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针对下表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表现(部分)反映的情况,青少年应该(   )

    不在网上随意加陌生人好友

    38.9%

    避免浏览不良内容

    32.9%

    注意分辨网络谣言

    27.6%

    来源:《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

    A、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B、避免网络沉迷,学会“信息节食” C、利用网络结交新伙伴,拓展交往圈 D、重视辨析网络信息,加强风险防范
  • 2、2024年4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年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网络精品脱颖而出。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   )
    A、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 B、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D、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
  • 3、杭州某校八(2)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图所示),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   )

    ①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

    ③积极参与民主协商

    ④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 4、近日,一则“14岁少年放学路上扶正红绿灯”的短视频被千万网友点赞。杭州交警赶到学校找到这位少年潘奕辰,为他送去感谢信和“限定款”小礼物。下列评价与潘奕辰的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①自尊、自信、自强

    ②社会责任感强

    ③机智、勇敢、坚强

    ④主动关心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 5、依据下图,小浙推断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C、个人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元 D、复杂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个人成长
  • 6、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进行一场科学探究;走进博物馆,当一名小小讲解员:学习制作一道菜品,请家人品尝: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国情民情··暑假期间,这些“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作业,能够促使中学生(   )

    ①学习生活技能,为将来打基础

    ②塑造健全人格,不断完善自我

    ③承担家务劳动,赚取劳动报酬

    ④体验不同职业,引领社会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 7、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下列说法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8、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是经济贸易的唯一途径。
  • 9、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交往现象。
  • 10、小雨在抖音呼吁打砸美系车以反击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这是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表现。
  • 1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 12、“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网’上的‘结点’”,这句话说明社会离不开个人。
  • 13、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 14、某校九年级师生开展历史项目化学习,开设世界古代重要历史人物宣传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项目推备阶段——搜集人物肖像

    释迦牟尼                                 亚里士多德

    屋大维                  亚历山大大帝               苏格拉底

    任务二:项目启动阶段——撰写人物解说词

    (1)、 请将下列人物解说词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历史人物——释迦牟尼

    主要成就: 制度下,社会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公元 , 他创立 , 反对婆罗 门特权,提出  。公元 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2)、任务三:项目实施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单

    请模仿展馆 1 ,将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进行归类放人展馆,并谈谈归类的理由。

    项目名称

    世界古代史重要历史人物宣传展

    驱动性问题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项目任务

    展馆 1 :屋大维、亚历山大

    理由:都巩固了帝国的统治,为帝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馆 2 :

    理由:

    (3)、任务四:项目总结阶段——分享思考成果

    通过以上项目化学习,请选择材料一中两位杰出人物的成就(除释迦牟尼) , 以“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为主题,写一篇 150字左右的项目化学习总结,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 15、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了一次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任务。

    驱动性问题:古代世界文明探寻之旅

    项目展开

    子项目:理清时空交错下的早期文明

    1. 资料搜集:《古代世界主要文明分布区域》

    子项目:搜集古代亚非欧文明发展的史料

    史料 1:

    图一 《汉谟拉比法典》

    图二 《十二铜表法》

    史料2:在雅典城邦,凌驾一切的是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它具有立法、行政、司法多重职能,每年召开40次,大会由代表各地的 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主持次序是由抽签决定。 

    ——《世界上古史第 4 版》

    子项目三:搜集古代亚非欧文明交流的史料

    史:3:亚历山大打败波斯帝国军队后,挥军东进,血腥镇压残余反抗势力,一直到达的印度河流域。他东征一路建了大约 70 多座城市,多位于商贸要道之上,他希望这些城市能萌发出 希腊文明的幼芽。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史:4:在安敦尼王朝期间,“远若中国,亦与之通商;入口以丝为大宗,盖其时蚕桑二事,尚未移至西方也,丝至罗马,价等黄金,然用之者众,故金银乃如水东流。”

    ——《世界史纲》

    文明代表

    文明产生时间

    主要文明成就(一例即可)

    ①____

    公元前 3500 年

    A:____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公元前 3500 年

    《汉谟拉比法典》

    ③____

    公元前 23世纪

    阿拉伯数字

    ④中华文明

    公元前 2080 年

    甲骨文、青铜器

    ⑤古罗马文明

    公元前 1000 年

    《十二铜表法》

    ⑥古希腊文明

    公元前 2000 年

    B:    

    (1)、结合《古代世界主要文明分布区域图》,完成表格,并写出其中①②③④和⑤⑥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文明。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史料1中《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并简述《十二铜表法》是如何见证法制进步的。根据史料2,指出该文明的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
    (3)、依据史料3、史料4,分析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有哪些方式?
    (4)、项目总结是对驱动性问题的回答,通过本次项目化学习,请你总结古代世界文明产生与发展的特点。
  • 16、观影“奇遇 ”:电影院的“另类 ”风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漫画 1  “爱 ”影?              漫画 2   “碍 ”影?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十一条  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 电影进行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

    (1)、 根据对社会危害程度,判断漫画 1中该观众“爱 ”影行为的性质。
    (2)、 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评析漫画 2中的“碍 ”影行为。
    (3)、结合两幅漫画中的制止行为,运用所学,谈谈个人该如何守护正义。
  • 17、于田,是沙漠玫瑰的故乡,在这里玫瑰不仅装点荒芜的沙漠,更是当地群众的致富花和幸福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漠玫瑰绘瑰丽

    小链接:沙漠玫瑰喜高温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适宜在透气性强、土质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每年 5-6 进入开花期时,需保证充足的水分。

    材料二:玫香沁润致富路

    于田县深挖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打造“七仙女玫瑰园 ”等特色旅游体验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玩,让特色旅游成为经济新引擎。同时,于田县坚持“农户十合作社十龙头企业 ”的发展模式,推出了玫瑰花茶、花酱及玫瑰护肤品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并通过“线上十线下 ”的融合营销策略,将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玫瑰产业,有效激活当地经济,铺就群众致富路。

    (1)、于田县位于  地区(地理区域),该县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2)、根据材料一,分析于田县适宜沙漠玫瑰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3)、结合材料二,阐述于田县如何铺就群众致富路。
  • 18、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既是历史,也是事实。美国近期频繁对台军售,妄图制造“两 个中国”“一中一台”。这需要我们 (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行径
    ③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④在台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图示法是揭示概念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 2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是(   )

    ①公民的基本权利    
    ②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③税收的缴纳标准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