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电动车管理推行新规,电动车的管理不再只是一味地罚款扣车,而是实施了“首违不罚”、“公益减罚”等柔性的执法。此做法( )A、扩大了市民的基本权利 B、体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C、违背了厉行法治的要求 D、说明轻微违法无需担责
-
2、图示法有利于厘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下列图示法表达正确的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对右图漫画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
②只要理性面对,就一定能避免且战胜各种挫折
③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才能增强生命的韧性
④学会正确面对挫折,这是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2025年浙江将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大力推进“午休躺睡”工程.让孩子睡得好、睡得香。浙江省教育厅大力推进该工程.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政府保护 B、社会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
-
5、整理关键词是串联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下列图示是某同学开展主题学习整理的关键词,其学习内容的主题应该是( )A、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B、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D、经济格局变化趋势
-
6、右边表格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此“变化”主要得益于( )
项目
英
法
德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倍
1.9倍
4.6倍
8.1倍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第三
第四
第二
第一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殖民扩展与掠夺 C、新航路的开辟 D、城市化的推进 -
7、某社团为排演某历史剧拟定了各幕名字,第一幕“经济体制变革开篇”、第二幕“特区引领开放浪潮”、第三幕“港澳回归一国两制”。依此判断.该剧本演绎的人物应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习近平
-
8、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一家国营纺纱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由此,他可从侧面了解到当时中国(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正在进行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C、内地省会城市作为试点开放 D、“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
9、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学习历史的两个层面。所谓历史事实,就是不加任何解释,对以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进行的定义或阐述;而历史解释则是以历史史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价判断的能力。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有( )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②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提出“民主”“科学”的主张
③《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④美国南北战争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近代列强的纷扰,一次次触动着天朝上国的尊严和中国人麻木的神经,也震醒了清政府中的部分开明官员,他们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运动……。”这场运动( )A、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使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 C、掀起了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D、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
-
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皇权不断加强的表现。以下古代政治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①③②④
-
12、列宁在谈到政治形式时曾指出:“在民主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下列制度符合此观点的是( )A、雅典民主制 B、罗马元首制 C、美国联邦制 D、英国立宪制
-
13、读某国沿南纬3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1)、据右图可知.该国( )A、地势总体中间高,四周低 B、东部地形丘陵为主 C、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D、地处南半球、西半球(2)、下列关于该国生产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中心 B、大型梯田农业 C、发展绿洲农业 D、现代化大牧场
-
14、下图为青海省共和县光伏发电园附近的地形图。下列对地图分析正确的是( )A、乙处比甲处地势平缓 B、该地图的等高距是200米 C、乙所在山脉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 D、共和县县级行政中心位于光伏发电园区的东北方向
-
15、《地理•中国》栏目组因节目制作需要,摄制组来到某地收集到以下资料(见下表)。从中推断某地最有可能是( )
1月均温(℃)
7月均温(℃)
年降水量(mm)
平均海拔(m)
-19.8
19. 6
356.5
800—1100
A、东北平原 B、湄公河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
16、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17、2024年12月中国“春节”申遗成功,这将进一步坚定我国的文化自信。
-
18、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
19、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20、《十二铜表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