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是(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如图所示为某学生学习后绘制的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①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B、②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C、③我国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D、④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在20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4、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
5、 春联作为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反映了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春联是 ( )A、早盼晚盼合作化,大干快干“大跃进” B、中国军民打鬼子,飞虎队员援中华 C、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6、 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下列内容与如图所示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 ( )
选项
概念1
概念2
A
中共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一五”计划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C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全面深化改革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A、A B、B C、C D、D -
7、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共同之处在于 ( )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变化和调整,下列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土地改革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
9、 某电视剧讲述了发生在1975年至1985年的故事,双水村的广播有时给人们带来悲怆,有时给人们带来欢欣鼓舞。其中让人欢欣鼓舞的事件可能有( )
①土地改革法的实行
②水稻亩产超过十万斤
③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0、 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对该思维导图主题的归纳,最恰当的是 ( )A、和平发展的国际形势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1、 报纸中的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以后,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教士,一种是商人。前者为宣传宗教道德伦理观创办了教会报刊,从精神、文化上进行渗透;后者注重盈利创办了商业性报刊,从传播业上进行扩张。
——摘编自刘兴豪《报刊舆论与近代中国政治——从维新变法说起》
材料二:在反映民意方面,新记《大公报》通过新闻报道及时反映人民疾苦……传达人民呼声。在为社会实际服务方面……从抗战义演到赈灾募捐、慰劳将士到抚恤遗孤等各方面,尽心尽力地为社会服务。
——王夏露《新记〈大公报〉:闪烁新闻专业主义光芒的中国近代报刊先行者》
材料三:
1919 年《申报》广告中,国货商标命名别具深意。丹药类商品有“盖日牌”孚记药房的“日快丸”等,香烟品牌中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自由钟、大长城、爱国牌等。
——摘编自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与〈申报〉广告(1912~1926)》
1919年1~12月《申报》国货广告数量(单位:个)
材料四:
重庆谈判期间,《新华日报》的报道(摘录)
报道来源
报道内容
社会名流言论
国民参政会议员张申府说:毛先生这次来渝,已充分表明中共关于谈判的诚意
群众来信
来信写道:谈判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求取和平,亦即为全国人民的福利
事实报道
华北华中敌伪奉当局(国民政府)命令,进攻我新旧解放区
中共主张
中国共产党人力求在和平、团结、民主的基础之上合理地解决当前实际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世纪中期以后,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中国办报的共同目的。(2)、 根据材料二,写出《大公报》的办报宗旨。(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9年5月《申报》国货广告数量猛增的历史背景。说说此时期《申报》广告中国货商标的命名具有怎样的“深意”。(4)、 根据材料四,概括重庆谈判期间《新华日报》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 -
1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实现国家富强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之一。读图,回答问题。(1)、 19 世纪末,江苏南通出现的状元实业家是谁?面对中华民族危机,他提出了什么口号?(2)、 图一、图二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哪一事件拉开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3)、 图一中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指哪一阶段?(写序号)出现的重要外因是什么?(4)、 根据图三,谈谈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状况,由此你有什么认识?
-
13、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不妨时常看看。”这里所说的文化娱乐方式是指 ( )A、赏京剧 B、读报纸 C、看电影 D、读小说
-
14、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以“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的资源包。下列可以放进主题资源包的有 ( )
①论文:《“实业救国”为何没能挽救民族危机?》 ②电影片段:《阿Q正传》中剪辫子 ③图片:《申报》报道京张铁路通车 ④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新华书店 B、京师同文馆 C、开明书店 D、商务印书馆
-
16、《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谱写的时代最强音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 C、抗日救亡 D、解放全中国
-
17、 中国近代文艺作品成就突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下列文艺作品及其作者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徐悲鸿——《愚公移山》 B、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C、茅盾——《狂人日记》 D、巴金——《家》
-
18、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标志有 ( )
①废除八股文 ②废除科举制 ③兴办学堂 ④统一全国学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9、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先生”“女士”,也有人称“老爷”。这表明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是 ( )A、坚持民主,提倡科学 B、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C、批判开放,拥护传统 D、贴近群众,弘扬经典
-
20、1890年,马建忠提出“富民说”,强调“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开采矿山,以保证财富常聚而不散。作者意在 ( )A、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B、呼吁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支持民众反帝爱国运动 D、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