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主旨讲话.宣布了对非务实合作的新举动和新举措。这表明中国( )A、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B、构建新型的睦邻友好的同盟关系 C、在国际事务当中居于领导地位 D、致力于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
2、“小燕子.穿花衣..….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工厂.装了新机器。”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与歌词中“盖起了工厂.装了新机器”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C、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
-
3、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这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经过了这次“远征”.中国共产党( )A、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武装力量 B、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4、秦汉之后.在类似同心圆的“差序格局”中.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分为几个层面(见右图)。下列中国古代的事件中属于“边疆地区”层面的是( )
①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明朝设立驻藏大臣
③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
④清朝设立伊犁将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距今约9000--7500年的贾湖遗址与距今3300年左右的殷墟遗址都位于今河南境内.两地相距仅300公里。右图第一行是贾湖遗址出土的契刻符号.第二行是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二者都刻画在龟甲等器物上。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开放包容 D、善于创新
-
6、2024年12月.在历经52个月的艰苦奋斗后.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胜利隧道实现全线贯通。此后.穿越天山由原来的3小时缩减至20分钟。该隧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有( )
①年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②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
③平均海拔高.气温低积雪多
④全年炎热干燥.且沙尘暴频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7、2024年,在中国和巴西建交50周年之际,一张围绕咖啡贸易的合作大单正式达成,两国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读巴西咖啡种植地区分布图,完成问题。(1)、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从纬度看.其咖啡产区主要分布在( )A、东半球 B、北半球 C、北温带 D、低纬度(2)、中国从巴西进口咖啡豆,最可能经过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3)、为进一步提高咖啡品质,巴西政府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扩大亚马孙雨林开垦面积
②推广节水的滴灌喷灌技术
③加强咖啡深加工技术研发
④选择优质抗病的咖啡品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8、跳水姐妹花全红婵、陈芋汐分则各自为王.合则天下无双.这启示我们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
-
9、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
10、通过深呼吸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放松训练方式。
-
1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建立者是巴比伦人.其文明成就有《汉谟拉比法典》、泰姬陵等。
-
12、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
1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14、中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
-
15、密西西比河自南向北贯穿大平原.是美国成为农业大国的重要因素。
-
16、实现现代化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中英两国的现代化路径呈现截然不同的逻辑与结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式现代化不同发展时期重大事件摘录
莫基时期1949-1978年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①(外交原则)
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快速发展时期1978-2012年
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政策)
1978年,农村开始实行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走向成熟时期2012年至今
2012年,中共十八大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③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方决定给与33个非洲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观点二:“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请任选一个观点,结合三个时期的相关史事加以概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材料二:
(1)、请补充完整材料一的相关史事。(2)、观点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3)、结合材料二,谈谈英国现代化历程对世界的影响。(4)、对比中英两国的现代化历程,谈谈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怎样的“中国担当”? -
17、国安才能家安,阅读材料裂:回答问题。
隐姓埋名三十年,为国铸重器。
“有我在,没有人敢对中国动式。”“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五条:国家秘密 受 法律保护.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核潜艇是国之重器。中国在军演中最新公开亮相的核潜艇拥有更强的隐蔽性、更出色的突防能力,标志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迈入崭新纪元。
(1)、黄旭华的一生践行了公民的哪些价值要求?(2)、从自由与法治或权利与义务关系角度,简析漫画人物言行的不当之处。(3)、结合上述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
18、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命运与共。阅读下列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元朝
设置①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1950年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984年
邓小平正式提出“④ ”科学构想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
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颁布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②》,日本割占台湾
2008年
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1943年
《开罗宣言》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
1945年
③胜利,台湾回归中国。
2010年
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1949年
国民党退往台湾
2025年
东部战区展开代号为“海峡雷霆-2025A”的实战化演练
(1)、根据大事年表,填出①②③④相对应的内容。(2)、分析表中“1895年的分离”和“1945年的回归”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3)、外交部部长王毅:“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选择材料中的相关史事,谈谈对该观点的理解。 -
19、桑基鱼塘一人地协调的传统智慧与现代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H市湖泊众多,地势低洼,雨季易发生洪涝,当地居民将低洼处挖成鱼塘,塘泥堆砌四周形成塘基,塘基上种植桑树(桑树一般喜欢生长在温暖、比较湿润的地方);H市素有“丝绸之府”的关誉,丝绸远销欧美、日本等地,桑蚕产业链经济附加值远高于水稻,逐渐形成桑基鱼塘生态模式(基塘农业)。
材料二
材料三:随着企业污染的加剧,桑叶质量下降,进而基塘农业系统受到破坏,同时国际丝绸业也出现衰退趋势,当地政府和农民积极探索产业的转型升级,创建了“有机一双循环基塘农业系统”(如下图)。
(1)、请选择图1中“生产环节”的两个词语,将《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示意图》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H市适合发展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3)、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选择”知识,分析H市推行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
20、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这体现了( )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③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④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