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意味着公民享受多少权利就必须履行多少义务
  •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 3、巍巍长城穿越古今。请你与“万里长城”研究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探究。

    秦长城将华夏农耕区围护起来,……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自汉武帝元狩二年至太初四年,经二十年,沿河西走廊筑起烽燧亭障,直达新疆罗布泊以西,全长超过一万公里,以保障通往中亚、西亚道路(丝绸之路)。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住在长城脚下普通村民刘红岩每周五义务维护长城卫生,提醒私自攀爬游客注意安全,发现墙体有变拍照上传至长城监测预警平台……,以实际行动“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光明网)

    (1)、长城东段主要以砖石砌成,西段多用夯土筑成,请任选一段从降水角度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秦汉长城的历史作用。
    (3)、运用所学谈谈刘红岩言行给予我们的启示。
  • 4、为庆祝建国 75 周年,某班拟以“何以中国”为主题设计小报,现邀请你一起参与。

    何以中国

    以古代珍贵文物和疆域变址为载体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突出展现了中华文明____的发展特点。

    文物里中国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周武王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心,在这里分封诸侯治理民众)。这是已知“中国”一词最早的铭文记载。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

    疆土于先王”(皇天将京师的土地及人民交给周武王治理)。这是迄今“中国”一词最早的文献记载。

    地图里德中国

    (1)、溯源中国。根据材料指出周武王统治时期“中国”的地理范围,并结合所学分析成器
    (2)、演变中国。有同学不由产生如下疑惑,请任选其一,根据图文材料答疑解惑。

    疑惑1:通过哪些措施使图3的中国发展为图4中国?

    疑惑2:图5及图6展示的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3)、感悟中国。请将小报报眼处“△”补充完整。
  • 5、某校期末开展“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活动。根据收集到的小“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小嵊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单

    自我认知:个子不高,有点胖,长得不漂亮;性格不够温柔,能力不强;但是我有很多朋友,和父母、老师关系很好。我相信今天的我,虽然缺点很多,但明天的我,一定会更好。

    同学印象:小嵊是个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很好相处的人,她对待每一个同学都很真诚、热情,总能把握好朋友间的界限和分寸,我们都喜欢和她交朋友。

    父母期望:小嵊有点调皮好动,学习上欠缺主动,双休日作业总要拖延到周日晚上才开始做:但懂得关心尊重父母老师,情商较高,从小到大朋友很多。

    老师寄语:你是一个聪明、活泼、真诚、热情的学生;关爱同学,关心集体,是班里的暖心姐姐,同学都喜欢和你交朋友。老师希望你在学习上能够继续努力,争取做更好的自己。

    (1)、根据小嵊的“发展性综合素质报告单”,说说小嵊是从哪些途径认识自己的?
    (2)、在“发展性综合素质报告单”中多次提到小嵊朋友多,请概括两条小嵊交友智慧。
    (3)、在“父母期望”和“老师寄语”中都反映学习方面不足,请你给小嵊提两点建议。
  • 6、请随鹦鹉螺号船长尼摩周游“海底两万里”观大千世界。

    (1)、“鹦鹉螺”号在①地开启了探险之旅,该地属于洲,人口(填“稠密”或“稀疏”),居民以人种(填“黄色”、“黑色”或“白色”)为主。
    (2)、“鹦鹉螺”号在经过②洋前往③洲的途中,遭遇了土著人的袭击,“鹦鹉螺”号通过“海底通道”由红海进入地中海,该“海底通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当今亚洲与③洲的分界线
    (3)、尼摩船长在到达图上路线的终点国家⑤时,了解到该地区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它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7、初中生小智在读到一本关于增强生命的韧性一书时梳理了如图部分读书笔记,下列关于下图的(   )

    A、只有在逆境中才能获得成长 B、掌控逆境利于增强生命韧性 C、自然界中任何生命具备韧性 D、面对逆境学会寻求他人帮助
  • 8、半夜不睡,窝在床上玩手机;早上不起,早餐午餐并一起;假期作业不想写,假期生活无意义……这是个别同学假期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这种现象,你的建议是(   )

    ①及时行乐,追求美好物质生活

    ②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③封闭自己,拒绝现实社交活动

    ④养护精神,丰富假期文化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2023年9月13日,一名小孩头部被防盗网卡住,身体悬在半空。危急关头,市民黄志春爬上二楼防盗网,头顶小孩双脚,为成功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黄志春被授予“广东好人”称号。他的行为体现了(   )
    A、爱岗敬业的品质 B、敬畏生命的态度 C、自由平等的观念 D、惩恶扬善的追求
  • 10、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在龙舟竞技中,每个队员需根据指挥员的鼓点密切配合,保持一致的划桨力度和频率,齐喊口号挥桨劈浪,奋勇争先冲向终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集体成员为了共同目标而团结协作 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矛盾 C、集体生活可以涵养品格和发展个性 D、美好集体是相互礼让与充满活力的
  • 11、下图漫画《家风》告诉我们(   )

    A、用关爱传承美好的亲情 B、迁就是维系亲情的纽带 C、学会沟通解决家庭矛盾 D、现代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 12、“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要立大志并为之不懈奋斗 B、努力就能实现所有的梦想 C、志向越大越容易实现梦想

    D,有了远大志向就不能改变

  • 13、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殷切寄语,激励广大青年奋斗逐梦,超越自我,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这需要我们(   )
    A、激发潜能 B、消极懈怠 C、骄傲自大 D、妄自菲薄
  • 14、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表明(   )
    A、人口迁徙促进物种交流 B、南方适合种植所有作物 C、生产工具降低劳动效率 D、先进技术阻碍农业发展
  • 15、下图所示为(   )

    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16、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图示中①相对应的是(   )
    秦朝→西汉→①→三国→西晋

     

    A、确立分封制 B、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张骞通西域 D、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 17、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汉文帝陵墓,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这与汉文帝在其遗诏中提出修建自己的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要求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提倡(   )
    A、勤于政事 B、戒奢从俭 C、知人善任 D、虚怀纳谏
  • 18、《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   )
    A、崇尚“自然”,主张“有为” 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已 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 19、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这体现了(   )
    A、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B、古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C、北方地区牛耕技术广泛推广 D、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
  • 20、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   )
    A、早期猿人 B、半坡遗址 C、人文初祖 D、禅让制度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