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4 技术、工程与社会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3 学科综合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2 计算题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专练1基础巩固
-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9月质量检测 科学试题(第1章)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第三课时 同步练习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春晗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作业检测 科学学科( 第1章)
-
1、如下图,摆球从A 点向下摆动,可以在A到B之间自由摆动,如果将摆球换成盛沙的漏斗下边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同时其中细沙匀速流出且不计阻力,如下右图所示经历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请回答:(1)、则沙堆的剖面应是图中的.(2)、请将你的选择做合理的解释。
-
2、人体的胃壁细胞能分泌胃酸,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但胃酸分泌过多,会导致胃部不适,可通过服用药物来治疗。(1)、如图所示为血液、胃壁细胞和胃腔间的微粒交换示意图,其中胃壁细胞内有大量的碳酸苷酶,能催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解释胃酸的形成过程。(2)、抗酸药能与胃酸反应,从而治疗胃酸过多。常见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①写出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胃溃疡患者若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上述抗酸药中的。
-
3、某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沿竖直方向降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最后安全着地.跳伞过程中下降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曲线OA 段运动员速度越来越大的原因是 , 此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 CD 阶段, 能量如何转化。(3)、图乙中与图甲曲线中CD阶段对应的是(选填序号).
-
4、兴趣小组以“土壤酸碱性形成原因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研究。
【任务一】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及对作物的影响
取我市某区3份不同地方土样,干燥后分别与自来水按2:5的质量比混合,操作如下图所示。测得三个土样的pH分别为5.1、5.2、5.3。
(1)、纱布相当于过滤器中的(填实验材料名称)我市的土壤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请指出该实验中不够严密的地方(写一点).(3)、模拟不同酸碱度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项目小组分别在5个烧杯中倒入不同pH溶液50mL,保持其他条件一致,放入8粒大小一样的绿豆,观察记录,数据如图.由图可知结论,(4)、【任务二】酸性土壤形成的原因及改良长期施用一些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以化肥(NH4)2SO4为例:( 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认为可以加入熟石灰来改良已酸化的土壤,请你解释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而用熟石灰:(写出一条即可)
-
5、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 溶液,小丽对其成分做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NaOH 溶液部分变质
(1)、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 滴加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3)、 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 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 CaCl2溶液的是(填序号).(4)、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替代。 -
6、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他如何控制小车到水平面速度相同:.(2)、小华认为去掉木块,利用粗糙且足够长的木板,通过比较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也能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即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物体的动能越大。于是小华设计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实验,通过在小车上加砝码来改变质量,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情形,据此她得出在速度相同的条件下、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选填“大”或“小”,该结论与原实验结论有差异的原因:(3)、小磊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如图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简述原因?答:
-
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自热小火锅中的发热包,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品名】食品专用发热包
【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粉、碳酸钠等
【使用方法】撕开塑料袋后加常温水发热
【贮存条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使用时有气体产生,要远离明火
图1食品自热加热包说明
(1)、【任务一】探究发热剂的发热原理
小李同学认为发热原因与氧化钙有关,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为探究发热包中只用氧化钙是否可行,取3克氧化钙、3克发热剂,分别与等体积的水反应,用数字化实验获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发热剂不单独使用氧化钙的原因:.查阅资料: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同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二】探究影响发热剂发热效果的因素
设计方案:按表格中各物质的用量配比,分别进行实验,测得5min、10min、15min容器内温度如下表.
实验编号
氧化钙的质量/g
铝粉的质量/g
碳酸钠的质量/g
水的体积/mL
时间、温度/℃
持续发热的时间/ min
5min
10min
15min
①
5
5
0
50
34
35
37
15
②
x
5
2
50
40
55
55
30
③
5
5
4
50
38
45
76
20
④
5
5
6
50
65
90
95
15
(3)、 分析上表可知②中x=(4)、分析发热达到的最高温度及发热时间,最适合作发热剂的是实验(填实验编号)(5)、若要探究“水的体积对发热剂发热效果的影响”,请说明实验设计思路:. -
8、小江同学利用一个弹珠、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的橡皮条,探究“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长度、宽度的关系。”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
次数
橡皮条
橡皮条的宽度/cm
橡皮条的长度/cm
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m
1
a
0.50
20.00
10.10
2
b
0.50
30.00
8.20
3
c
1.00
20.00
14.00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2)、比较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宽度有关;(3)、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____.A、窄面长的 B、宽面长的 C、窄面短的 D、宽面短的 -
9、同学在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失去了标签,从实验老师处得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同学们认为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别,通过实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实验,他们给这三瓶溶液重新贴上了标签。下面是他们设计和实施的两种方案,请你一起参与完成。(1)、方案一: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将三瓶无色溶液任意编号为A. B、C,各取少量进行实验,得到相关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请你判断B是溶液;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方案二:只选一种试剂进行鉴别(请补充实验步骤②).①用三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三种无色溶液;②;③观察现象;④得出结论。
实验内容
观察到的现象
A+B
有气泡产生
A+C
有白色沉淀生成
-
10、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网球,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丙球斜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甲球的动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乙、丙两球上升的最大高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落地瞬间,乙球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球的速度。
-
11、小明研究氢氧化钙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1)、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实验(填写图中的序号)(2)、小明发现将盐酸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没有观察到有明显现象,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入盐酸,若观察到 , 则证明二者发生反应.(3)、图乙表示实验③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种类在反应前后的变化,★表示的离子是.
-
12、小科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氧化物、酸、碱、盐与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X是硫酸钠,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中的图中碱的化学式。(2)、若X是水,则能实现图中物质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
13、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乙的机械能(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4、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对这两种物质的鉴别及提纯问题,从微观离子层面能有效建立问题解决的思维路径。(1)、物质鉴别:鉴别精盐和纯碱两种物质,其本质是 、的鉴别。下列物质可以鉴别这两种离子的是____。A、白酒 B、米醋 C、纯净水 D、酱油(2)、分离提纯:精盐中混有少量纯碱,要重新得到精盐,小科设计的提纯方案是在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再蒸发得固体.
①从微观层面分析,小科的提纯方案,其目的是为了除去。(填离子符号)
②同学认为小科方案不合理,请你对小科方案提出正确的修改意见.
-
15、下列物体中只具有动能的是;只具有势能的是.
A. 飞向篮筐的篮球;
B.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 绷紧的橡皮筋;
D. 安装在墙上的空调;
E. 正在着陆的火星探测器。 -
16、“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用这一方法来完成对Na2CO3性质的研究.(1)、【宏观现象】在烧杯中先装入少量的Na2CO3粉末,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微观解释】我们可用如图的模型解释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则X代表的微粒为.(3)、【符号表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苏打 (Na2CO3 )常用于处理酸性废水。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废盐酸与苏打在试管中反应生成气体,推动小车前进.此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会向右运动 B、这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C、如果地面光滑小车将无法运动 D、用锌粒替换苏打小车也会运动
-
18、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代表溶质质量 B、Q点溶液中溶质为Na2SO4 C、O→P 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原溶液中 CuSO4和H2SO4质量相等
-
19、如图1 通过针筒改变密闭容器内压强(波纹状装置为水囊,作用是增大水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图2为pH值随气压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随气压增大而减小 B、当活塞吸气时,pH值变大,发生了反应② C、当气压小到一定程度时,瓶内pH值会大于7 D、将剩余的水换成NaOH时,CO2质量会减少
-
20、缓震鞋垫能够有效减轻跑步或走路过程中的震动,从而增加舒适感.为检验鞋垫的缓震性能,开展如图所示实验,将鸡蛋从一定高度掉落 (不计空气阻力),观察到鸡蛋被弹起,且没有破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下落到刚接触鞋垫,鸡蛋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从下落到刚接触鞋垫,鸡蛋的机械能不守恒 C、下落到最低点时,鞋垫的弹性势能最大,鸡蛋的机械能最小 D、从最低点上升到刚好离开鞋垫,鸡蛋的动能一直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