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
材料二: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预示着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当天,地球位于左图公转轨道的(填字母)位置附近。(3)、读右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了(填“极昼”或“极夜”)现象,由此可以判断该日是北半球的(填节气),与左图地球公转轨道上的(填字母)位置相对应。(4)、右图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正在(日出/日落),丙地所在的纬线长约千米。丁所在纬线的纬度是。(5)、当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当地球运行至D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上。 -
2、用灯光作为太阳光,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实验1,演示地球的自转,在演示该运动时,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逆)时针方向。自转的周期约为 , 图中福州正值(白天/黑夜)。(2)、图中实验2,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公转的方向是。(3)、元旦这一天地球大致公转到( )A、①一②之间 B、②一③之间 C、③一④之间 D、④一①之间(4)、当地球公转到①处时,时间大约是前后,之后文山白昼将变(长/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减少)。 -
3、读图“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④点的经纬度为 , ①在②方向。(2)、①、②较早看到日出的是 ,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公转)引起的。(3)、①、②、③、④四地都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四地中,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4)、②位于五带中的带,(有/无)阳光直射现象。(5)、下列关于①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高纬度 B、有极昼极夜现象 C、四季变化明显 D、终年炎热 -
4、读“中国24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24节气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2)、“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迎来的节气是( )A、白露 B、立秋 C、寒露 D、清明(3)、冬至这一天,下列现象在文山可能出现的是( )A、大地一片葱绿 B、同学们穿着短袖衣衫上学 C、雷雨天气经常发生 D、正午房屋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 -
5、用手电筒光模拟太阳光,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更替②四季变化③昼夜长短变化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关于演示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B、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C、此时,光线直射赤道 D、灯光能照亮北半球的大部分 -
6、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昼夜更替 C、不同地区形成时差 D、季节的变化
-
7、关于甲、乙、丙、丁四点的地理位置,正确的是( )
A、甲(0°,0°) B、乙(20°E,40°S) C、丙(40°W,0°) D、丁(60°E,20°N) -
8、本初子午线是指( )A、0°经线 B、180°经线 C、赤道 D、0°纬线
-
9、下列各点中,符合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条件的是( )A、
B、
C、
D、
-
10、在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0°经线 C、20°W,160°E D、20°E,160°W
-
11、有关赤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 C、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D、赤道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
12、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有无数条,但长短不一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C、经线的形状是半圆 D、经度范围是0°-360°
-
13、下列对经线和纬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经线中最长的 B、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都在南极点的正南方向 C、最大的纬度是180° D、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
14、北京时间2023年9月07日02时14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基地发射中心发射。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看图用经纬度描述酒泉的位置( )A、(40°N,100°W) B、(30°N,120°E) C、(40°N,100°E) D、(40°S,100°E)(2)、酒泉位于上海的什么方向(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
15、假如做一件“无缝天衣”,可以将整个地球表面覆盖住,那么所需布料大约是(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
-
16、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图示地球仪,图中四地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甲地位于乙地的( )A、正北方 B、东北方 C、南方 D、正南方(3)、图中四地位于热带和北温带分界线上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17、在学习地理时,借助地球仪可以( )A、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B、确定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C、呈现地球海陆变迁的过程 D、精确测量每个地区的海拔
-
18、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地表高低起伏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D、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
19、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如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A、正球体 B、不规则球体 C、扁球体 D、椭球体(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
20、结合图文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材料一:俄罗斯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与原料出口国,与中国经贸合作密切。
材料二: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自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380亿立方米。
材料三: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大豆产区。目前,巴西是我国第一大大豆进口国,该国每年出口到我国的大豆总量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65%。
(1)、俄罗斯和巴西共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煤和。俄罗斯和巴西工业分布的共同特点是。(2)、俄罗斯将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主要采用的运输方式 , 俄罗斯海岸线漫长,运输方式并不以海运为主,原因是。(3)、俄罗斯和巴西都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俄罗斯境内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巴西境内则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林。(4)、相比俄罗斯,巴西盛产大豆的自然条件(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