省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主要存在米质差、抗性弱等问题。研究人员以R系和S系为亲本杂交制种,R系(基因型为AAbb)为感温型雄性不育系,具有米质优、抗性弱的特点,S系(基因型为aaBB)具有米质差、抗性强的特点,控制米质的基因A/a与控制抗性的基因B/b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请画出该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 4、2023年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 Karikó)与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因对mRNA疫苗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表示mRNA疫苗进入抗原呈递细胞(APC)后所发生的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mRNA疫苗进入APC的方式是 , 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的功能。mRNA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形成(填“病原体”或“人体”)蛋白质。
    (2)、mRNA疫苗在人体内可以激活(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如图所示,APC对mRNA疫苗所起的作用是
    (3)、单次注射的情况下,与传统的灭活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免疫力保护(填“更强”“更弱”或“相同”),原因是。通过RNA编辑,一条mRNA可以编码多种抗原蛋白质,据此请提出mRNA疫苗的一种用途:
  • 5、近年来,由于极端低温频发,对于不耐寒的荔枝等作物,增强其抗寒性变得尤为重要。芸苔素(BR)可提高作物抗逆性。植物油是一种新型植物源农药,无毒,展着性和渗透力强,在低温下可以封闭植物气孔,气温升高后会降解,解除其对植物气孔封闭的影响。研究者在低温天气来临前一天,选择糯米糍荔枝品种进行了相关试剂喷施,探究芸苔素+植物油复合处理对糯米糍荔枝抗寒性的影响,图1、图2表示其部分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2)、与A组相比,实验过程中B组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情况是 , 原因可能是
    (3)、研究发现,品种A荔枝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其最高净光合速率大于糯米糍荔枝的,但其生长速度却低于糯米糍荔枝的,请在下图中用虚线画出品种A荔枝的曲线

  • 6、某兴趣小组对酶的特性开展实验探究,按下表进行操作。在推动注射器的同时用计时器记录时间,测定氧气产生速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加入试剂或材料

    注射器1

    注射器2

    注射器3

    注射器4

    注射器5

    3%H2O2/mL

    2

    2

    2

    2

    2

    蒸馏水/mL

    1

    -

    -

    -

    -

    3.5%FeCl3/mL

    -

    1

    -

    -

    -

    新鲜猪肝匀浆液/mL

    -

    -

    1

    -

    -

    高温处理的猪肝液/mL

    -

    -

    -

    1

    -

    多酶片溶液/mL

    -

    -

    -

    -

    1

    氧气产生速率/(mL·s-1)

         

    注:多酶片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

    A、从实验原则上分析,注射器1加入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 B、注射器中短时间内积累的气体量可以直观显示出反应速率的差异 C、注射器2和3反应体系中氧气产生速率不相等,但产生的氧气总量相等 D、若注射器1、4、5中氧气产生速率为0 mL·s-1 , 则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 7、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生物学原理的应用,下列应用与原理匹配错误的是(       )
    A、面包制作——细胞呼吸 B、嫩肉粉——酶的催化作用 C、立体农业——种群特征 D、航天育种——诱导突变
  • 8、科学家用荧光分子标记细胞的膜蛋白,然后用高能激光束照射质膜的某一区域,使该区域内的荧光分子发生不可逆的破坏,这一区域称为光漂白区,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质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光漂白区磷脂分子可侧向自由移动 C、光漂白区一段时间后重新出现荧光 D、光漂白区高能激光束照射前后荧光强度不变
  • 9、液泡在种子形成阶段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蛋白质。研究发现,正常水稻的糊粉层细胞内高尔基体能出芽产生囊泡,该囊泡膜上的GPA3蛋白能和液泡膜上的蛋白质特异性识别,从而将谷蛋白靶向运输到液泡中进行储存。下图1为谷蛋白在糊粉层细胞内合成和运输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糊粉层细胞合成谷蛋白的细胞器是
    (2)、分析图示过程,糊粉层细胞产生谷蛋白的过程中,结构③的膜面积变化过程为。(填“先增大后减小”或“不变”或“先减小后增大”)。
    (3)、现发现了一株异常水稻,该水稻胚乳出现萎缩、粉化,粒重减少了30%,研究人员对此做出了两种推测:

    推测一:谷蛋白的合成受阻;

    推测二:谷蛋白的运输发生障碍。

    为了探究异常水稻粒重减少的原因,科研小组用法追踪谷蛋白的合成过程,并检测相应部位的放射性相对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

    ①实验结果不支持推测(填“一”或“二”),理由是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异常的GPA3蛋白具有诱发膜融合的功能,据此推测异常植株的细胞壁附近聚集了大量放射性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 10、某科研小组取洋葱(2n=16)根尖进行有丝分裂实验,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如图1所示。

    (1)、在制作根尖临时装片时,需要经过解离、漂洗、和制片等步骤。实验中,将根尖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后,需用清水漂洗几次,目的是
    (2)、制片完成后,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显微镜下分生区细胞的形态特点是
    (3)、图1中细胞丙所处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其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比例为
    (4)、科研人员发现用PC6+离子辐射处理洋葱后,某些姐妹染色单体的一端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2)。“染色体桥”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到细胞两极。图1中(填“甲”、“乙”或“丙”)所处的时期容易观察到“染色体桥”。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一个“染色体桥”,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将。(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 11、为探究突变体ygl3(mu)与野生型(MT)玉米光合作用的差异,研究者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突变体ygl3和野生型玉米,测定了5叶期第4片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玉米叶中的光合色素时,为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需加入少许
    (2)、玉米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 , 吸收的光能有两个用途,一是将H2O分解为O2和H+等,形成 , 驱动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
    (3)、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ygl3的净光合速率明显 , 研究者认为不是叶片气孔导度减小的缘故,依据是;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12、柽柳等耐盐植物能够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如图是其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根细胞生物膜两侧H+形成的电化学梯度,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H+转运出细胞的方式为 , 其转运蛋白构象(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盐胁迫下大量的Na+持续进入植物根部细胞,会抑制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图中H+的分布差异使Na+在NHX的作用下进入液泡,请推测其意义是。(答出1点)
    (3)、某研究小组提出:脯氨酸可通过调节柽柳细胞内Na+和K+浓度来增强其应对盐胁迫的能力。据此完善相关实验进行验证。

    材料选择:对照组(略);实验组应选取的植株(填序号)。

    ①正常柽柳植株 ②无法合成脯氨酸转运蛋白的突变体柽柳植株

    培养环境: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

    检测指标:。实验结果及结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 1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变形虫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属于
    (2)、酵母菌是一类(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3)、大肠杆菌与草履虫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4)、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生物是 , 判断依据
  • 14、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没有相同的蛋白质 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转移 C、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 1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雨后对农田及时排涝能防止马铃薯块茎受酒精毒害 B、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 C、低温、低氧、干燥等条件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 D、植物工厂可利用红色和绿色的光源来提高蔬菜的产量
  • 16、如图所示,某一天然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适宜在最适温度下保存 B、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会右移 C、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性失活 D、t2时反应物浓度为零是因为反应物消耗殆尽
  • 17、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其细胞核位于假根内。科学家以伞形帽和菊花形帽的两种伞藻为材料做嫁接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嫁接后的伞藻含有两种细胞的成分 B、该实验说明伞帽的形态与伞柄有关 C、该嫁接实验充分说明细胞核控制伞帽形状 D、该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组互对照
  • 18、2017年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供体猴A的体细胞导入去核的卵母细胞(来自受体猴B)中,最终得到2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猴的获得证实了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B、该过程证明细胞核发挥功能时,不需要细胞质的协助 C、克隆猴不同组织的发育依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中中”和“华华”的性状完全由供体猴A亲本决定
  • 19、当细胞发出程序性死亡信号时,NINJ1被激活并在细胞膜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拉链”的聚合物,最终导致细胞膜裂解。阻断NINJ1的聚集,可以抑制细胞膜的破裂,从而保护组织免受损伤。进一步确认,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NINJ1介导的细胞膜自主切割引起的细胞解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B、NINJ1被激活的过程受基因的调控 C、阻断NINJ1的聚集,可以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 D、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NINJ1不会被激活
  • 20、呼吸电子传递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呼吸电子传递体组成的将电子传递到分子氧的“轨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 B、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NADH所携带的电子最终传递给了氧气 C、高能电子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释放能量推动H+跨过内膜到达线粒体基质 D、H+借助F0和F1 , 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基质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