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四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片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月考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检测试题卷
-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调测测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调测试题卷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末教学评价试题卷
-
1、文明的创造、传播、和借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印记】文明的积淀孕育了国家,国家创造了文明的印记。

左图为诞生于公元前 18 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它的上部是以太阳神授予国王汉谟拉比权杖为主题的浮雕。浮雕下面镌刻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6世纪前期,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和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他组建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皇帝颁布的法律收集在一起,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文明交流】一部世界古代史,是不同的文明之间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的历史。相关史实见下表。
时间
史实列举
公元前2世纪末
中国的丝绸与开渠技术,从长安经今新疆,传往西亚,再转到欧洲的大秦。
公元前1世纪
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646年开始
日本孝德天皇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
830年后
阿拉伯人把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翻译为阿拉伯文。
1340年
意大利出现了第一个运用中国造纸术造纸的作坊,为知识普及开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处文明印记所代表的古代文明,并指出创造两处文明印记的共同目的。(2)、结合所学,根据上表所列史实,围绕不同区域文明为实现世界文明发展的交流历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观点合理,史论结合,辑自治。) -
2、助“锂”新能源,奔向新“锂”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锂被称为“白色石油”,是生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主要原料。柴达木盆地锂资源储量丰富。
资料链接
★近年来,青海省依托丰富的盐湖锂矿资源,加速构建“千亿锂电产业基地”
到 2025年,青海锂电产业投资将达 1600 亿元,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
★青海省新能源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速实现产业与产业间的循
环绿色发展和资源综合节约利用,有力推动了锂电关联产业低碳循环发展。
★2024年1月至5月,青海省锂离子蓄电池出口3335.7万元,同比增长60.1倍,特别
是出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订单明显增加。浙考神620
(1)、柴达木盆地位于金(省级行政区),地处(四大地理区域)。根据地图描述柴达木盆地锂矿的分布特点。(2)、盐湖指含盐度很高的湖泊,结合材料分析柴达木盆地内盐湖广布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地发展锂电产业的重要意义。 -
3、下列事例与点评相匹配的是( )

①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②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③宪法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修改和调整
④国家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监察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下列事例与点评相匹配的是( )
选项
事例
点评
A 全国人大批准《2024年中央预算草案的报告》
体现了我人大有监督权
B 瑞安市出台“夜市经济”活动扶持政策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C 我国有人大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
这些制度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D
某社区建立“邻舍家”小区自治服务
扩大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政治权利
A、A B、B C、C D、D -
5、普陀区政府推出“健康守护”行动。截至目前,已为 4091 人提供健康体检,开展义诊 7255人次,驻岛老年人健康体检率从行动前的36.7%提高到90.3%。这一行动( )
①体现了政府严格执法
②说明了同等情况必须要同等对待
③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④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下列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依照……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共场所扒窃他人
财物,构成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A、判决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判决书中的“本院”为人民检察院 C、判决书中的有期徒刑、罚金均为主刑 D、王某的行为具有轻微的社会危害性 -
7、截至 2023年5月,全国“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依法清理违规信息141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 92万多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有力震慑了“自媒体”违法违规行为。这充分彰显了( )
①法治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
②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③法治让我们的网络生活更美好
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巴黎奥运赛场上,选手们奋力冲刺、勇争第一;赛场外,对手间相互鼓励、真诚互动……超越胜负的友谊表明( )A、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B、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C、友谊要回避竞争讲义气 D、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
9、学校定期组织劳动体验、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这可以帮助我们( )
①学会合作共享,增强劳动观念
②丰富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发展
③走进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排列事件的层次(如图)。( )
A、①古代亚非文明②古代埃及③森严种姓制度 B、①古代欧洲文明②希腊文明③雅典民主制度 C、①自由自治城市②行会大学③早期资产阶级 D、①阿拉伯文化②独尊安拉③《医学集成》 -
11、从“屋大维”、“黄金时代”、“元首制”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罗马共和国兴衰 B、罗马帝国兴起 C、雅典民主政治 D、斯巴达独裁统治
-
12、邓小平说“证券、股市…--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从中可见( )
①改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这首英雄的战歌折射出当时( )A、列强侵略日益加剧 B、人民政权亟待巩固 C、抗日救亡怒潮高涨 D、外交打开新的局面
-
14、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和领袖,他以无私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智慧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徐中约教授认为:“太平天国的经历激励了后代的革命者,成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灵感之源泉”。这一灵感可能是( )A、发动广大农民 B、宣扬宗教理念 C、推翻满清政府 D、建立民主国家(2)、“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他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 )A、支持认同他就任临时大总统 B、认为其行为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C、认为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 D、认为其行为破坏了民主共和制
-
15、文明与文化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文物记录着历史,承载着文明。下列选项中,对以下文物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按:三星堆遗址中的尊可以明显看出中原文明的印记。但他们会在铜尊的肩部加上立鸟等装饰,这种在铜尊肩部加立鸟的方式,在中原前所未见,但却是巴蜀地区青铜尊的一大特点。
A、巴蜀文明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核心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又各具特色 C、巴蜀地区青铜制造工艺最是先进 D、三星堆遗址是巴蜀文明的珍宝(2)、文化的发展往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B、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南方政局更加稳定 -
16、暑假期间,某校组织学生进行夏令营野外活动,下图为野外活动区域的地形图,据此完成问题。
(1)、考虑到如遇大雨天气,山谷处有可能因山洪而产生危险,因此同学们不宜在处搭建帐篷。( )A、A地 B、B地 C、C地 D、D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B 两地的温度相差 2.4℃
②A--B 段比 C--D 段的坡度小
③山顶甲海拔在 700到 800 米之间
④陡崖E在山顶甲的南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思维导图。根据下图完成问题。
(1)、符合上述思维导图①②两处的区域特征是( )A、空气稀薄 林业 B、温差大 种植业 C、气温低 畜牧业 D、光照强 采矿业(2)、从思维导图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②人类应该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③自然环境反映和适应了人文环境
④人口密度受地形地势、经济发展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法治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
-
19、在一鸣奶吧上班的小张每月能拿到 6000元工资,这是他按劳分配的收入。
-
20、情感和情绪紧密相关,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