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伯里克利在悼念雅典将士的葬礼演说中曾发表演讲“我们的城市向全世界开放……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可用以印证他观点的是 (   )
    A、 B、 C、 D、
  • 2、下图是古埃及、中国、拉丁美洲等地区的“ 日 ”字的古文图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世界前列 B、各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征 C、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D、文明发展既有多样性又有相似性
  • 3、与右图口号最相符的主题是  (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 B、近代中国的艰难探索 C、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 D、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4、韦恩图是一种关系型图表,可以很好地用其比较历史事件。如图所示,重叠部分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应填写 (   )

    A、扶清灭洋 B、君主立宪 C、三民主义 D、救亡图存
  • 5、读下图信息,最符合图示内容主题的是我国古代  (   )

    A、农业生产的进步 B、南方经济的发展 C、对外贸易的扩大 D、科技文化的繁荣
  • 6、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阅读下图“中国科学考察站”,回答问题。

                 中国科学考察站

    (1)、秦岭站地处____半球,面向四大洋中的____洋。  (   )
    A、东半球;太平洋 B、西半球;太平洋 C、东半球;印度洋 D、西半球;印度洋
    (2)、秦岭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方向。  (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3)、该站以国内知名山脉“秦岭 ”命名,下列关于秦岭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秦岭是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②秦岭是我国地理上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③秦岭—淮河是我国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

    ④秦岭—淮河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武某在禁止燃放区域内燃放烟花,被处以 200元罚款,体现了违反法律需承担刑事责任。
  • 8、“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这说明了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 9、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因这两次会议都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 10、1953-1956 年三大改造中农业合作化的完成,实现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11、战国时的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和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适应了国家统一和加强王权的需要。
  • 12、河流流向受地势影响,径流量受降水量影响等反映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 13、西方步入近代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其中思想、经济、政治、技术是重要因素。如图所示

    (1)、完成西方近代化的全景图。
    (2)、指出思想变革的两次运动的核心分别是什么?这两次运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虽然受到共同思想的影响,但三国革命的道路和结果既有共性,也各有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革命名称

     主要特点(一句话概括)

     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

    共同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实行君主立宪制,具有妥协性;

     《权利法案》

    B

    美国独立战争

                    A

     《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 

    规模最大、革命最彻底、人民群众作用突出,国内外斗争交织,过程曲折激烈。

     《人权宣言》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以“思想解放、技术革新、革命与近代化”为主题,写一篇简短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至少运用三个史实进行论述,字数150字左右。)
  • 14、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雅典通过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为雅典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7世纪中期,日本效仿中国制度进行改革,以下为改革主要内容:

    ◆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
    ◆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改革统治机构,建立“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各置职官。
    ◆造户籍、记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材料三:8世纪前期,西欧某王国进行改革,改变无偿赏赐土地的做法,要求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种以土地为纽带的关系逐渐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1)、材料一中“扩大公民权利”的关键改革者是谁?他的改革举措与梭伦、克里斯提尼相比,有什么新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古代史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中所涉及的政治上的改革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三则材料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5、法治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法典上部:石柱浮雕

    材料二:该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该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摘编自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三: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执政期间得到了实施……也许再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四:19世纪初,一部法典在欧洲问世,它以法律形式确立民事权利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为许多国家立法提供借鉴,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法律基石。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法典名称及其地位。
    (2)、写出材料二中法典的名称及在形式上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材料说明其制定的进步意义。
    (3)、指出材料三查士丁尼编纂的“集罗马法律之大成”的法律文件和材料四所涉及法律文献的关系并概括上述法律文献共同的阶级本质。
  • 16、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中海宛如一个水槽镶嵌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她浸润过许多古老的文明,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地中海的地理意义在于它将欧洲和非洲分隔开来;就文明的传承而言,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文明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地中海“浸润”过哪些古老的文明?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 17、下图是葡萄牙画家达·丰塞卡的《达·伽马肖像》,是19世纪之后达·伽马画像中最出名的一幅。促使达·伽马等人远航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世界观念的逐步确立 D、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 18、“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 19、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 20、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