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 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右边是小华同学的课堂笔记,从中可以概括出的共同主题是(   )
    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大事
    中国维新变法运动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A、资本主义的扩展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变法图强的尝试 D、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2、 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方法是以 (   )
    A、民意制约权力 B、权力制约权力 C、道德制约权力 D、权利制约权力
  • 3、 有历史学家说:“在 1870年以后大约 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 4、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后,有人建议分封子弟,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混战,皆因有诸侯国,分封等于重挑战争。汉初刘邦分封大量诸侯,后来,诸侯国的势力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期,地方官员相互勾结,营私舞弊,贪赃枉法。

    材料二:

    史 料


    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示意图

    朝 代

    明朝

    清朝

    事 件

    文成公主入藏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意 义

    汉藏关系日益密切

    保护了我国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稳定了我国③地区的局势,维护了国家统一

    (1)、 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的表格。
    (3)、 概述上述措施对当代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启示。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不管哪个民族掌握政权,这种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都一直延续下来。它既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地区间的分裂割据状态,又有助于每个民族内部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有如百川归海、日益统一的政治基础。

    ——龚鹏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有助于中国文明连续性的,还有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什么时候被确立下来?根据材料,概括其作用。
    (2)、 材料二中“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种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积极意义。
  • 6、“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改革相比较,其共同点在于 (   )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D、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 7、 儒家思想诞生后,经历了从“不受待见”到“居于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始于 (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统一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唐宋时期
  • 8、 下列歌谣传唱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 
    ②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选人才

    ③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 
    ④仿效汉制治天下,行省制度传后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 9、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
    A、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B、封君封臣制度逐渐形成 C、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D、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 10、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下列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

    序号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发源于亚洲

    发源于欧洲

    以农耕为主

    工商业发达

    实行中央集权制

    实行民主政治

    起源于大河流域

    起源于海洋或沿海地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1、 小明要上网查询中国古代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历史资料,下列查询关键词合适的有 (   )

    ①改土归流 
    ②宣政院 
    ③伊犁将军 
    ④驻藏大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 经过历史沿革,中国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   )

    朝 代

    秦朝

    西汉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官僚制度

    颁布“推恩令”

    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利

    废宰相、设内阁

    设军机处

    A、维护国家统一 B、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进民族融合
  • 13、《吴地记》载:“嘉兴县,本号长水县,周敬王十年(公元前497年)置,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改由拳县。”据此推断,“嘉兴”称为“长水县”是在 (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 14、 有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利益 D、规定严格等级制度
  • 15、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严格地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中国古代与张荫麟所说的“封建的社会”相适应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16、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场】

    材料一:

    【觉醒】

    材料二:《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于1915年创刊,1926年停刊,其间刊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

    类 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

    类 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

    后(篇)

    思想(启蒙)

    65

    2

    科学社会主义

    1

    79

    文学

    39

    10

    俄国研究

    4

    41

    新诗

    140

    101

    国民革命

    0

    13

    小说

    34

    15

    世界革命

    0

    20

    ——摘编自《〈新青年〉研究》

    【弘扬】

    材料三: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 20周年纪念会上,号召青年学生“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1984年,《人民日报》刊发社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纪念五四运动 65周年》提出青年要富有创造精神,“必须认清历史发展潮流”“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

    ——摘编自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材料四: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材料一中画作比较真实地再现了这场爱国运动,请结合画作内容加以说明。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青年》杂志在宣传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 结合上述不同的时代情景,分析中国共产党举行“纪念活动”的意义。
    (4)、 五四运动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有何影响?
  • 17、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 18、 城市独特的位置是影响其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下列城市中,既属于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中第一批设立为经济特区的是 (   )
    A、广州 B、厦门 C、深圳 D、宁波
  • 19、 阅读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有(   )

    1969~1976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时 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建交国家(个)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   )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