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不仅采取优势专业合作,还建立了国际合作研究机构。这体现了 ( )A、中国教育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B、合作有利于提升中外教育水平 C、教育是国际合作中的中心工作 D、中国教育面临来自外部的挑战
-
2、 青蒿素是中国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的特效抗疟药,问世50年来,帮助中国完全消除了疟疾。同时,中国通过提供药物、技术援助、援建抗疟中心、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向全球积极推广应用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全球疟疾防治、佑护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体现了中国 ( )
①在世界舞台上积极有所作为
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努力
③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④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普遍在70%以上。而在不懈努力之下,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 2001年的 39%一路攀升至 2020年的 60%,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材料二:2021年上半年,我国持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进出口贸易、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保持逆势上扬,中国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强有力的支撑。
(1)、 概括材料一中我国取得的重要成就。(2)、 根据材料二,概述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3)、 综合两则材料,简析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保人俞一帆负责各类信访数据的归纳、分析、研判以及各信访平台的日常管理,协助进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等。一天,刚要下班的他接到电话,称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顾不上回单位拿防护服,他和救援人员一起赶到现场,将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收集起来,进行安全处置。工作结束时已是凌晨2点,连续8小时处于刺激性气味下的俞一帆感到喉咙、眼睛、鼻子都很疼痛。
材料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朱丽华是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2008年,她创办丽华中医诊所,先后服务 23万余人,帮助 100多位残疾人就业。从医之外,朱丽华也坚持慈善,1990年,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时,她捐出两个月工资;2008 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交纳 10 万元“特殊党费”支援灾区;2018年,她签下器官捐献协议;疫情防控期间,她带头捐款捐物……1991 年至2019年,朱丽华捐助的资金已达373万元,帮助480名孩子圆了上学梦。
(1)、 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而言,俞一帆践行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的工作起到了怎样的社会效应?(2)、 朱丽华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 综合材料,分析在新时代弘扬材料中人物事迹的现实意义。 -
5、“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根植于嘉兴悠久的历史,发源于嘉兴灿烂的文化,产生于嘉兴百姓的长期实践,是嘉兴特有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是嘉兴 ( )A、人民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B、文化的精髓 C、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因素 D、文化的基因
-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该目标有利于 ( )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政治理念
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④坚定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7、 在某市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上,有多家博物馆带着上千种文创产品组团参加,其中有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红船船模。这些举措主要有利于( )A、满足人民精神追求 B、恢复古代传统文化 C、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D、带动经济持续发展
-
8、2020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30年间,上海浦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1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约790倍。据此回答问题。(1)、材料表明,30年来上海浦东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 )A、区域经济独树一帜,外交关系更上一层楼 B、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C、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外开放上了新台阶 D、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 ( )
①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②折射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③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典范
④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2021年,扶贫转向缓解相对贫困。
材料二:
【新闻链接】 2020年10月,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其中,奋进奖从脱贫主体中产生,表彰了脱贫致富和带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先进典型,包括了脱贫致富群众、村两委班子成员(含大学生村官)、村级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脱贫致富带头人等。
(1)、 材料中2020年的成就表明我国实现了怎样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21年的扶贫转向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2)、 谈谈材料二给我们实现中国梦带来的启示。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2021年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
时 间
生育政策
2016年
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政策
2021年
作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决策
材料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单位:立方米)
中国
约2300
世界
约9200
材料三:海宁市袁花镇光伏小镇,聚“光”减“碳”,全球每发10度光伏电力,1度来自小镇晶科能源,光伏发电所带来的 10 吨减碳量,1 吨由小镇晶科贡献。
(1)、 这样的变化符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吗?试简要说明理由。(2)、 材料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存在怎样的资源问题?(3)、 从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角度,该镇的做法正确处理了哪两者的关系? -
11、 北斗导航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中国诞生,充分体现了 ( )A、国家坚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B、政府坚持发展成果共享 C、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D、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
12、 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列认识和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已经赶超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B、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共同富裕已经实现 C、我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D、我国已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13、 创新已成为所有中国航天人自觉而不懈的追求;汇聚在爱国的旗帜下,众志成城的中国航天人,如捆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这主要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 ( )
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弘扬中国精神
③走中国道路
④凝聚中国力量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14、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据此回答问题。(1)、基于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A、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成为历史性终结,因共同富裕的实现而得到彻底的解决 C、成为新的历史起点,它的解决成为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D、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 )
①意味着中国步入小康社会
②需要分阶段逐步地完成
③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④需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是指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走向共同富裕 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6、 澳大利亚的华人得知奥运火炬传递在欧洲受到干扰后,他们以“祖国需要你”为口号自发地组织起来保护火炬传递。该事件启示我们,自信的中国人( )A、不应妄自尊大 B、对国家有认同 C、对文化有底气 D、对发展有信心
-
17、2014 年,我国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夯实了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这一举措有利于 ( )
①杜绝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②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
③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 我国铝土矿几乎全部属于难选冶的一水硬铝土矿,可用于经济开采的铝硅比大于7%的矿石仅占储量的三分之一。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我国的资源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开发难度大 D、浪费损失严重
-
19、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14.1亿多人。这说明我国人口 ( )A、基数大 B、素质偏低 C、老龄化加剧 D、增速趋缓
-
2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为中国革命寻找新道路。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从此,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二:如图所示。
材料三: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长征组歌》
(1)、 材料一中的起义指的是什么事件?这次起义有怎样的重大意义?(2)、 根据材料二,写出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3)、 联系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英明领袖来掌舵”的理解。(4)、 从上述探索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