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 由如图所示两次战役的示意图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两次战役均发生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期间 B、两次战役交战地点均在北方地区 C、两次战役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 D、两次战役的结果都是中国军队取胜
  • 2、“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
    A、国共两党完全停止对峙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掌握军政大权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国民政府实现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 3、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并提出“打倒国民党”。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中共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革命的完成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红军实力的壮大 D、国际形势的缓和
  •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道:“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937年,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的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 1月,H市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稳岗留工连续生产,设立 1000万元稳岗留工专项奖励资金;2月,H市政府组织的一趟“开往春天的复工专列”——K4497次列车搭载着1080名新居民,在19日下午驶入H市火车站。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1)、 材料体现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怎样的态度?
    (2)、 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谈谈材料中《决议》内容出台的依据。
  • 6、 N市出台《本土人才培养升级实施细则》,对在该市成长的人才进行奖励,至今已发放2430万元人才成长奖励金。小优想据此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下列标题最合适的是 (   )
    A、文化自信有底气 B、乡村振兴促和谐 C、脱贫攻坚不止步 D、人才强国谋复兴
  • 7、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陈某和同学刘某合伙开办了一家餐馆,年收入近40万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

    ①他们合伙的餐馆属于集体企业 
    ②他们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③他们通过创业拓宽了就业渠道 
    ④这种创业形式主要得益于国家的对外开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8、2020 年疫情防控期间,国有企业不仅承担了煤电油气、通信、交通运输等保障工作,还确保了城市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工作。与此同时,地摊经济也成为经济复苏的一张王牌。据此回答问题。
    (1)、材料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国家鼓励支持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受疫情影响,地摊经济“重出江湖”,这说明 (   )

    ①特殊条件下,国家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导 
    ②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只有非公有制经济才能使我国经济走向复苏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2021年,央视春晚借助云演出、云录制、云互动、8K 超高清视频直播、“AI+VR”裸眼3D演播室等技术为观众带来了突破感官体验的视听享受。春晚的这些亮点体现了 (   )
    A、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D、网络平台汇聚民智
  • 10、2021年上半年的外贸成绩单中,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 35.1%,非常“抢镜”,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减少单证、减税退税等来自政府部门的政策红利也不断为企业外贸发展助力。据此回答问题。
    (1)、“抢镜”的外贸成绩说明民营企业 (   )
    A、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直接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基础 D、在增加国家税收方面成为主要渠道和来源
    (2)、政府部门给予民营企业政策红利说明 (   )
    A、国家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B、民营企业独享国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C、民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 D、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11、2021 年 2 月,国家首设乡村振兴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说明 (   )
    A、我国人民已实现了共同富裕 B、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乡村振兴已成为国家工作中心 D、我国已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疫情防控期间,嘉兴市部分地区被迫暂停线下教学,开启线上教学。为此,嘉兴市教育局提早谋划,落实“组织保障、服务保障、课程保障”,确保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平稳有序展开,并针对部分学生线上教学“上学难”的问题,采取在线辅导、邮寄教科书、免费安装宽带等关爱举措,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

    材料二: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各地纷纷复工复产。但部分企业在恢复生产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妥当的做法,例如以防疫为由不允许疫情严重地区返岗员工复工,有员工因为在疫情严重地区工作过而被公司拒之门外;个别企业招工信息中直言“本地户籍优先录用”“疫区返回人员,请勿报名”……

    (1)、 结合材料,请从公平的角度分析嘉兴市采取上述关爱举措的必要性。
    (2)、 运用“践行平等”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消除复工复产中出现的不妥当做法。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天早晚,小嘉所在学校的校门口总会被人、车堵得水泄不通。有的家长不顾“禁止掉头”标志随意掉头,导致车辆通行缓慢;有的家长甚至因着急而违反学校路段禁止鸣笛的法律规定,狂按喇叭……整个场面混乱不堪。小嘉非常困惑:道路交通安全法不是有相关规定吗?为什么这些家长开车还我行我素?行车自由不应该是这样的!

    材料二:某校针对“公平与正义”相关问题对全校2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调查问题

    遇到不公平待遇能够自觉维护权益

    能同破坏社会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非正义行为能够奋起抗争

    能做到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调查结果

    90%

    15%

    88%

    10%

    (1)、 结合材料一和“法律链接”的内容,谈谈对行车自由的理解。
    (2)、 根据材料二中的调查结果,指出该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说明这种问题的影响。
    (3)、 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正义?请你献计献策
  • 14、 初中生小刘在长途客车上看到有小偷作案后,悄悄地在手机上写下“你的钱包被偷了,小偷在车门处”几个字给失主和司机看,这一机智的做法维护了正义。小刘的行为表明 (   )

    ①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②面对非正义的行为要敢于斗争 
    ③守护正义必须奋不顾身 
    ④守护正义要有勇气和智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5、 各地中小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如图所示的漫画中反映的措施 (   )

    ①公平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②约束了听课学生的人身自由

    ③是以司法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A、①② B、 C、④C.①④ D、②③
  • 16、2022年2月,L市人民法院采用远程方式公开审理并宣判了一起疫情防控期间妨害公务的案件,依法判处谢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该案件直接体现了(   )
    A、个人维护公平 B、制度保障公平 C、个人守护正义 D、司法维护正义
  • 17、 教育部和中国残联制定的《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对视力残疾考生、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考生等书写特别困难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形适当延长考试时间。这一规定 (   )
    A、体现了以司法维护权利公平 B、彰显了用制度保障机会公平 C、维护了残疾学生人格尊严权 D、实现了社会的绝对公正公平
  • 18、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下列对公平认识正确的有 (   )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就是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 
    ③谋求公平,无需讲究方式和手段 
    ④公平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 在一阅览室内,有一名女读者在座位上大声地打电话,整个阅览室内,充斥着女子的声音,影响到了其他读者。对此,应有的正义行为是 (   )
    A、告诉管理人员一起制止这种行为并好言劝解 B、劝阻并辱骂攻击女读者 C、把这种行为拍摄下来发到网上 D、为保护自己,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
  • 20、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因此我们要做到 (   )

    ①尊重他人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面对不平等现象应该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③以法律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对待所有成员 
    ④积极履行法定的义务,进而取得法律之外的特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