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澳大利亚的华人得知奥运火炬传递在欧洲受到干扰后,他们以“祖国需要你”为口号自发地组织起来保护火炬传递。该事件启示我们,自信的中国人( )A、不应妄自尊大 B、对国家有认同 C、对文化有底气 D、对发展有信心
-
2、2014 年,我国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夯实了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这一举措有利于 ( )
①杜绝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②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
③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 我国铝土矿几乎全部属于难选冶的一水硬铝土矿,可用于经济开采的铝硅比大于7%的矿石仅占储量的三分之一。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我国的资源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开发难度大 D、浪费损失严重
-
4、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14.1亿多人。这说明我国人口 ( )A、基数大 B、素质偏低 C、老龄化加剧 D、增速趋缓
-
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为中国革命寻找新道路。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从此,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二:如图所示。
材料三: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长征组歌》
(1)、 材料一中的起义指的是什么事件?这次起义有怎样的重大意义?(2)、 根据材料二,写出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3)、 联系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英明领袖来掌舵”的理解。(4)、 从上述探索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则宣言。
中国人民受外国及军阀两层暴力的压迫,国家生命和人民自由都危险到了极点……除集合国民自己之势力,做强大的国民自决(革命)运动,别无他途可以自救。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中国之情况,不但无进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势。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吾国民党则夙以国民革命、实行三民主义为中国唯一生路。
(注:宣言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20 世纪 20 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
(1)、 从两则宣言可以看出,国共两党认为此时中国自救的“唯一生路”是什么?第一则宣言中“国民自己之势力”包括哪些阶层?(2)、 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迅猛推进”的主要原因,并举一例“重视民众”的史实。(3)、 运用相关史实,说明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运动目标的实现情况。 -
7、 周恩来在谈到红军长征时说:“我们红军像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这反映长征 ( )A、汲取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推动了国共合作的深入发展
-
8、 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写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一杆杆的红旗哟一杆杆枪,咱们的队伍势力壮……”当时,中央红军到了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
9、 报刊、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如图所示的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 )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
10、 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
时 间
工 人
农 民
其 他
1927年
51%
19%
30%
1928年
10%
76%
14%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扩大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11、 某校戏剧社的同学正在排演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课本剧,准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其出场顺序应该是 ( )
①血战湘江
②过雪山
③巧渡金沙江
④四渡赤水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
12、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井冈山会师
②秋收起义
③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④国共第一次合作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
13、 如图所示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是 ( )A、南昌 B、湘赣边界 C、武昌 D、井冈山
-
14、 如图所示的史实应该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新时代的曙光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
15、 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为消灭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形式上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蒋介石就任北伐军总司令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
16、 民国时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件指的是 ( )A、湖北新军和国民革命 B、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 C、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D、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
17、 成长路上,且行且思。下面是中学生小文的“微日记”片段:
片段一:以前,我和妈妈无话不谈,亲密无间。但进入初中后,我发现她越来越唠叨,也越来越不讲道理,每天只知道监督我学习,好烦……我不想跟她说话了。
片段二:今天下午先后发了两门课的期中试卷,英语考了满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数学只考了60分,被同桌嘲笑了,郁闷至极。回到家,我先听了音乐,可心情仍不好。后来我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你的同桌其实并无恶意,你要换个角度想想。”我听后,情绪慢慢平静了。
(1)、 分析小文产生烦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2)、 小文的情绪反应有哪些特点?联系小文的描述,分析她调控情绪使用的方法。 -
18、 人的情绪不起于事件本身,而起于对事件的看法。小丽与迎面走来的同学打招呼,结果同学不理她,“太傲慢了吧!”小丽一下子郁闷了,但转念一想,“也许是他没看见我。”心情瞬间就好了起来。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改变认知评价 B、转移注意 C、合理宣泄 D、放松训练
-
19、 下列成语中,属于直接描绘人的情绪的有 ( )
①笑逐颜开
②疾言厉色
③痛彻心扉
④四大皆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0、 人们常说“勺子总会碰锅沿”。这启示我们呵护友谊需要 ( )A、尊重对方,关怀对方 B、相互协商,处理冲突 C、开放自己,主动表达 D、持续行动,以诚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