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②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③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

    ④画山水,最重要的向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短视频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年,中国人平均每天刷短视频大约38分钟左右。 B、在戏剧表演前,司职导演的人要深入理解剧本的主题,仔细阅读剧本和相关材料,并对演出做出整体设计。 C、我们鉴赏文艺,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所以只要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D、南飞的大雁们知道,从黎明时分到夜幕降临,无论是在沼泽地还是在池塘边,都有无数瞄准它们的猎枪。
  •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热门的都市情感题材加上优良的制作、精彩的表演和峰回路转的剧情,《蜗居》的热播时的收视率屡创新高,这与前段时间热播的谍战剧《暗战》不相上下,可以说是 半斤八两 B、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 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C、有人认为圆明园兽首“拍而不买”的行为是非理性爱国行为,会 授人以柄 , 会在目前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给自己制造麻烦。 D、位于台北市的101大厦堪称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101层的大楼 器宇轩昂 , 被台湾当地人称为天下第一楼。
  • 4、请选出加点字音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wō)      寂(liáo)        记(diàn)      雕画栋(liáng) B、袄(jiá)       而(qiě)        叉(pǐ)         信手来(niān) C、(nàn)     统(lóng)       合(qì)         喃自语(nán) D、(nì)      或(jiàn)        叨(lāo)       众取宠(huá)
  • 5、 作文

    题目:原来,我也很

    1.写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上可填“幸福”、“善良”、“爱劳动”等。

  • 6、 现代文阅读

    石头开花

    包利民

    ①幺妹十三岁时便随父亲去山上拉石头了。她是自愿去的,那天她把自己的花书包塞进了木柜的底层,动作很缓慢,就像藏起了一个梦想。幺妹在采石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我在县一中的教室里埋头苦读,一切都是为了我,我把那份感动和歉疚转化成巨大的动力。

    ②高二那年放暑假回家,在采石场看到了幺妹,个子长高了不少,脸晒得黑黑的。见了我,她兴奋地跑过来,我抓起她的双手,心中蓦地涌起一阵悲哀,幺妹的手再也不是过去那样的柔软细腻了,变得粗糙而瘦硬。幺妹的手曾是那样的灵巧,会做漂亮的剪纸,会用柳梢编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而如今,那双手的灵性全被坚硬的石头磨没了。握着幺妹的手,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幺妹说:“哥,别难过,我这样挺好的啊!”

    ③回到家里,幺妹拿出一个小木箱,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各种颜色的石块儿。幺妹说这是她从采石场上捡的,这些石块儿和别的石头不一样,颜色鲜艳而且石质细密。我仔细地把玩着,果然是与众不同。

    ④开学的时候,是幺妹送我出山,在山口,一直沉默的幺妹用手掸了掸我的衣服,我知道她要回去了。这时,她塞然向前几步,抬起头来望向远远的山外,伸长了脖子,大声地喊了一声,群山回荡着她那充满希望与失落的声音。然后,她便往回走了,一直没有回头。我依然站在那里,咀嚼着幺妹对山外的憧憬,眼泪终于淌下来。

    ⑤一个月后的一天,幺妹忽然来县城找我。她说:“爸最近忙,让我给你送钱来了!”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塞给我。攥着那些被汗水浸得软软的钱,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无人知晓的感动与伤感。然后,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里,说:“这是我给你的!”我一看,居然是用一块白色的石头雕成的一朵莲花!我仔细地看着,真是雕得太美了。幺妹说:“这是我花了好几天的工夫又刻又磨弄出来的。给你放在书桌上压压书什么的。看到它你就知道我在给你鼓劲儿哩!”那以后,每次学习时,一看到桌上的那朵石头莲花,心中便会涌起温暖的感动,生命中便多了一份铮铮的力量,为了贫穷的家,为了操劳的幺妹。

    ⑥寒假回家,当幺妹又给我打开她的小木箱时,我竟惊呆了,当初的那些石块儿,已经被幺妹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小物件,琳琅满目,让我爱不释手。幺妹的手依然是那样粗糙,可坚硬的石头并没有夺走她的灵心秀手,她让那些冰冷的石头绽放出五颜六色的美丽。忽然明白,其实于多数人而言,生活中的石头又何尝不冰冷刺骨,但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那些石头都是可以开出花来装点人生的。看着那些石雕,我的心忽然一动,对幺妹说:“你的手真巧,这应该是工艺品了,也许能卖很多钱呢!”幺妹一拍额头,说:“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也许真的能卖出去呢!”

    ⑦幺妹从此卖起了石雕。可这是更辛苦的,她的手常常被刻刀划伤,而且总是干到深夜。为了不影响爸妈睡觉,有时她就到院子里借着月光或雪光去刻石头。叮叮的声音传向远远的夜空,而她的手也因此被冻伤了。幺妹的石雕卖得不错,后来她便一个月来县城一次卖石雕,顺便给我送钱。在县城里,幺妹的石雕能卖得多些,价钱也高些。

    ⑧那年秋天,我终于如愿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大学,最高兴的人就是幺妹了。她说:“哥,你有出息了!好好的上学吧,我还刻石头卖钱供你!”我紧紧地拥着幺妹,泪水打湿了她的头发,我知道上大学曾是她的梦想啊……

    ⑨可是,所有的梦想都中途飘散了,在那个凉凉的秋天。幺妹从采石场捡石头回来,走过窄窄的山梁时滚了下去。从此,她的生命便永远定格在十六岁的花季。人们发现幺妹时,她静静地躺在山谷里,手中握着一枚洁白的石头,上面溅上了鲜血,像一朵艳艳的花。

    ⑩我赶回来的时候,等着我的只是后山上一座小小的坟茔。我把幺妹留下的那些石雕摆放在坟的周围,坐在那里,整整一个下午。所有的往事一一涌来,那些石头在幺妹的手上开出了美丽的花,而幺妹的生命之花却早早地凋谢了……幺妹送我的那朵石头莲花我会用一生的时间去珍藏,就像用一生的爱去呵护幺妹那颗洁白的心!

    ⑪返校时,我独自走在山间的路上,心情和脚步一样沉重。蓝蓝的天上没有一丝云,而我的心却下着雨。站在山口,想起当初幺妹送我出山的情景,想到以后再也不能,再也不能看见幺妹那甜甜的笑脸,我对着满山的秋树秋花喊了一声,周围回荡着一声声深情的“幺妹——”

    ⑫低下头,我泪落如雨。

    (1)、文章第①段写到“一切都是为了我”。纵观全文,简要概括幺妹为“我”做了哪些事?
    (2)、赏析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

    这时,她突然向前几步,抬起头来望向远远的山外,伸长了脖子,大声地喊了一声,群山回荡着她那充满希望与失落的声音。

    (3)、幺妹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4)、文章第⑪段画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 7、 现代文阅读

    鸟类的天堂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数字,估计大约有9000种,分为27个目,160多个科。

    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12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南极的鸟类只有43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而企鹅到底算不算鸟类,至今仍然大有争议。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有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落户。

    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来越冬,也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

    (1)、这三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第三段中加点“这个”具体指代什么?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8、 文言文阅读。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加点字

    ①每有意              会

    ②造饮尽,期在必醉    辄 

    不吝情去留          曾

    ④环堵萧              然

    (2)、翻译语句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3)、“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美了五柳先生什么样的思想品格?
  •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三首(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注】①邗(hán沟:今扬州至淮安的一段运河。②菰(gū)蒲:菰,茭白。蒲,蒲草。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请对第四句中的“忽”字进行赏析。
  • 10、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古诗词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某校组织开展主题为“我与古诗词”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山清水秀是我省的一大特色,为宣传这一特色,社团准备搜集整理有关山水的诗句,请从你熟悉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写在下面。

    (2)、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的情况,活动小组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请根据表格内容完成题目。  

    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情况调查表

    阅读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10.1%

    每读必做

    0%

    有时有计划

    31.3%

    凭兴趣做

    24.6%

    没有计划

    58.6%

    从不做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古诗词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二是

  • 11、 近年来,国花、国树、国鸟的评选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牡丹、梅花、丹顶鹤、松柏都在候选之列。它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与中国古老文化赋予的内涵密切相关。请用直线连接这些事物及其象征意义。 

    A.牡丹            a.百折不挠

    B梅花            b.益寿延年

    C.丹顶鹤            c.雍容华贵

    D.松柏            d.傲雪寒香

  • 1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
  • 13、 不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他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本文出自《陶渊明集》。 B、《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本文是他被贬到湖南永州后,写下的“永州八记”之一,以探访山水,流连于自然胜景中排遣心中的苦闷。 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删节,《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根据手法分为赋、比、兴。
  • 14、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短短3年,简染寨的低矮木房已销声匿迹 , 栋栋小洋房拔地而起,寨后山上玉米林已换种上经果林。 B、在《幻乐之城》节目中,很多艺人带来了一场场感人肺腑的演出,展现精湛演技,令观众叹为观止 C、世界游泳锦标赛期间,杭州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D、他们的声音或许并不精致,彼此的配合也算不上天衣无缝 , 但那种源自灵魂深处最原始、最纯粹的呐喊和轻叹,让全场观众都竖起了大拇指。
  • 15、 下面语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左臂挂念珠倚  B、忘路远近 C、 , 欣然规往  D、乃记而去
  • 16、 古诗文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描写老人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2)、与君离别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气蒸云梦泽,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
  • 17、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最惹眼的是yì  lì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

    ②当它jiá rán ér zhǐ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于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③应该数把火,数探海灯,数liáo  yuán 的一把烈火!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

    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

    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

    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世界赠予我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馈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抄袭、套作;⑤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⑥以叙述为主,适当议论和抒情。

  • 19、 现代文阅读

    守岁    冯骥才

    ①一种昔时的年俗正在渐渐离开我们,就是守岁。

    ②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

    ③我已不记得自己哪年开始不再守岁了,却深刻记得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父母笑呵呵说:“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着就行,决没人强叫你睡。”

    ④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一是大脑亢奋,一是除夕的节目多:又要祭祖拜天地,又要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最关键的还是午夜时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的烟花炮竹。尽管二踢脚、雷子鞭、盒子炮大人们是决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个烟花——金寿星顶上的药捻儿,却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点燃。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

    ⑤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无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们便对我说笑道:“可千万不能睡呀。”我一边嘴硬,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来吧。”

    ⑥年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这寓示平安的红苹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准要摆在我枕边上的。一睁眼就看到平安。我承认,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来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

    ⑦故而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

    ⑧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

    ⑨后来我对守岁的理解,缘自一个词“辞旧迎新”。而首先是“辞”字。辞,是分手时打声招呼。和谁打招呼,难道是对即将离去的一年吗?古人对这一年缘何像对待一位友人?这一年仅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时间吗?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时间呢?又是谁赐予我们的?是天地,是命运,还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首先拥有时间吗?

    ⑩可是,时间是种奇妙的东西。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过往不复,无法停住,所以古人说“黄金易得,韶光难留”。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但在这旧的一年将尽的、愈来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这儿守岁的时刻里,却十分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有限与匆匆。它在一寸一寸地减少。在过去一岁中,不管幸运与不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留下无奈、委屈与错失——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古人要“守”着它。

    ⑪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是的,守岁这一夜非比寻常。它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因而,我们的古人便是一边辞旧,一边迎新。以“辞”告别旧岁,以“迎”笑容满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时光的到来。新的一年是未知的,不免小心翼翼。古人过年要通宵点灯,为了不叫邪气暗中袭入;还将年画上所有形象都画上笑眼笑口,以寓吉祥。由于对未来的这种盛情,所以正月初一破晓“迎财神”的鞭炮更加欢腾。于是,我们的年俗就这样完成了岁月的转换,以“辞”和“迎”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以长长的守夜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

    ⑫我们和洋人的文化真有些不同。洋人对新年只有狂欢,我们的心理似乎复杂得多,其情其意也深切得多。可是我们正在一点点离开这些。

    ⑬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

    ⑭守岁渐行渐远。当然,我们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民俗是一种集体的心愿,没有强迫。我们虽然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但如果有条件和精力来守岁,不妨体验一下这个节点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敬畏。

    (节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

    (1)、仔细阅读全文,将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心理

    表现

    腊月底

    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

    守岁前半夜

    斗志昂扬,勇敢地点燃烟花的药年捻儿

    无聊却又不想放弃

    (2)、任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①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

    ②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

    (3)、作者为什么说“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守岁”蕴含了怎样的道理。
    (4)、本文与《社戏》均以童年记忆为切入点,都有对民风民俗的书写,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分别分析。
  • 2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11 月 12 日下午,李子柒发布了一条用“雕漆隐花 ”的非遗技艺翻新衣柜的视频,该作品上线不到6 小时播放量已破亿,因此有媒体形容她“归来仍是顶流”。

    李子柒能脱颖而出,核心是她在内容创作的深度与质感上坚守的“长期主义 ”。从制作层面看,她的视频画面、构图、色彩、音乐都一如既往经过了精心打磨;在内容深度上,她始终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美好情感的传递。“站”在李子柴背后的是厚重的传统文化。

    ——《归来仍是顶流,“站”在李子柒背后的是厚重的传统文化》

    李子柒的视频,和当代互联网呈现了相反的特征—--在城市话题占主流的互联网上,选择聚焦乡村;在加速、紧凑的现代生活里,选择慢条斯理,从容不迫。这也是为什么她的视频被评价为有“疗愈”效果,精准触碰当代人的“精神痛点 ”。

    ——《李子柒归来为何仍是顶流》

    媒体报道,漆器视频中“雕花隐漆”的技艺,来自国家级非遗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老师的传授。这两年,李子柒四处寻访非遗技艺传承人。她向浙江温州木活字印刷传承人王法万求学,她到访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的身影也被网友捕获……

    ——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短视频时代,非遗有了新故事。

    当手机前的网友成了皮影戏的观众,“汪氏皮影 ”第五代传承人、00 后党飞华的思路完全被打开了。在他的短视频里,历史悠久的皮影戏可以演绎迈克尔•杰克逊,变身擎天柱,与篮球明星打球,唱《忐忑》……古老的皮影艺术焕发了新生命。

    想让年轻人喜欢非遗,就要让非遗变酷。将老戏用新的方式展现,以更加匹配现在观众观看习惯的方式传播给大家。“在守正的基础上,他们努力让传统技艺靠近当代的生活和当下的年轻人。 当非遗创作在情感或生活上和年轻人发生联系,就更能引起他们的认同感。”

    ——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短视频可以放大非遗的审美价值,助力非遗“破圈”,同时也容易造成传播内容过度碎片化、 泛娱乐化的现象,使得受众对非遗产生片面化的理解。当前,部分非遗短视频创作主体为了快速提升大众对非遗的关注度,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非遗技艺展示、表现形式创新等浅层认知层面,甚至为了博取流量,在非遗中生硬加入流行元素,对非遗背后的故事、历史变迁、人文底蕴的阐释不够深入。

    ——《非遗短视频传播的优势与策略》

    (1)、结合材料一,概括李子柒归来仍是顶流的原因。
    (2)、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制作层面看,李子柒始终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美好情感的传递。 B、非遗创作要坚持守正创新,在情感或生活上和年轻人发生联系,引起他们的认同感。 C、党飞华用皮影戏演绎迈克尔•杰克逊,变身擎天柱等,虽然让古老的皮影艺术焕发了新生命,但也抛弃了守正的基础。 D、短视频可以放大非遗的审美价值,助力非遗“破圈”,并且不容易造成传播内容过度碎片化、泛娱乐化的现象。
    (3)、请根据以上材料,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几条建议。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