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经能够飞出太阳系,如果这种探测器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停在原处静止不动 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
2、在下图“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用的硬纸板应选用粗糙的,目的是让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 B、将纸板右半部分向后翻折,发现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消失了 C、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出结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D、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不存在反射现象 -
3、端午节赛龙舟时,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桨对水的力小于水对桨的力 B、龙舟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它具有惯性 C、岸边观众的呐喊声响度大因此是超声波 D、使龙舟快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桨 -
4、小敏学习光学知识后,整理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结构图。小宁补全后应为( )
A、①凸透镜 ②光的直线传播 ③正立虚像 B、①凸面镜 ②光的色散 ③正立虚像 C、①凸面镜 ②光的直线传播 ③正立实像 D、①凸透镜 ②光的色散 ③正立实像 -
5、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0,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而下降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
6、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图中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
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 C、图丙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
8、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食盐样品(含氯化钙杂质)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80克食盐样品平均分成4份,分别加入4个烧杯中,各加入80克水溶解后,向每组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生成的沉淀质量。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数
一
二
三
四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克
10
20
30
40
产生的沉淀质量/克
0.8
1.6
2.0
2.0
(1)、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中氯化钙被完全反应的组有。(2)、计算该食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下同)。(3)、计算第三组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9、硅钢是变压器、充电器中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分是 Fe和Si。某学生用硅钢样品做了如下实验:取5.0g硅钢样品,将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其中稀硫酸与硅及其他杂质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稀硫酸的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2
M
2.6
1.8
1.0
0.8
(1)、表格中(2)、求硅钢样品中铁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3)、求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
10、实验室中有一包NaCl 和 的混合物,化学活动小组同学为测定该混合物中 的含量,取20g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g。(2)、求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下同)。(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11、实验室通常用化学方法制取氧气,某同学取质量为m的高锰酸钾固体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0~t1时段氧气的质量未增加,其原因可能是t0~t1时段(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m(写出计算过程).

-
12、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回答:
(1)、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用铝合金制成不同形状的材料是利用金属的性。(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性。 -
1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稀盐酸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吗?小新同学通过如下步骤进行探究。
①取两个烧杯,各倒入40毫升3%的稀盐酸,分别标为甲和乙。
②甲密封,液体体积不变。乙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至液体体积变为20毫升(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③向甲、乙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再分别缓慢滴加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体积分别为30毫升、26毫升。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了“白雾”,实际是 , 体现了浓盐酸的 性。(2)、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溶液颜色(3)、乙烧杯中的稀盐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依据是 -
14、“捶草印花”是一种疋源于明清时期的传统草木印染工艺。捶打植物花叶,使汁液浸染在布料上印出图案。某小组通过如下项目活动探究草木印染工艺。(1)、环节一:预处理
碱煮:布料印染前需通过碱煮除去表面的油污及细小纤维。利用( 悬浊液和草木灰汁(含 的混合液浸泡布料,写出混合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酸洗:布料碱煮后通常还需进行酸洗,目的是。用稀硫酸“酸洗”后的布料必须充分水洗至呈中性才能烘干,若用稀盐酸则无需水洗就能直接烘干,其原因是(3)、环节二:染色、调色为了让每一种花叶标本印染的布料颜色更丰富,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对以下花叶标本染色后的布料进行调色,结果如下:
花叶标本种类
酸碱性
酸性
中性
碱性
灌木叶
绿色
绿色
绿色
红枫叶
鲜红
深红
绿色
酢浆草花瓣
粉红
粉红
蓝色
根据调色结果判断,上述花叶标本不适合作为印染原料的是。
环节三:固色。环节四:检验。布料通过染色、调色、固色等工序后,还需pH检测合格才能出厂。
-
15、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出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用pH试纸测试, 测得pH为2, 用pH试纸测pH值方法。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 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 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 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白色沉淀A为 ;所得的红褐色沉淀 B为 ; 废水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使反应停止的操作为。(2)、已知相同条件下甲烷气体(CH4)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常见的D、E、F三种收集装置中,收集甲烷气体的装置有。若用G装置用排水法收集甲烷气体,气体的进气口为(填“a”或“b”)。 -
17、碱式碳酸铜 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CuO 前“ ▲ ”处应配上数字。(2)、写出空气中充分加热碱式碳酸铜现象。(3)、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
18、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氢氧化钠、硝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三种。为了确定混合物的成分,小滨同学按下列流程进行了实验(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1)、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19、请同学们根据常见的可溶性碱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甲图中 AB 两个实验,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证据是(2)、为了验证NaOH能与某些盐反应,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填字母)A、CaCO3 B、FeCl3 C、 D、CuSO4 -
20、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得到黑色或褐色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性,此性质是(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和 , 写出该玻璃仪器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