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1936年首次发现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根据此遗址的地域位置,可以推断出良渚先民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粟米 D、
  • 2、2024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和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国家之间的各项合作称为(   )
    A、南北合作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南南对话
  • 3、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
  • 4、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不满意的部分。(   )
  • 5、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   )
  • 6、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黄帝和蚩尤。(   )
  • 7、在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队取得了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黎奥运会上,面对着来自欧美媒体的造谣,潘展乐顶住压力,夺得了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和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对此,潘展乐霸气地说道:“那些看不起我们的,这一次我把他们都拿下了。”“我深知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我把这枚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

    来自中国的志愿者在巴黎奥运会上,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温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友好与善良。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成长,让世界看到中国年轻一代的自信大方与从容坚定,将团结友谊的种子撒向四方,成为奥运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4年8月,陈某某、奚某某等人为博取关注和发泄不满情绪,在网上散布涉巴黎奥运会虚假信息并对相关运动员进行攻击诋毁,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陈某某、奚某某等人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人民网评: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运动员在赛场上为国家争光,场下被恶意造谣诋毁,运动员的权益应该得到保护。那些恶意造谣者,必然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1)、潘展乐的回答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2)、从这些志愿者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3)、陈某某、奚某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请说明理由。
    (4)、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知识谈谈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
  • 8、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了救国大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尺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材料三:有人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归纳为三大阶段

    阶段

    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

    “寻路阶段”--武装反抗攻城市

    第二阶段

    “开路阶段”--革命摇篮井冈山

    第三阶段

    “守路阶段”--武装割据燃星火

    材料四: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粮食

    880 多万人

    36万多副

    141 万辆

    260 万多头

    4.25 亿公斤

    (1)、写出材料一中“生死攸关”“改天换地”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井冈山革命道路的理解。
    (4)、有学者指出,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在力量上占据明显优势,却在不到三年时间里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请你结合材料四进行解释。
  • 9、2025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战中的历史事件】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1938年,日军南北央击徐州。中国第五战区司今李宗仁指挥军队血战临沂、台儿庄等地。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大规模对日作战,先后参战的有100多个团。

    1945年9月9日,日本代表在南京向中代表递交投降书,示无条件投降

    材料二:【抗战中的部分数据】

    对日战斗

    歼灭日军

    出国作战人数

    军民伤亡

    财产损失

    近 20万次

    150余万

    30余万

    约3500万人

    5600多亿元

    材料三:【抗战带来的启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走进纪念馆的序厅迎面是一座气势磅礴的《血肉长城》大型浮雕,顶部悬挂着 14口方形铜钟,象征着抗战14年,蕴含着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钟长鸣。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两个历史事件,进行因果关系的说明。
    (2)、材料二表格后两项内容说明了什么?根据表格前三项内容概括一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请谈谈材料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序厅这样设计的寓意所在。
  • 1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逐渐觉醒和崛起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部分)

    条约

    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1842 年《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东南沿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858 年《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街门原函》

    材料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文物图片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变化。说明这一变化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2)、材料二反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3)、借助材料三这些文物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辛亥革命影响的?
  • 11、观察下边漫画《寸步难行》,它启示我们(   )

    ①要严厉打击失信的犯罪行为

    ②要十分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在生活中我们只能履行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2024年11月15日,宁波市慈善总会又收到化名“顺其自然”的宁波爱心人士 109 万元捐款。至此,“顺其自然”已向市慈善总会捐款1686万元。在“顺其自然”的带动下,隐名捐款在宁波成为一种风尚,形成了一个特殊爱心群体。“顺其自然”的行为启示我们(   )

    ①关爱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②关爱重在行动而不必讲充策略和方法

    ③承担社会责任应该不言代价与回报

    ④奉献社会必须要具有足够的经济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3、“你拍下的是美丽的风景,别人关注的是哨所定位……”同学们观看公益宣传片《藏在照片里的秘密》后,才知道朋友圈里分享的随手拍照片,可能会无意间泄露因家秘密。这告诉我们(   )

    ①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②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总相关,要增强防范意识

    ③保守国家秘密和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④只有人民军队才是真正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道德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下边漫画启示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   )

    A、常思己过担责任 B、相互问候讲礼仪 C、欣赏他人共进步 D、换位思考懂尊重
  • 15、网络育盒诱导消费套路多:有人花费万元只抽到口罩;有人抽中商品后商家不发货…不少用户点击后权益受损。面对网络自盒套路,权益受损的消费者(   )

    ①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②有权要求盲盒经营者退换货

    ③要增强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④应树立法治观念,普用法律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下边漫画中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有利于(   )

    A、解决网络的消极影响 B、根除违法犯罪的发生 C、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D、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 17、2024年2月22日,广州南沙沥心沙大桥被船只撞断,骑摩托车的村民黄福林发现大桥桥面断裂后,打开双闪及时提醒后方来车,避免了悲剧发生,黄福林也因此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双闪哥”“双闪哥”的行为是(   )
    A、亲社会行为 B、爱国的行为 C、诚信的行为 D、守法的行为
  • 1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这首诗反映的革命精神是(   )
    A、五四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 19、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一事变的和平解决(   )

    ①促成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②揭开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

    ③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基本结束了国共两党的内战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阅读下面人民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其中③处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东北解放 D、渡江战役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