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5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绍初教育集团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5月份大单元试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真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明州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宁海、奉化、象山)2025年初三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监测社会·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潮汐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汐卷(5月二模)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宗皇帝嗣位之始,专用文德,于时旧兵宿将,往往沦没,敌骑深入,直抵澶渊,河朔大骚,乘舆北幸。于是讲金帛啖之之术,以结欢好。自此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
材料三: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辽之间“以结欢好”签订了什么盟约;有何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变化。(3)、 根据材料三,指出辽宋夏时期民族文化交往呈现的特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
2、唐朝疆域空前辽阔、声誉远播,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开创,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材料二:两幅图片
图1 图2
材料三:唐朝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诗圣”,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材料四:唐朝攻灭东突厥汗国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各族共同君主)。又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通过派遣使臣、子弟入唐,学习唐的文化与制度。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唐太宗、唐玄宗时期的两个盛世局面的名称。(2)、材料二中图1生产工具的名称是什么?图2是一件陶瓷工艺珍品,它体现了唐朝的哪一行业达到很高水平?(3)、材料三中“诗仙”是哪位大诗人?“诗圣”又是哪位大诗人?(4)、写出材料四中横线上尊号的具体名称。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学习的使节被称为什么? -
3、有学者认为,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是指黄宗羲( )A、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 B、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C、认为社会是发展、进化的 D、开始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
4、下列作品,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梦溪笔谈》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
5、《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道: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对外商的活动和进出口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限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自守 B、开放海禁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
6、下列图片呈现的是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航海技术的进步 B、B.促进了宋代外贸的繁荣 C、加速了元朝统一的进程 D、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
7、具备时空观念是学习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辖,与以下示意图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雅克萨之战 C、设驻藏办事大臣 D、设置台湾府
-
8、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 )
①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
②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患。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
9、“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地……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的是( )A、焚书坑儒 B、独尊儒术 C、文字狱 D、八股取士
-
10、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之内,收到各部门奏折1660件,每天要处理的政务超过411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A、废除丞相 B、设立中书省 C、设立行省 D、设立军机处
-
11、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城市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②出现纸币"交子"③出现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帮
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宋朝因其短暂的太平盛世,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平民都得浸入宴乐的风气中,婉约词形成;而宋朝边患与内弊又使宋人积极关注时事,有着忧患意识,豪放词也应运而生。由此可知,影响词风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政策 B、科举考试 C、商品经济 D、社会环境
-
13、“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在进行。榷场的存在(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交融 D、消除了民族间的经济差距
-
14、由下表可以看出宋代和汉代对外贸易最大的不同是( )
宋代朱或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船队)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A、出口货物的种类 B、对外贸易的路线 C、政府对外贸易的政策 D、出口货物的多少 -
15、下表中元朝与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确立( )
宋朝
元朝
路(府)州县制
省路府州县制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
16、有学者认为:“宋代正是因为实行方针,才没有重蹈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覆辙。”该句中横线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A、减免赋税 B、发展经济 C、加强君权 D、崇文抑武
-
17、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中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
18、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可知五代时期( )A、政权更迭频繁 B、政局相对稳定 C、政权并立形成 D、疆土日益扩大
-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对外交往的表现?(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日本派遣唐使
-
20、某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时,列表如下,此表说明当时( )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曲辕犁、筒车
青瓷、唐三彩
国际大都市长安
A、繁荣的社会经济 B、融洽的民族关系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多彩的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