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 斯大林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破裂。”这一“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东欧7国缔结《华沙条约》 C、“铁幕演说”发表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证史】数据是历史现象的有力佐证。

    材料一:如图所示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

    【名言析史】名言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

    材料二: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罗斯福

    【名著忆史】名著能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材料三: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传记《罗斯福》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名人评史】

    材料四:著名学者黄安年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

    (1)、 材料一图中 1926 年美国失业率达到最低的原因是什么?1933 年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在“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3)、 罗斯福执政时期,“他推翻的先例”的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他是如何解决人民失业问题的?
    (4)、 你怎样理解“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这句话?
  • 3、 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外,别无主旨和原则……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家卫国而进行的战斗就是世界渴望自由的人民的共同事业。让我们从这个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趁我们现在还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强大的力量的时刻,加倍努力,合力奋战吧!

    ——丘吉尔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 1941年 12月 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挑起战争的德国的目的是“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而在联盟内部,摧毁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 材料一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请用相关史实证明丘吉尔对希特勒的评价。
    (2)、 材料二中“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是指什么?有什么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并分析联盟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 4、 如图所示描绘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场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

    A、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商议解决战后重大问题 C、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决定三国一致对德宣战
  • 5、 某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影片中,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该影片可能是 (   )
    A、《诺曼底登陆》 B、《血染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莫斯科保卫战》
  • 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建立了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使该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 7、 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而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残酷迫害犹太人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   )
    A、德国 B、西班牙 C、意大利 D、日本
  • 8、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受此影响 (   )
    A、德、日、意建立起了法西斯政权 B、两大军事集团的正式形成 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 9、 罗斯福说:“……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为此,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   )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10、 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计划经济的方法”指的是 (   )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 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 11、 根据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1929~1933年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的危机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物价上涨比较快 C、波及范围特别广 D、破坏程度特别大
  •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世界现代史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闪耀着另一个智慧的选择——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这种选择,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政治、安全和战略因素的考量。

    材料三:


    图一 现代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图二 饱受饥荒之苦的非洲儿童

    图三 “9·11”事件

    图四 在战争中失去土地的巴勒斯坦难民

    材料四:2023年9月5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联合国大会主席丹尼斯·弗朗西斯呼吁会员国用真正的多边主义精神来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安全和尊严。会员国一起探讨了应对相互关联的全球挑战、促进和平与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1)、 1991年苏联解体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趋势?材料一中布什的话反映出美国的意图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试举一个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事例。
    (3)、 根据材料三中四幅图片,概括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危机。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联合国的主要宗旨。
    (5)、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当今的形势?
  •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生态问题,我们应 (   )

    ①加强国际合作 
    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
    ④合理利用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4、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来临,全人类共同面临着众多的危机与挑战。下列问题属于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的有 (   )

    ①人口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资源问题 
    ④多极化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5、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她们将有权利为自己铺设第三条道路,可以为自己选择环境,过一种自由的生活。她们可以与男子一样,通过自己的工作、学习和写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反映出 (   )
    A、女性可以选择任何职业 B、女性人权发展 C、女性地位得到政府保护 D、女性可以参政
  • 16、 今天的中国,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生活消费可以用电子支付;还可以线上交流,线下体验;等等。这些都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
    A、原子能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航天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 17、《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指的是 (   )
    A、两极格局形成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美国成为全球霸主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需要不断寻求多边贸易的新规则、新方法。目前,制定世界市场上最具权威性“游戏规则”的国际组织是 (   )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国际联盟
  •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键开启中国制造的空调,把换洗的衣服随手放进德国产的洗衣机里,开启日本产的扫地机器人,坐在沙发上,喝上一杯产自巴西的咖啡……”这一生活场景主要得益于 (   )
    A、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B、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文明多元化的影响 D、信息网络化的发展
  • 20、 如图所示为矗立在联合国总部外的雕塑——《铸剑为犁》。它反映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 (   )

    A、有权干涉别国的内政 B、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D、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