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B_),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bb),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杂合的 B、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杂合的 C、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是1/4 D、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
2、如图一为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二是玉米植株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红花是母本,白花是父本 B、若用玉米做杂交实验,不需要操作① C、豌豆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豌豆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 D、玉米和豌豆都是雌雄同株植物,它们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
3、在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模拟实验中,从下图所示的松紧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做相关记录,每次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松紧袋中,重复多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松紧袋①②③代表雌、雄个体的生殖器官,袋中小球代表雌、雄配子 B、一个松紧袋中两种小球的数量可以不相等,但各松紧袋间小球的总数量要相等 C、利用①和②,模拟杂合子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模拟自由组合定律时,可以将从①和③中各随机抓取的一个小球组合
-
4、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得以成功的关键科学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实验基础上的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分离”是孟德尔所作的假设内容之一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5、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的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豌豆人工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 B、杂交实验过程中进行了正反交实验,其结果一致说明不是细胞质遗传 C、两亲本杂交所得F1 , F1再自交所得F2 , 这一结果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D、孟德尔定律适用于所有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
-
6、下列对高等动物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Y染色体的数量只能是0或1条 B、受精作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D、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
7、假设如图所示为某动物(2n=4)体内一个分裂细胞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另一极的结构未绘出。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GgXE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 B、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6条染色单体 C、图示细胞经过分裂得到2种配子 D、图示表示该细胞未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
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的分离不仅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B、真核生物生殖过程中才会发生减数分裂 C、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 D、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9、 我国研究人员发明了生产维生素C的两步发酵法,流程如图甲。为了减少氧化葡糖杆菌竞争性消耗山梨糖,需要进行灭菌以结束第一步发酵。
在两步发酵法的基础上,我国研究人员进一步尝试用三菌混菌体系建立一步发酵法。在氧化葡糖杆菌(原始菌MCS)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大肠杆菌基因ccdB,得到工程菌IR3C。MCS和IR3C单菌培养时,活菌数变化曲线如图乙,MCS、IR3C分别与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进行三菌混菌发酵时,产物含量变化曲线如图丙。
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基因ccdB在IR3C中稳定遗传、表达并发挥作用,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除启动子外,还必须有。(2)、绘制图乙需统计活菌数,常用方法是。当活菌达到一定数量时,基因ccdB编码的蛋白质开始发挥作用,推测该蛋白质的作用是 , 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是 , 判断理由是。(3)、基于图丙,利用IR3C三菌混菌发酵的产量(填“高于”或“低于”)MCS三菌混菌发酵的产量,其原因是。 -
10、 云南某地苹果糖度高、香味浓,果农为打造高原生态苹果,可在生态苹果林中种植大豆,并在果树侧枝悬挂黄色粘虫板引诱捕杀害虫。回答下列问题:(1)、种植大豆后,可以降低含(填“氮”“磷”或“钾”)化肥的使用,原因是。(2)、悬挂黄色粘虫板是利用信息引诱捕杀害虫,从而减少害虫数量;与化学防治相比,其优点是(答出2点即可);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防治害虫的意义是。(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在该生态果林中的体现有(答出2点即可)。
-
11、 经皮电刺激(TENS)是一种安全的电刺激镇痛技术(神经传递过程如图),其依据是“闸门控制学说”,“闸门”位于脊髓背角,传导兴奋的神经纤维包括并行的粗纤维(传导触觉信号)和细纤维(传导痛觉信号),这两类纤维分别以120m·s-1和2.3m·-1s的速度传导电信号,粗纤维传导的信号能短暂关闭“闸门”,阻断细纤维向大脑传递信号。
回答下列问题:
(1)、TENS作用于皮肤,产生的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向大脑皮层传递,兴奋时细胞膜的膜电位表现为 , 膜电位发生变化的机理是。(2)、兴奋由大脑向肌肉传递的过程中,需通过突触传递信号,电信号传导到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与突触前膜融合后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经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后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3)、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等类型。(4)、TENS镇痛的原理是。若动物手术中运用TENS镇痛,具体措施是。 -
12、 冬瓜果面有蜡粉可提高果实抗病、耐日灼和耐储性。为探究冬瓜果面蜡粉的遗传方式并对蜡粉基因(用“A”“a”表示)进行定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群体
植株总数/株
果面有蜡粉株数/株
果面无蜡粉株数/株
P1
30
30
0
P2
30
0
30
F1
523
523
0
F2
574
430
144
注:F1为P1和P2杂交后代,F2为F1自交后代。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可知,果面蜡粉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依据是。(2)、实验证明蜡粉性状的改变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突变基因上出现了一个限制酶H的切割位点,可用于在苗期筛选出果实表面有蜡粉的植株,据此设计引物后进行植株基因型鉴定的步骤为:提取基因组DNA→目的DNA片段→限制酶H切割扩增产物→电泳。结果显示P1植株为1条条带,P2植株为2条条带,则F2中有蜡粉的植株为条条带,限制酶H的切割位点位于(填“A”“a”或“A和a”)上。(3)、用表中材料设计实验,验证(1)中得到的结论,写出所选材料及遗传图解。 -
13、 不当施肥、人为踩踏、大型农业机械碾压等因素均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如土壤紧实等。为研究土壤紧实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用压实的土壤(压实组)和未压实的土壤(疏松组)种植黄瓜,得到黄瓜根系中苹果酸和酒精含量数据如表。
组别
苹果酸/(μmol·g-1)
酒精/(μmol·g-1)
压实组
0.271±0.005
6.114±0.013
疏松组
0.467±0.004
2.233±0.040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苹果酸主要在根系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生成,由此可推测,其为(填“有氧”或“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2)、相较于疏松组,压实组黄瓜根系的无氧呼吸更强,依据是 , 为维持根系细胞正常生命活动,压实组消耗的有机物总量更(填“多”或“少”),原因是;根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叶片气孔 , 光合作用阶段首先受抑制,有机物合成减少。最终导致有机物积累减少,黄瓜生长缓慢。(3)、为解决土壤紧实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答出2点即可)。 -
14、 RNA干扰原理是指mRNA形成局部互补结构后阻断mRNA翻译。X菌是兼性厌氧菌,能杀伤正常细胞和处于缺氧微环境的肿瘤细胞。我国科学家基于RNA干扰原理改造X菌获得Y菌时,将厌氧启动子PT置于X菌生存必需基因asd上游,启动基因asd转录,PT启动转录效率与氧浓度成反比;同时将好氧启动子PA置于基因asd下游,启动互补链转录,PA启动转录效率与氧浓度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菌存在asd基因DNA双链同时启动转录的状态 B、PT和PA分别启动转录得到的mRNA相同 C、PA的作用是防止有氧环境下Y菌死亡 D、改造X菌目的是增强无氧环境下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
15、 黄酒是我国古老的发酵酒之一,传统酿制中,先用蒸煮过的小麦或麸皮为原料,对之前发酵留存的少量酒曲(曲种)进行扩大制曲;再将酒曲和蒸煮后的糯米、大米混合处理一段时间后,添加足量酒母(含酵母菌)完成发酵,压榨成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麦、麸皮等原料为酒曲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碳源和氮源等营养物质 B、为避免制曲过程被杂菌污染影响黄酒品质,扩大制曲前需对留存的酒曲灭菌 C、糯米、大米蒸煮后立即与酒曲混合会导致酶空间结构改变而降低其催化效率 D、将酒曲混合糯米、大米处理一段时间,是为了获得酒母发酵时的底物葡萄糖
-
16、 孕酮具有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的作用。某奶牛场发现一头高产奶量母牛生产两胎后重复配种均未成功妊娠,该牛可正常排卵但孕酮量低于正常母牛。为获得该母牛的后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用体外受精或人工授精技术可提高该牛的妊娠率 B、使用外源促性腺激素处理该牛获得更多卵子进而可获得多枚胚胎 C、体外受精或人工授精后形成受精卵移植到健康受体可提高存活率 D、使用该牛MⅡ期卵母细胞的细胞核进行核移植可获得可育后代
-
17、 增加碳汇的目的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下列措施中无法实现减少碳排或增加碳汇的是( )A、保护湿地 B、植树造林 C、秸秆还田 D、动物饲养
-
18、 群落演替理论为实施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关于演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火灾后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科学合理的人工造林可加快演替的速度 C、优势种改变是判断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环境变化是诱发演替的主要因素之一
-
19、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保护下,中国境内亚洲象数量明显增加。2002-2023年西双版纳野象谷亚洲象种群数量调查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使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亚洲象种群数量 B、2016-2017年,该种群新出生3头亚洲象 C、2021-2022年,亚洲象种群增长率为3% D、亚洲象种群数量增长至K值后仍然会波动 -
20、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经验,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打顶去心,果枝满头”:去掉顶芽,可以消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发育 B、“要得果子好,蜂子把花咬”:蜜蜂可帮助传粉提高受精率,增加果实数量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作物可吸收有机肥中残留蛋白质,加速生长 D、“瓜熟蒂落”:乙烯含量升高可促进瓜果成熟,脱落酸含量升高可促进其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