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大的山脉往往会成为省级行政区划的自然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省级行政区划对应正确的是( )A、②一陕西一冀 B、③一四川一蜀 C、⑤一江西一赣 D、④一湖南一鄂(2)、D山脉是( )A、天山山脉 B、阴山山脉 C、昆仑山脉 D、祁连山脉(3)、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⑦⑧ D、⑨⑩ -
2、下列剖面图中,能够表示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A、
B、
C、
D、
-
3、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①、③省区的是同一条河流 B、有位于热带分布的省区是①②③ C、④省区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 D、当我国处于春季时②省区农村忙于种植春小麦 -
4、“自驾游八闽台车首登陆”,5月5日两部台湾牌照的汽车,漂洋过海来闽自驾游了,“漂洋过海”中的“海”是指A、西太平洋 B、渤海海峡 C、台湾海峡 D、琼州海峡
-
5、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与韩国接壤 B、大部分领土位于低纬度 C、领土最东端经度约为135°W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全球面积最大的俄罗斯,人口只有不到1.5亿人,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多生孩子,但人口每年还是负增长。
材料二:北半球人口分布图
(1)、①地区主要分布着(人种),②地区居民主要使用(语言);(2)、①③两地区中人口较密集的是地,北冰洋沿岸地区人口(稀少、密集);(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大部分分布在(大洲);(4)、根据材料一,分析俄罗斯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 -
7、读下面“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纬度位置看:世界1月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2)、从海陆位置看:北半球1月份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相对温度较低是;(3)、从海拔高度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4)、从等温线的密集程度来看,南极洲附近等温线密集,说明南极洲附近温差(大/小);(5)、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靠暖气取暖,夏季开空调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北方的人们穿的衣服普遍厚,夏季则相反……这说明气温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生活体验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实例说明气温与我们的密切关系?请列举至少两例。 -
8、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一个科学考察队,从中国出发,沿着下图中的路线进行综合考察,沿途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们解答。

(1)、科学考察队由A地亚洲出发沿途经过的大洲和大洋有:B.(大洋);C.(大洲);D.(大洲);(2)、6月22日,考察队到达印度的城市加尔各答(图中②),听当地居民说:这里受冬夏季风影响,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结合上图的气温降水图(图右)可判断此地的气候类型为;(3)、6月27日,考察队乘飞机由印度尼西亚的坤甸市(图中③)到达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图中④),飞机向方向飞行;(4)、7月1日,考察队到达俄罗斯设在南极洲的永久科学考察站——东方站(图中⑤),发现这里一连10天,竞没有看到太阳,此事是否可信? , 理由是。 -
9、读“地球公转和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 ,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2)、A地的经度是 , 位于(填南、北半球);(3)、B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4)、左图中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四川盆地此时昼夜长短状况是。 -
10、2020年开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国应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沟通协调,共同构建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才能妥善应对面临的难和挑战。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在疾病防治、疫情控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奥委会 C、世界卫生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2)、新冠肺炎的持续传播对今年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这说明( )A、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B、各国之间仍为相对封闭、各成体系 C、技术、人才、信息互不交流 D、各国之间没有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
-
11、2022年G20峰会于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参会国有中国、美国、巴西、德国、澳大利亚、南非等20个国家。本次峰会以“共同复苏、强劲复苏”为主题,以全球卫生基础设范、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的能源转型为三大优先议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G20成员国中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其划分依据主要是( )A、人口规模 B、农业类型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理位置(2)、下列关于G20成员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大洲位置看,七大洲大洲均有分布 B、从海陆位置看,中美两国是临海国家 C、从半球位置看,全部位于北半球 D、从纬度位置看,全部位于高纬度地区(3)、G20成员国中,巴西和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A、优势互补 B、南南合作 C、互不交流 D、南北对话
-
12、读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西桥忽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乡村,这里有蝉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桥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2)、古时,人口密集的地区大多分布在( )A、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B、高山地区 C、高原地区 D、丘陵地区
-
13、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共同的威胁,联合国发出警告,各国必须采取一致行动,为人类共同的未来承担责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暴雨天气增多,洪涝灾害增加 B、地震日益增多 C、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与人类活动无关(2)、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共同的威胁,各国必须采取一致行动,为人类共同的未来承担责任,下列行动不当的是( )A、提高煤、石油等能源的使用比例 B、节约能源,倡导低碳消费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D、植树造林,提高绿地面积
-
14、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诗词、历史典故多与天气、气候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古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2)、下列历史典故中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A、望梅止渴 B、负荆请罪 C、诸葛亮借东风 D、破釜沉舟
-
15、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随( )A、经度变化的情况 B、纬度变化的情况 C、海拔变化的情况 D、时间变化的情况(2)、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极地地区 B、北回归线附近 C、极圈附近 D、赤道附近 -
16、2022年6月10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图中小黑点附近)先后发生5.8级、6.0级、5.2级地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与此次地震形成有关的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2)、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3)、以下躲避地震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不管在何处,都要尽量用硬物体保护头部 B、在家中,要尽快乘坐电梯逃离大楼 C、在野外,要躲在山脚或陡崖下 D、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避免拥挤 -
17、下图示意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和海陆面积比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线是南北两半球的分界线,该线是( )A、0°纬线 B、0°经线 C、20°W D、160°E(2)、据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C、北半球的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D、北极附近是陆地,南极附近是海洋(3)、下列有关图中大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A、e大洲是北美洲 B、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广是d大洲 C、c大洲是南美洲 D、南极洲三面环海,一面与陆地相连 -
18、下列关于经纬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度、纬度的最大值都是360° B、东经通常用字母W表示、西经通常用字母E表示 C、北纬通常用字母N表示、南纬通常用字母S表示 D、0°纬线和0°经线一样长
-
19、读“地球仪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表示 , 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最北端的叫 , 纬度是。(2)、代号②表示的是(经/纬)线,它指示方向。 -
20、读“地球五带分布示意图”和“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温度带名称:A带,B带。(2)、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甲地位于五带中的带。(3)、地球五带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相关。(4)、图中B温度带(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B温度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填纬线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