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天早晚,小嘉所在学校的校门口总会被人、车堵得水泄不通。有的家长不顾“禁止掉头”标志随意掉头,导致车辆通行缓慢;有的家长甚至因着急而违反学校路段禁止鸣笛的法律规定,狂按喇叭……整个场面混乱不堪。小嘉非常困惑:道路交通安全法不是有相关规定吗?为什么这些家长开车还我行我素?行车自由不应该是这样的!

    材料二:某校针对“公平与正义”相关问题对全校2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调查问题

    遇到不公平待遇能够自觉维护权益

    能同破坏社会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非正义行为能够奋起抗争

    能做到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调查结果

    90%

    15%

    88%

    10%

    (1)、 结合材料一和“法律链接”的内容,谈谈对行车自由的理解。
    (2)、 根据材料二中的调查结果,指出该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说明这种问题的影响。
    (3)、 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正义?请你献计献策
  • 2、 初中生小刘在长途客车上看到有小偷作案后,悄悄地在手机上写下“你的钱包被偷了,小偷在车门处”几个字给失主和司机看,这一机智的做法维护了正义。小刘的行为表明 (   )

    ①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②面对非正义的行为要敢于斗争 
    ③守护正义必须奋不顾身 
    ④守护正义要有勇气和智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 各地中小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如图所示的漫画中反映的措施 (   )

    ①公平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②约束了听课学生的人身自由

    ③是以司法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A、①② B、 C、④C.①④ D、②③
  • 4、2022年2月,L市人民法院采用远程方式公开审理并宣判了一起疫情防控期间妨害公务的案件,依法判处谢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该案件直接体现了(   )
    A、个人维护公平 B、制度保障公平 C、个人守护正义 D、司法维护正义
  • 5、 教育部和中国残联制定的《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对视力残疾考生、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考生等书写特别困难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形适当延长考试时间。这一规定 (   )
    A、体现了以司法维护权利公平 B、彰显了用制度保障机会公平 C、维护了残疾学生人格尊严权 D、实现了社会的绝对公正公平
  • 6、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下列对公平认识正确的有 (   )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就是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 
    ③谋求公平,无需讲究方式和手段 
    ④公平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 在一阅览室内,有一名女读者在座位上大声地打电话,整个阅览室内,充斥着女子的声音,影响到了其他读者。对此,应有的正义行为是 (   )
    A、告诉管理人员一起制止这种行为并好言劝解 B、劝阻并辱骂攻击女读者 C、把这种行为拍摄下来发到网上 D、为保护自己,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
  • 8、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因此我们要做到 (   )

    ①尊重他人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面对不平等现象应该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③以法律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对待所有成员 
    ④积极履行法定的义务,进而取得法律之外的特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9、 从法律意义上讲,下列同学对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甲:“平等就是所有情况都同等对待,没有人享受特权和特殊照顾。” B、乙:“男女平等就是指男女在参与社会管理时要在人数上完全相等。” C、丙:“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也是平等的内涵之一。” D、丁:“平等是对人民而言的,并不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一规定表明 (   )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③自由是法治之内的自由 
    ④自由标定了法治的界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这句话说明 (   )
    A、法律限制了公民的自由 B、法律是获得自由的唯一条件 C、自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D、世间本来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 12、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2月,在高铁上,乘客殷某强占他人座位,不听从列车工作人员劝阻且拒绝让座,乘警对该乘客多次警告无果后,将其强制带离现场。最终,殷某因涉嫌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大家纷纷为此点赞。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1)、 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判断殷某的行为性质。公安机关依法对霸座者的处罚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2)、 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说说“大家纷纷为此点赞”的原因。
    (3)、 从依法履行义务的角度,说说案件给我们的警示。
  • 13、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守护安全》


                       守护安全
    注:“12339”是国家安全机关受理公民和组织举报电话

    材料二:近年,梁某利用华侨社团的会长、荣誉会长、理事长的身份,长期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2023年5月,梁某因间谍罪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五十万元。

    (1)、 材料一中,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履行了公民的哪一基本义务?
    (2)、 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判断材料二中的梁某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3)、 综合上述材料,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谈谈公民应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 14、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泰民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举措有利于增强公民国家安全意识的有 (   )

    ①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②加强对国家安全法的学习 
    ③倡导出境旅游遵守当地法律规范、风俗习惯 
    ④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有钱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下列对这两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就是义务 B、违反法定义务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C、公民享有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D、公民享有权利同时应承担相应义务
  • 16、 图示归纳法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方式表示的是(   )

    A、公民权利和依法纳税 B、人身自由和通信自由 C、公民义务和言论自由 D、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
  • 17、 小华发现自己写的作文未经同意被刊载在某杂志上,在与该杂志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小华要用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可以 (   )
    A、向公安机关举报该杂志 B、与该杂志负责人进行协商 C、向当地政府反映该问题 D、向人民法院起诉该杂志
  • 18、 刘某为发泄情绪,多次高空抛物,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最终,刘某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该案件警示我们(   )

    ①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行使权利 
    ②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全民守法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前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9、“晒客”族,就是一个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情展示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的人群。“晒客”族有一句口号:“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这一观点(   )
    A、是正确的,公民既享受权利又承担相应义务 B、是正确的,我国公民享有平等而真实的权利 C、是错误的,网络分享有风险,杜绝网络是良策 D、是错误的,没有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 20、 下列关于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B、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C、公民应采取一切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和自由 D、公民行使权利应按照规定的程序依法行使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