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1)、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时多以桥梁的方式通过农业种植区,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噪声扰民 B、减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2)、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原因是沿线地区( )

    ①地形平坦,建设难度小
    ②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③人口密集,交通需求大
    ④矿产丰富,便于运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我国交通体系中,不同运输方式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下列关于我国交通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紧密配合,快速连接全国主要城市,促进城市间经济、文化交流
    ②普速铁路、普通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构成了连接城乡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城乡协同发展
    ③我国通过公路、铁路与所有陆上相邻国家建立了交通联系,实现了全方位的陆路国际交往
    ④海洋运输是我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的重要运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下图示意我国华北地区农村新住宅设计(图1)和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图2)。据此完成问题。
    图1图2
    (1)、华北地区降水最多的时间段是(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2)、我国华北地区农村新住宅中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洪水威胁 B、缓解水资源短缺 C、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风沙危害
    (3)、如果在图1的雨水花园中种植一棵果树,适合种植的是(  )
    A、苹果树 B、荔枝树 C、椰子树 D、柑橘树
  • 3、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地处北纬40°农作物种植黄金带,是我国重要的食葵种植区和葵花籽集散地。“河套向日葵”是当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下图为我国向日葵主产区图(图1)和我国部分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2)。读图,完成问题。

    图1                                     图2

    (1)、我国向日葵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A、中纬度地区 B、地势第一级阶梯 C、新、甘、陕、宁四省级行政区 D、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
    (2)、“河套向日葵”的习性有(  )

    ①喜湿   ②喜光    ③耐旱    ④耐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巴彦淖尔市建成了国内唯一一家向日葵技术研究院,培育了多个优质向日葵品种。这体现了(  )
    A、市场需求影响农民积极性 B、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C、高新技术可助力农业发展 D、生产经验至关重要
  • 4、《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我国最美的六大草原。右图是我国最美六大草原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1)、我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
    A、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B、均位于高原上 C、遍布我国五个自治区 D、均分布于干旱区
    (2)、下列关于我国最美六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B、锡林郭勒草原地形平坦 C、祁连山草原以种植业为主 D、伊犁草原终年气候寒冷
  • 5、寒假将至,小华同学打算利用假期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他将起点定在了父母工作的杭州市并设计了四条线路(如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同一时刻,③线路上的A地已经迎来了日出,B地还是繁星点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  )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海陆差异大 D、地势起伏大
    (2)、四条游览线路中能观察并全面反映我国干湿程度总体分布特征的线路是(  )
    A、①线路 B、②线路 C、③线路 D、④线路
  • 6、下列示意图中方框表示亚欧大陆,阴影表示中国。读图,完成问题。

    (1)、能够正确表示我国地理位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跨经度近50°,南北跨纬度超过60° B、领土面积960平方千米 C、最北端和最东端均位于黑龙江省 D、南部濒临印度洋
  • 7、我国大部分的粮食产自东部农区。        ( )
  • 8、能解决中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工程措施是兴修水库。        (  )
  • 9、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暖热,南北气温差别小。        ( )
  • 10、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影响。        (  )
  • 11、长江、黄河流域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开发又要保护。        (  )
  • 12、我国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也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  )
  • 13、我国有23个省、4个自治区、5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  )
  • 14、我国与韩国、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  )
  • 15、 初三九班学子发起了研究经济学论文,揭开财富密码的活动。

    材料一 在历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叫“财富逆转”(reversal of fortune)。很多在人类历史上光芒万丈、显赫一时的古文明地区,现在却是积贫积弱;而反过来,那些曾经一穷二白的地区,现在却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例如:两河流域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那里曾经崛起过很多强大的文明古国,但是现在,这些地方不仅发展停滞,还时常饱受战火的蹂躏。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材料二  统计结果表明,逆转的时机大致发生在 18 世纪晚期到 19 世纪早期,并且与工业化程度有关。这个时间点,世界正面临着两件事,一件是航海冒险、殖民掠夺,一件是工业革命。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材料三 阿西莫格鲁等人提出在“包容型制度”下,大多数人都可以参与经济活动,政府则可以提供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而在“攫取型制度”下,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有制度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剥削大多数人。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1)、仿照例句,请举出符合“财富逆转”的国家或地区,正反各一例。
    (2)、结合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五个重要因素,将以下史实的对应字母填入要素图中。
    (3)、运用所学知识,以西方国家为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包容型制度”和“攫取型制度”的理解。(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我的观点:(国家)的包容型制度为 , 攫取型制度为

  • 16、法治社会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目标。九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世界历史时进行了关于法律发展的项目化研究。

    【法律初兴】

    (1)、请将序号①②③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②   ③

    (2)、以上三部法律文献的共同点是什么?
    (3)、【法律发展】

    时间

    主要事件

    1689年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④(政体)逐渐形成

    1787年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⑤成文宪法

    1789年

    法国《人权宣言》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等基本原则

    1804年

    是很多国家的民法的参照蓝本

    写出表格中④⑤⑥的内容。

    (4)、纵观法治发展的历史,你有何认识?
  • 17、“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有着其最大的公约数。”这里提到的“最大的公约数”是(   )

    ①推翻封建统治   ②宣传自由平等   ③建立民主制度   ④促进国家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某校九年级学生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如下图:打开S1,闭合S、S2,L灯亮)这里的某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 19、时间轴是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性进程的重要载体。对下列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 B、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C、理性主义传播进程 D、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 20、运用表格扫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 论

    A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了地主阶级的权益

    B

    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成为后世亚洲法学的渊源

    C

    6世纪,查士丁尼颁布《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D

    1804年,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

    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A、A B、B C、C D、D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