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脂联素(APN)是蛋白类激素。血清中APN的含量可直接反映人体健康情况,低水平的APN可能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相关。开发APN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1)、科研人员通过多次注射对实验小鼠进行免疫,从免疫小鼠的脾中收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并加入(试剂)促进融合,经选择、培养,最终在培养液中提取分离得到A1、A2、A3等多种抗APN的单克隆抗体。(2)、为确定A1、A2、A3的抗原结合位点是否相同,将等量A1、A2、A3分别固定于反应体系中并结合APN,再分别加入酶E标记的A1、A2、A3,反应后洗掉未结合抗体,加入酶E的底物(可被酶E催化发生显色反应),通过与对照组比较颜色变浅的程度计算出结合抑制率,结果如表(以抑制率50%为界值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抑制率(%)
E酶标抗体
A1
A2
A3
固相抗体
A1
61
23
33
A2
18
71
56
A3
27
63
73
该实验所得结论是。
(3)、传统的双抗夹心法可以快速检测样本中有无特定抗原,原理如图1。当胶体金停留在T线或C线,将显现出红色。当T线和C线是 , 为阳性结果。当T线和C线是 , 为阴性结果。(4)、有人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双抗夹心法分段半定量检测,如图2。三条T线(T1、T2、T3)分别包埋一定量的相同抗体。①利用上述研究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对血清中APN半定量检测,在图2的金垫、T线、C线包埋的抗体分别是:A2、、抗A2的抗体。
②简述如何通过检测线的显色结果来判断检测血清中APN的相对含量。
-
2、由肝细胞合成分泌、胆囊储存释放的胆汁属于消化液,其分泌与释放的调节方式如图所示。(1)、图中所示的调节过程中,肝细胞分泌胆汁的调节属于调节,说明肝细胞表面有。肝细胞受到信号刺激后,发生动作电位,此时膜外电位表现为。(2)、机体血浆中大多数蛋白质由肝细胞合成。肝细胞合成功能发生障碍时,组织液的量(填“增加”或“减少”)。临床上可用药物A竞争性结合醛固酮受体增加尿量,以达到治疗效果,从水盐调节角度分析,该治疗方法使组织液的量恢复正常的机制为。(3)、为研究下丘脑所在通路胆汁释放量是否受小肠Ⅰ细胞所在通路的影响,据图设计以下实验,已知注射各试剂所用溶剂对实验检测指标无影响。
实验处理:一组小鼠不做注射处理,另一组小鼠注射(填序号)。
①CCK抗体 ②ACh抑制剂 ③ACh抑制剂+CCK抗体
检测指标:检测两组小鼠的。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检测指标无差异,则下丘脑所在通路不受影响。
-
3、亚洲棉的光籽(无短绒)和毛籽(有短绒)是一对相对性状,为探究棉绒的遗传规律并揭示其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1)、利用表型为光籽的不同突变体与野生型毛籽棉进行杂交,统计F1自交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本
F2表型及比例
①
突变体甲×毛籽棉
光籽:毛籽=3:1
②
突变体乙×毛籽棉
光籽:毛籽=13:3
③
突变体丙×毛籽棉
光籽:毛籽=9:7
据表可知,突变体甲光籽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②组F2光籽棉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推测③组F1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综合三组杂交实验结果,表明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2)、研究发现,8号染色体的~880kb至~903kb区间与突变体甲的光籽表型相关。根据野生型毛籽棉的该区间设计连续的重叠引物,提取突变体甲和野生型的基因组DNA进行PCR,产物扩增结果如下。据图可知分子量较大的扩增产物与点样处的距离较(选择“大”或“小”填写),据图推测突变体甲光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8号染色体上第对引物对应的区间(简称M)发生了
(3)、研究者对杂交组合①的F2进行扩增,证实甲的光籽表型与区间M密切相关。得出此结论的扩增结果应该是。(4)、研究者从野生型和突变体甲中克隆出区间M,构建表达载体后分别导入棉花原生质体,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如下。内参基因REN是为了排除载体转化效率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此图中LUC/REN用来衡量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说明区间M突变后下游基因的表达,且其作用的发挥与有关。
-
4、有研究认为,雌激素能改善动物记忆。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研究团队利用大鼠进行实验,处理方式及测定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
BDNFmRNA
(相对值)
BDNF
(相对值)
记忆水平
A
手术+不切除卵巢
1.00
1.00
++++++
B
切除卵巢
0.35
0.26
++
C
?
0.95
0.98
+++++
注:BDNF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蛋白质
A、动物体内雌激素分泌后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B、本实验的对照组是A组,C组的处理为注射一定量的雌激素 C、雌激素通过增强BDNF基因的表达,促进兴奋传递来提高记忆水平 D、人脑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
5、生物多样性通过影响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态位的占据,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和配置对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有显著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因生态系统类型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增加通常会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但会受到环境压力的调节 B、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可以增强生态系统对干扰的抵抗力,但会降低其对干扰的恢复力 C、遗传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内物种的适应和进化中起关键作用,但对生态系统功能无影响 D、生物多样性丧失会在短期内影响生态系统的某些功能,但自身能通过内部调节来补偿
-
6、下图为一个小型人工生态农场的模式图以及该小型人工生态农场中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4k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农作物
110
70
21
58
鸡
8
10
2
3
A、该小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及它们之间形成的营养结构 B、该生态系统中鸡和人粪便中能量可被农作物再次同化利用 C、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7% D、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相比,人工生态农场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
7、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幼苗为适应高温环境会发生下胚轴伸长和子叶叶柄伸长及叶片向上卷曲的形态变化,而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温度升高时,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下胚轴生长,同时促进光合作用和光能转化率来缓解高温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来促进下胚轴生长 B、赤霉素可作为能源物质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C、随着温度升高赤霉素含量增加,原因是其分解被抑制 D、推测高温环境下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合成量可能会增加
-
8、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如图为肾上腺素在不同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和图2结果不同是由于激素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图2和图3结果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基因表达不同 B、当人处于危险环境中时,血液会更多地流向骨骼肌 C、肾上腺素通过催化多种化学反应调节生命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
-
9、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设置强、中、弱三种光照,可利用5W的白炽灯作为光源,利用小烧杯和光源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 B、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可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插条的顶部,处理方法包括沾蘸法和浸泡法,前者处理时间短,后者处理时间长 C、在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是实验中,剪去低温诱导的根尖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形态,然后利用解离液进行解离,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可以利用DNA和其他物质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存在的差异,选用适当的方法对DNA进行提取,如DNA不溶于酒精、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
10、生命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赫尔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证实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验证了DNA半保留复制假说 C、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发现加热杀死的S型菌DNA可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 D、艾弗里利用物质提纯和微生物培养技术,证明了R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
11、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突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氨基酸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相应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下图是获得并纯化色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过程,①②③④是培养基编号,甲、乙代表菌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是完全培养基,③是添加色氨酸的基本培养基,④是基本培养基 B、紫外线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以获得色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C、将①置于摇床中,有利于菌体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甲是色氨酸营养缺陷型菌落,可用划线法进一步纯化培养
-
12、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William G. KaelinJr(威廉·G·凯林),SirPeter J.Ratcliffe(小彼得·J·拉特克利夫)和GreggL. Semenza(格雷格·塞门萨)。获奖理由为“他们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而他们研究的起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主要由肾脏合成。红细胞的产生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有关。下图是人体中红细胞数量变化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作用)。EPO已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兴奋剂。其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也会抑制自身EPO的产生,结合资料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运动员违禁使用EPO时,EPO进入体内后的靶细胞为造血干细胞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通过注射EPO可高效改善症状 C、EPO增多时,红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变短 D、长期违规使用超生理所需剂量EPO的运动员在停用后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
-
13、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截至2023年底,衡水湖湿地观测到的鸟类由建区之时的283种增至334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鸟类的物种丰富度 B、衡水湖湿地内的所有鸟类构成一个群落 C、湖中种群数量最多的鸟类在该群落中占优势 D、雪后衡水湖美丽的景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14、枯草芽孢杆菌能合成并分泌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这些酶在动物的消化道中与动物体内的消化酶类共同发挥作用;与此同时,枯草芽孢杆菌还可以迅速消耗动物肠道中的游离氧,造成肠道低氧,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间接抑制其他致病菌生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枯草芽孢杆菌合成并分泌题述酶类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B、枯草芽孢杆菌和有益厌氧菌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 C、枯草芽孢杆菌和有益厌氧菌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D、枯草芽孢杆菌和动物均能合成淀粉酶,二者细胞内淀粉酶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均不同
-
15、马铃薯在加工过程中,颜色会逐渐变成褐色,称为褐变。研究发现,多酚氧化酶(PPO)是导致马铃薯褐变的关键因素,而StPOT32基因是影响PPO合成的重要基因。研究者利用RNA干扰技术和外源基因清除等技术获取符合转基因生物安全,且抗褐化能力强的转基因马铃薯。请分析回答:(1)、导致马铃薯褐变的PPO,其合成需要经历相关基因的阶段。(2)、研究发现,在dsRNA干扰下,马铃薯褐变受到抑制,推测dsRNA能(选填“促进”或“抑制”)StPOT32基因的表达。为得到dsRNA,研究者以StPOT32基因作为干涉靶点,使用StPOT32基因的片段StPPOi与含有patatin的P9286质粒构建RNA干扰载体,如图1所示,StPPOi上游的patatin的作用是。(3)、研究者使用PCR技术验证RNA干扰载体是否成功构建时,需要设计相关引物,请在图2的4个引物中选出相关引物(填图中序号)。(4)、为检验dsRNA干扰效果,研究者对三组马铃薯块茎的PPO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B组所用的材料为。(5)、研究者构建RNA干扰载体所用的P9286质粒中含有外源基因清除系统,并用冷诱导启动子驱动。当该系统激活时,会清除两个融合识别位点LF之间的序列,这样操作的意义是。
-
16、穗位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其光合产物可向各部位运输。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开花后3天的玉米植株,去除顶部不同数量的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和一定样方中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同时,其他叶片产生的光合产物也会运向穗位叶。请分析回答:(1)、研究发现,顶部叶片与穗位叶的有机物合成量有很大差异,为探究两者在光合色素含量上是否存在差异,可先提取再用法分离叶片中的色素。(2)、本研究中,影响玉米产量的环境因素主要是。(3)、据图分析,生产实践中,去除顶部叶片数量在时将最有利于群体玉米产量的增加;若去除顶部叶数量过多,群体产量会下降,请结合穗位叶的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是。
-
17、线粒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氨,大部分能转化为尿素排出线粒体进而运出细胞,少量氨进入溶酶体。某些特殊情况下,氨转化为尿素的过程受阻,使过多的氨进入溶酶体导致溶酶体受损,引起细胞质中的氨返流回线粒体,造成线粒体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相关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正常情况下,溶酶体内的pH为4.6左右。据图分析,过多的氨进入溶酶体后,其内的pH值会(选填“升高”或“降低”),进而引起 , 导致溶酶体功能受损。(2)、研究发现,溶酶体受损会导致线粒体的受损程度和数量增加,原因可能是。(3)、据图分析,请从酶的角度提出延缓细胞死亡的方案。
-
18、洞穴盲鱼没有眼睛,但在胚胎发育期仍有眼睛的形成过程。我国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地域的洞穴盲鱼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各自独立进化出了相似的特性,此现象称之为趋同进化。下列有关分析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相符的是( )A、具有相似适应性特征的不同地域的盲鱼,不属于同一个种群 B、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上的研究成果为盲鱼的进化提供直接的证据 C、不同地域的洞穴盲鱼由于存在地理隔离,因此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 D、趋同进化说明了自然选择对变异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都是定向的
-
19、无论细胞分裂与否,在长期接受紫外线照射时,细胞内DNA上的部分胸腺嘧啶会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这种变化在DNA链上的相邻胸腺嘧啶间易发生),会造成DNA损伤,进而使得DNA复制受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紫外线引起的基因突变仅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B、DNA片段中含腺嘌呤数量越高,变异概率越低 C、DNA损伤后,引物的合成将停止在二聚体处 D、紫外线引起的基因突变改变了DNA上的碱基数目
-
20、DNA在复制时解开的链若不及时复制,容易发生小区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发夹”结构。这种“发夹”结构在单链结合蛋白的作用下会消失,使DNA复制能正常进行,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B、单链结合蛋白发挥作用时存在氢键的断裂 C、不同“发夹”结构中嘌呤碱基的占比不同 D、图示DNA复制中存在两种核酸蛋白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