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从小同一家的幸福生活探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庭成员

    工作单位

    经济成分

    小同爸爸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石化公司工作并成为公司的正式职工

    小同妈妈

    在小区开了一家小餐馆生意红火

    小同哥哥

    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公司上班

    小同爷爷

    在当地村委会开办的一家村办制伞厂上班

    小明的爷爷说:“感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我国的经济充满活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

    阳光。”

    (1)、根据材料说明小同一家人所在的工作单位分别属于活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舞台上的哪一经济成分?
    (2)、材料体现我国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经济制度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活

    力?

  • 2、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两幅。

    图1图2

    材料二:“伸”与“缩”

    (1)、以上两幅漫画分别体现了我国公民的哪一基本权利和义务?运用加强宪法监督的学科知识谈谈图2中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必要性。
    (2)、请运用“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学科知识对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予以评析。
  • 3、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致力于推进社会公平。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公平,是因为(   )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能彻底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③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④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国家机构是指为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统称,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以下关于国家机关说法正确的(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国家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

    ②人民法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③我国的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④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5、下图漫画《社区治理:居民参与》的主要寓意(   )

    A、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群众自治组织职权扩大 C、民主协商赋能基层治理 D、基层群众自治保障有方
  • 6、《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2012年至2023年,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4%提高至92.3%,达5300余万户。这表明(   )
    A、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了明显实效 B、政府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D、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7、对下表中同学们“观生活,微点评”的活动点评合理的是(   )

    序号

    观生活

    微点评

    小辉阻止同学在军事禁区拍照

    行使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某市开展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

    国家对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完成学业

    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

    某退休教师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捐赠给学校

    依法行使自己的文化教育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未满12周岁的学生不得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关于该规定,803班同学在法治课上展开了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有(   )

    ①骑车根本不应受到任何部门干涉

    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了自由.

    ③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④自由就是我行我素、为所欲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以下发生在802班小丹同学家的事件涉及履行公民义务(   )

    序号

    事件

    小丹学习勤奋刻苦,年年评为三好学生。

    小丹的哥哥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小丹的妈妈新买的汽车有质量问题,找商家调换。

    小丹爸爸出版了文学专著《夏阳》,获得稿酬后主动缴纳个人所得税。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0、王某和刘某因合伙经营-一家饭馆产生矛盾,于是王某多次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对刘某具有侮辱、诽谤性的语言。刘某将王某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处王某公开发布朋友圈,向刘某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王某的行为侵害了刘某(   )
    A、文化权利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劳动权
  • 11、以下事例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的这一规定说明(   )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3、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
  •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
  • 15、安吉白茶以“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为核心理念,成为新发展理念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吉县地理简图和气候图。

    材料二:安吉以白茶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振兴。白茶种植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减少农药使用;制茶工艺采用低温杀青、精准控温技术提升品质:通过“安吉白茶”品牌效应,带动浙江长兴、安徽广德等白茶产区协同发展;通过国际茶博会、依托“一带一路”向世界推广中国茶文化;发起“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帮扶行动,向贵州、四川等地捐赠茶苗,促进中西部山村乡村振......

    (1)、根据图1、图2和资料卡1,分析安吉种植白茶的有利自然条件。
    (2)、结合材料二,阐释安吉是如何通过践行我国的新发展理念来带动白茶产业的发展?
  • 16、实现中国梦,必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梦想规划】中共十九大将中国梦宏伟蓝图的实现分两个一百年来安排。

    材料二:【筑梦征途】802班举行筑梦征途的先进人物事迹展,请你一齐来完成。

    先进人物


    钱学森


    袁隆平


    杨利伟

    入选理由

    示例: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圆梦接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奋斗。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中国梦的内涵和奋斗目标中“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2)、仿照示例,把表格中①②处的入选理由补充完整。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可以为实现中国梦作出什么努力?
  • 17、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看图说史。

    材料二:读史明理。

    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983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1980年

    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

    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

    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以及陆地边境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之后,逐渐向内陆全面开放。

    2001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请简要概括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社会背景,并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2)、阅读材料二,以“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题,运用表格中3-4个史实加以阐述。(本题采用分层赋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8、“手机刷一刷,就能领到一卷垃圾袋,扫--扫袋上的专属二维码,就能实现垃圾投放源头追溯,让村民相互监督垃圾分类情况,助推农村环境变美,美丽经济崛起。”这是某市向全国推广的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经验。这启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要(   )
    A、教育优先,科教兴国 B、勤俭自强,勇担责任 C、依靠科技,共治共享 D、道德自律,开放发展
  • 19、下列符合“现状——对策”模式来解决我国发展中问题(   )

    ①人口问题一一计划生育

    ②资源浪费严重——跨区域调配

    ③环境污染严重——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

    ④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各具特色——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以下关于三者相互关系的示意图,最为恰当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