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散布着大小不一、形状浑圆的石头,据地质学家研究,其成因是海底玄武岩被“不安分”的板块构造活动“顶”了上去。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及大圆石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不安分”的板块是指( )A、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D、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2)、下列现象能够说明海陆不断变迁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B、潮涨潮落引起海岛面积变化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
2、近年来,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下图为上海港经北极航道至荷兰鹿特丹港的新航道和传统航道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由上海港驶往鹿特丹港的商船在新航道上依次经过( )A、太平洋一北冰洋一大西洋 B、大西洋一北冰洋一印度洋 C、大西洋一北冰洋一太平洋 D、太平洋一印度洋一大西洋(2)、有关新航道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近年来北极航道通航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极昼增多( ) B、沿新航道航行可能见到的景观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和广阔的热带草原 C、一年中,新航道最适宜商船通航的时间段是8~9月 D、随着北极航道通航能力的提升,马六甲海峡在中欧贸易传统航线中的地位将显著提高
-
3、《2022中国诗词大会》自播出以来便好评如潮,小明同学发现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中所指的“朔漠”及“江南”位置请看图)。诗中描述的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2)、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很多,以下诗词描述的成因与此成因不同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4、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读图,探究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图1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3世界人口垂直分布。
(1)写出图中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名称:② , ③。【探究过程】
(2)纬度位置与人口分布:读图2,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高、中、低)纬度地区。(3)海陆位置与人口分布: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4)地形与人口分布:读图3,从地形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形类型)。(5)气候与人口分布:从气候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地区。
【探究结论】
(4)世界人口的分布疏密不均,人口的分布状况与、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迁移应用】
(5)图1中人口稀疏区B为世界最大的平原平原。A为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分析该处人口稀疏的原因。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37.15°N,36.95°E)发生7.8级地震,震中300公里范围内有33座大中城市;2月6日18时24分在土耳其再次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报道,此次地震在土耳其境内至少造成4万多人死亡。读“世界主要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耳其大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处 B、位于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 C、位于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南美板块碰撞挤压处 D、位于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2)、以下应对地震的行为中,最不安全的是( )A、逃生时应注意保护头部 B、乘电梯撤离 C、条件允许,即刻撤离到空旷地带 D、若在高层,先躲到坚固的家具附近(3)、全球六大板块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所在的板块是板块,几乎全部是大洋的板块是板块。(4)、甲地属于的大陆是 , 属于(大洲)。(5)、图中①处是喜马拉雅山脉,请你解释它的成因?(6)、有人说红海未来可能成为海洋,请你解释其原因。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在中国航天史上又是不平凡的一年。继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于4月16日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后,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简图,完成各小题。
(1)、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最接近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40°N,100°W B、40°N,100°E C、40°S,100°W D、40°S,100°E(2)、文昌位于酒泉的方向。(3)、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填“高”“中”或“低”)纬度地区。(4)、四大卫星发射基地都位于半球(填“东”或“西”)和(填“南”或“北”)半球。 -
7、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C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 , 长约千米。(2)、图中A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极半径,B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赤道半径;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根据题意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3)、读“苦难母亲”的漫画,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
8、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成,同时聚落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及下图,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因素有( )
①平坦的地形②充足的水源③肥沃的土壤④发达的交通状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读下列四幅建筑景观图片,教徒被称为穆斯林的宗教代表建筑的是( )A、
B、
C、
D、
-
10、“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提倡在当地时间20:30熄灭不需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2022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于3月26日20:30~21:30在全球依次展开。下列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①地区居民普遍信仰的宗教发源于④地 B、②和③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⑤地区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 D、⑥地区主要要通行英语
-
11、下图为世界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区中,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分布最密集的是( )A、欧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大洋洲北部 D、南美洲东部(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大城市较少,原因正确的是( )A、甲地海拔高,气候寒冷 B、乙地纬度低,气候炎热 C、丙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丁地地处赤道,气候湿热
-
12、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遗址等,这说明( )A、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 B、海底具备有人类生存的条件 C、外力作用的结果 D、以上说法都对
-
13、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是基于哪两个大洲的轮廓特征相吻合的部分( )A、北美洲和亚洲 B、南美洲和非洲 C、欧洲和亚洲 D、非洲和欧洲
-
14、某校地理实践小组到某风景区开展野外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等高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图上等高线表示的高度都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C、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能够判断坡度的陡缓 D、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能判断出地形的起伏(2)、据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部位A是山谷 B、①②③④四条河流能看到瀑布景观的是①河流 C、a、b两条公路线路中施工难度较小的是b线路 D、大云山在小镇的东南方向(3)、据了解,雨季时小镇常受洪水侵袭,该地理实践小组建议在B处修建水库,则图中需要搬迁的村庄是( )A、李村 B、吴村 C、王村 D、都需要搬迁
-
15、数字经济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下图为全球各地数字经济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数字经济在( )A、亚洲规模最大 B、美洲的GDP占比最高 C、非洲增速最快 D、欧洲增速比亚洲快(2)、七大洲中( )A、北美洲和亚洲隔太平洋相望 B、大洋洲临三大洋 C、欧洲与北美洲连城一体 D、南美洲都在南半球
-
16、小明学了有关经纬网的知识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但他学得不认真,有很多错误,请找出他的结论中正确的一项( )A、沿任何一条经线飞行,均能回到原地 B、经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两极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
17、如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什么事件首次证明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球体(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指南针的发明 D、地球的卫星照片(2)、关于这颗“弹珠”为什么是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被云层所包围 B、它被水汽所包围 C、它的表面全部是海洋 D、它的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
18、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1:1000 B、1:9000 C、五百万分之一 D、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0千米
-
19、阿拉伯人居住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在烈日照射下,身着衬衫的人们大汗淋漓,穿白色长袍的阿拉伯人却泰然自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的长袍,选择白色主要是为了( )A、防寒保暖 B、防风擦汗 C、反射阳光 D、遮风挡雨(2)、阿拉伯驼队的活动地区地表形态最可能为( )A、森林 B、沙漠 C、草原 D、高山
-
20、
2024年2月21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与巴西总统卢拉于里约热内卢会晤。2024年标志着巴美两国建交200周年,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此次会谈的重点包括农业、粮食安
全、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1)美国和巴西都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国大国,但是由于位置的差异,美国的咖啡、可可等热带农产品需从巴西大量进口。
(2)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可以看出美国农业具有(选填“商品化”或“专门化”或“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使得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
大豆富含优质植物蛋白,被誉为“田中之肉,豆中之王”,有“绿色牛奶”之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等国。某年,美国各产区大豆平均出厂价为395美元/吨,而巴西约为295美元/吨。
(3)根据材料从劳动力价格方面分析巴西大豆生产成本低于美国的原因。
(4)美国西部城市C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能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最重要条件是(选填“海运便利”或“自然资源丰富”或“科技力量雄厚”)。
(5)巴西北部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两国正在考虑对亚马孙进行新一轮投资,这被认为是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主要国际举措之一,以下是玲玲和贝贝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你赞成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