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链状多肽a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 , 其水解后共产生了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链状多肽a分子中含有5个肽键 B、1个丙氨酸参与合成该链状多肽a C、1个a分子水解后可产生4个谷氨酸 D、1个a分子中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 2、如图为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其中①~④代表不同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需对根尖依次进行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②时期的细胞进入①时期 C、④时期细胞的 DNA 数目是⑤时期细胞的两倍 D、统计多个视野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数目,可估算出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
  • 3、科研人员在多种细胞中发现了一种RNA上连接糖分子的“糖RNA”。下列有关糖RNA、糖蛋白、糖脂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C、H、O、N、S元素 B、都是以单糖为单体的生物大分子 C、都携带并传递细胞中的遗传信息 D、细胞内糖RNA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 4、实验证明,在缺氧时酵母菌内线粒体数目会减少,线粒体的嵴和细胞色素分子会消失,从而造成丙酮酸跨膜运输受阻,线粒体变为很小的无功能囊泡;如果恢复供氧,线粒体又恢复正常。下列有关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结构和状态的改变能影响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B、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可能与细胞色素分子有关 C、缺氧条件下,酵母菌无氧呼吸相关酶的浓度和活性都降低 D、恢复供氧后的短暂时间内,线粒体内NADH合成量增大,ADP含量有所降低
  • 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B、衰老细胞的质膜通透性和细胞骨架均发生改变 C、细胞坏死过程中染色质发生凝集,细胞内容物释放引起炎症反应 D、端粒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长,使细胞代谢加快导致细胞衰老
  • 6、当紫外线、DNA 损伤等导致细胞损伤时,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色素c被释放,引起细胞凋亡,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细胞色素c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参与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分解 B、细胞损伤时,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与蛋白A结合,进而引起细胞凋亡 C、C-9酶的活化过程是一个伴随着ATP水解的放能反应 D、增加ATP的供给可能会导致图示中的凋亡过程受到抑制,进而引发细胞坏死
  • 7、SREBP前体由S蛋白协助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经酶切后产生具有调节活性的结构域,随后转运到细胞核激活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白桦醋醇能特异性结合S蛋白并抑制其活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不溶于水,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SREBP前体常以囊泡形式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加工 C、SREBP前体可能是细胞在内质网内合成胆固醇的原料 D、白桦醋醇能抑制胆固醇合成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 8、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草动物可通过自身消化实现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获取能量 B、果胶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 D、血红蛋白、呼吸酶都属于蛋白质,都直接参与O2的运输
  • 9、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下列关于酵母菌、蓝细菌和水绵统一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结构中均有细胞壁的存在 B、都能通过生物膜系统运输物质 C、都能利用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D、都有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 10、 全色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视网膜疾病。某夫妻都是全色盲患者,二人因生育去医院做遗传咨询,医生询问了两人家族病史并做了相应检查,发现丈夫和其妹妹患病是H基因突变所致。妻子患病是G基因突变所致

    (1)、根据系谱图(图1)可推测全色盲的遗传方式是
    (2)、经检查发现丈夫的父母携带了由H基因突变形成的①②基因,其DNA序列如图2所示。

    据此分析,导致丈夫患病的H基因是(填编号)。丈夫的父亲有两个突变基因但没有患病,表明基因的某些突变对生物的影响是

    (3)、妻子表达G蛋白而导致患病,相关蛋白结构如图3所示。据图分析,G基因突变为g基因发生的变化是
    (4)、临床研究发现,G基因和H基因任意突变都可导致全色盲,且突变的G基因可抑制H基因的表达。可支撑该结论的检查结果是(选填两个编号)。

    ①妻子的H蛋白表达下降②丈夫的G蛋白表达上升

    ③妻子的H蛋白表达正常④丈夫的G蛋白表达下降

    ⑤妻子的H蛋白表达上升⑥丈夫的G蛋白表达正常

    (5)、不考虑基因的新突变,医生发现该夫妻有1/4的概率生育健康的孩子,则该夫妻的基因型分别是(H、G表示显性基因,h、g表示隐性基因)。
  • 11、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生来怕辣,而小型哺乳动物树鼩先天不怕辣,喜食含辣椒素类物质的植物。为探究其原因,我国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研究。
    (1)、研究发现,树鼩的受体蛋白TR1对辣椒素的敏感性低于其他哺乳动物。为研究树鼩和其他哺乳动物TR1蛋白的差异,可设计开展如下实验:

    ②将分别进行酶切并连接;

    ③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

    ④分离表达的TR1蛋白质测定 , 明确蛋白之间的差异。

    (2)、树鼩及一些哺乳动物的TR1蛋白存在差异,如图所示。据分析,树鼩对辣椒素的敏感性降低,很可能是由于TR1第579位氨基酸差异造成的,可证实该推测的实验思路是

    (3)、树鼩与其喜食植物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据此可推测树鼩对含辣椒素类物质植物的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12、 草地生态系统是全球分布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随着生物入侵的日益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迫在眉睫。
    (1)、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草地生态系统的一级危害入侵植物。入侵后会造成____。

    ①草地物种多样性下降

    ②草地原来的食物链、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

    ③草地生态系统中本地植物生态位变窄

    ④草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为探究草地生态系统对抗生物入侵的机制,我国科研人员开展如图1所示试验,结果见图2。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根据无菌土壤中入侵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可推出本地植物品种。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发生改变,从而促进入侵植物的生长。新鲜土壤中,入侵植物生物量随本地植物品种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③结果表明,草地生态系统可通过土壤的调节机制抑制入侵植物生长,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对抗入侵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 13、 人体的脂质合成存在昼夜节律,长期熬夜会破坏脂质合成的节律,从而增加患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1)、光信号影响脂质合成的过程如图1所示,昼夜节律的调节中枢SCN位于。光信号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脂质合成。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调节。
    (2)、熬夜会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研究者测定了两组志愿者体内的皮质醇含量(图2A)推测②比①。皮质醇变化引起脂肪组织EGR3基因的表达变化,是熬夜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由图2B推测,EGR3对脂质合成的作用是
    (3)、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控制体重。与熬夜相比,正常作息时,夜间体内会发生的过程有____。
    A、感光细胞向SCN传递的兴奋信号减少 B、皮质醇促进EGR3基因的表达 C、肾上腺皮质的活动增强 D、脂肪组织EGR3基因的表达量上升
  • 14、 科研人员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X,发现其能通过叶面或根部吸收进入植物细胞。
    (1)、为分析X对植物光能利用的影响,科研人员用添加X的培养液培养水棉,再用通过三棱镜的光照射载有需氧细菌和水绵的临时装片,观察并统计不同光质下需氧细菌数量,结果见下表。

    光质

    处理

    蓝光

    绿光

    黄光

    橙光

    红光

    培养液(对照)

    150

    12

    10

    14

    89

    培养液+X

    139

    28

    7

    13

    88

    结果表明,X能够促进水绵利用光。在水绵细胞中,X呈现出随机分布的特点,当X分布在叶绿体的时,水绵光能利用效率最佳。

    (2)、为进一步探究X对叶绿体功能的影响,开展了下列实验。

    ①用离体叶绿体X和Y(可与NADPH发生反应的化合物)进行实验,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实时测定并计算Y的变化量。由图可知,X能(填“促进”或“抑制”)叶绿体合成NADPH。为保证本实验的严谨性,需增设1个处理,即Y+经煮沸的叶绿体。该处理获得的结果最符合图中曲线的(填“甲”或“乙”或“丙”)。

    ②将清水和X溶液分别处理后的植物叶片用打孔器打出叶圆片,抽气后,再置于1%的碳酸氢钠溶液中,给予相同的光照,发现X溶液处理的叶圆片先浮出叶面,其原因是

    (3)、研究还发现处理植物的X浓度过高,会出现植物叶片气孔开放度下降的现象,推测与之相关的植物激素及其含量变化是
  • 15、 水稻雄性不育、可育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不育性状受温度的影响(见下表);米质优、劣由等位基因Y、y控制。不育株S1米质劣但抗病,不育株S2米质优但易感病。为了选育综合性状好的不育系,用S1和S2杂交获得F1 , F1均为不育且米质优。选F1两单株杂交获得的F2中出现稳定可育株,PCR检测部分世代中相关基因,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植株种类

    温度

    花粉不育率(%)

    不育株S1

    高温

    100%

    低温

    0

    不育株S2

    高温

    100%

    低温

    0

    稳定可育株

    高温

    0

    低温

    0

    A、S1是基因型为TTYY的纯合子 B、选择F1任意两单株进行杂交均会出现如图F2的育性分离 C、F2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不育且米质优的纯合植株占比1/16 D、在S1和S2杂交得到F1时,亲本植株需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种植
  • 16、 KS征是一种性染色体病,患者性染色体为XXY。疾病机制可借助小鼠研究。研究人员用多了一条异常Y染色体的雄性小鼠(XYY*)来繁育患KS征的小鼠。已知正常小鼠性染色体有三个标记基因可用来判定性染色体类型。其中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乙基因、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有两条X染色体的丙基因才会表达。结合下表,不考虑新的突变和交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亲代

    母本

    父本

    性染色体

    XX

    XY

    甲基因数量

    0

    1

    乙基因数量

    2

    2

    丙基因表达

    +

    -

    F1

    性染色体

    XX

    XY

    ?

    XXY*

    ?

    ?

    甲基因数量

    0

    1

    0

    0

    1

    1

    乙基因数量

    2

    1

    2

    3

    2

    2

    丙基因表达

    +

    -

    -

    +

    -

    +

    注:“+”表示基因表达,“-”表示基因不表达

    A、Y*染色体携带了甲、乙两个基因 B、F1中只有③④⑤有Y*染色体 C、父本为个体⑤提供了X染色体 D、④比⑥更适用于研究KS征的表型
  • 17、 在T细胞凋亡和坏死过程中,ATP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根据氧气的消耗速率计算ATP生成的总量 B、有氧呼吸中氧气的消耗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 C、在t1时,凋亡组产生的乳酸比坏死组多 D、在t2时,凋亡组产生的CO2比坏死组多
  • 18、 每种疫苗分子上有多个抗原的结合位点,每个结合位点能够激活一种B淋巴细胞。为了应对流感病毒的快速突变,研究人员开发了接种方法②,并与接种方法①进行了比较,如图。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均会参与激活B淋巴细胞 B、用方法①接种疫苗,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量,第11周与第3周接近 C、②中,第3周激活的B细胞开始分化,是其种类减少的原因之一 D、接种流感疫苗,方法②比方法①产生的抗体种类更多
  • 19、 细胞中F蛋白和M蛋白均可进入细胞核。X蛋白选择性地结合F蛋白或乙酰化修饰的M蛋白,从而阻止被结合的蛋白进入细胞核,具体机制如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M基因和F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B、M蛋白和F蛋白都是DNA聚合酶 C、在癌细胞中过量表达X可能会减缓癌细胞增殖 D、在正常细胞中去除F蛋白,可能会抑制正常细胞凋亡
  • 20、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分别使用等体积2.5mol/L葡萄糖溶液和1.2mol/L蔗糖溶液,室温下观察渗透现象。图2是两种溶液在垂直管中,一段时间内溶液高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表示葡萄糖溶液在垂直管中的高度变化 B、t1—t3由X液面快速上升推测水分子不会从漏斗进入烧杯 C、t2—t5取Y对应烧杯中液体能检测到还原糖 D、t5后两种溶液在垂直管中液面高度将不变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