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据《战国策》记载:赵魏韩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国后,周威烈王被迫承认其为诸侯。史书评价:“诸侯强而王室卑矣。”该评论直接表明了当时周王朝( )A、礼乐制度彻底破坏 B、郡县制度广泛推广 C、分封制度名存实亡 D、社会等级观念消亡
-
2、下列两则时事政治新闻告诉我们( )
新闻一:2024年11月25日至27日,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等3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第二届“良渚论坛”,共商文明交流互鉴。
新闻二: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非洲发展,并为此提供大笔资金支持。
A、合作与交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汇聚文化多样性让世界文化走向统一 C、各国在生态、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 D、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3、荣获“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家庭”的朱宇杰、樊笑夫妇,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残疾人群体中的励志典范,帮助众多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活出生命的精彩
②学会接纳欣赏自己
③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④弘扬孝亲敬长美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人民网连续多年提出“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通过活动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期盼已成为不少群众的“两会习惯”。同时,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府官员们通过人民网回应群众的关切也成为了一种“政治习惯”。这干部与群众的“双向奔赴”见证了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依法行政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B、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C、征集活动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唯一表现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
-
5、诸暨市江新社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居委会的恳谈会,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群策群力,让乱停车、噪声扰民、占用消防通道等社区治理中的“顽疾”得到解决。M社区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坚持党的领导,践行人民民主
②发展选举民主,凝聚群众力量
③扩大公民权利,完善基层治理
④发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这表明( )
①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②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2025年4月起,绍兴市持续开展系列专项行动,整治网络乱象,净化网络环境。这一行动( )
①有利于维护网络空间风清气正
②能杜绝网络违法行为的发生
③有助于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④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读图,完成问题(1)、图中格尔木位于( )
①青藏地区
②德令哈东南方
③东部地区
④昆仑山脉以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柴达木盆地形成盐沼的原因是( )①四周海拔高,冰川多
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③内部低平,排水不畅
④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柴达木盆地建设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优势有( )①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②城市众多,经济发达
③盐沼多,盐矿资源丰富
④荒漠广阔,土地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右图中河谷的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110°E线 B、30°N线 C、a线 D、b线
-
10、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下面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淡水资源、耕地资源占全国的比重图,读图完成问题。(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水土配置最紧张的是(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针对上述水土配置最紧张的地区,我国实施的工程是( )A、植树造林 B、西气东输 C、南水北调 D、三峡大坝
-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
-
12、诚信是交往的起点,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
1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从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化格局。
-
14、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保留了不少旧制度的残余。
-
15、魏晋南北朝时政权更迭频繁、战争不断,但在分裂和战乱中孕育着统一的曙光。
-
16、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如有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
17、直布罗陀海峡是欧非两大洲的分界线,联通的是地中海与大西洋。
-
18、某校九年级学生以“青春挺膺担当,献策科技发展”为主题拟撰
写一份微提案,请你共同参与。
【以史为鉴·证案由】
材料一: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三次革命(见右边思维导图)。每次革命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的兴衰变化。——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主要科技发明比例(见右图)。
【以今为始·书提案】
材料三:
(1)、请将材料一中思维导图处填写完整,并举两例史实对材料一的观点加以论证。(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3)、依据材料三,概括我国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将下面提案的“案据”补充完整。并综合上述材料,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完成提案的“方案”部分。关于推动人工智能有序发展的提案
提案者:某校学生
案由(提出此份提案的理论缘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案据(提出此份提案的现实依据)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
方案(具体建议)
-
19、某社区策划了主题为“解码邻里相处的‘德’与‘法’之道”的居民议事会,邀请你共同参与。
【议事准备】
材料一: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两家礼让三尺地基的典故。如今设立“六尺巷调解室”,践行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的原则,形成了“六尺巷调解法”,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大“法宝”,续写着和谐的故事。
材料二:
法律链接
2025年4月,我国首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在非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民主议事】
针对居民议可会“邻里如何相处”的议题,大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见下图)。
(1)、从“六尺巷”典故到“六尺巷调解法”,谈谈你对“美德万年长”的理解。(2)、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评析漫画中王女士的观点。(3)、你的观点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20、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以“探寻中华文明基因密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大一统·固疆域】
材料一:
【大交融·承制度】
材料二: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孝文帝的封建化改制对于鲜卑族和汉族来说,都有无可置疑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大团结·担命运】
材料三:
1935年,田汉、聂耳谱写的歌曲一经诞生即迅速传唱大江南北,一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更警醒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争。
——摘编自潘岳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2025年5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开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 念 活 动 标 识
(见右图)。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秦朝、清朝为固疆域所采取的一项措施。(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进步性”。(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对该纪念活动标识中的“长城”进行解读。(4)、综合上述材料,设计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