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探究某地区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完成下面小题。(1)、框图中的地区可能是( )A、南亚 B、东南亚 C、欧洲西部 D、西亚(2)、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不合适的是( )A、①山水相连,交通便利 B、②峡湾幽深,冰川广布 C、③古迹众多,风情多样 D、④华人华侨分布集中
-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非洲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光伏发电装置少,大部分乡村还以木炭、薪柴等作为生活能源,电力资源供应严重不足。2022年,中国在中非援建的光伏电站项目--萨卡伊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光伏发电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建设周期短,装机容量大,有效缓解当地用电难问题,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提供了约700人次的就业,帮助当地工人掌握多项技能。下图是非洲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及中非萨卡伊光伏电站景观图。
(1)、非洲太阳能“非常丰富区”集中分布在 , “一般丰富区”集中分布在。(2)、简析萨卡伊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3)、中非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利用率;电力资源供应紧张,市场需求量 , 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中我国可为其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4)、分析萨卡伊光伏发电站建成后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
3、为解决旱季牲畜饲料匮乏,斐济(下图)从中国引进巨菌草种植技术,并利用巨菌草培育菌菇,在椰树林下挖菌菇种植沟,将菌袋放入里面,再盖上一层薄薄的土“被子”,并定期洒水,以营造适宜菌类生长的气候条件,改变了当地菌菇依赖进口的历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种植菌菇挖种植沟、盖“被子”主要是为了( )A、防止阳光直接照射 B、利于排水 C、减少水分蒸发 D、保温防冻(2)、当地引进巨菌草种植技术有利于( )A、促进畜牧业发展 B、减少菌菇进口 C、增加经济收入 D、改变当地气候
-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桉树是澳大利亚森林的主要树种,树皮树叶富含油脂,脱落后聚集在地面,遇高温易自燃,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气候炎热干燥,是火灾的高发季,严重山火造成大量野生动物死亡。巴西北部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受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也易发森林火灾。下图为澳大利亚、巴西示意图。
(1)、从纬度位置看,巴西与澳大利亚均被(特殊纬线)穿过,巴西利亚位于该纬线以北,但四季如春,主要受因素影响。(2)、两国的城市和人口都主要分布在地区,发展工业共同的资源优势是。(3)、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导致、鸸鹋等野生动物大量死亡。(列举1种当地特有动物)(4)、分析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多发的自然原因。(5)、列举森林火灾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6)、请为预防森林火灾提出合理措施。(至少2条)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丰富,但许多国家农牧业生产落后,旱灾频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地矛盾突出。
(1)、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种人的故乡。(2)、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着人口、粮食和环境等问题,将下列选项填入图中恰当位置。A.人口数量过多 B.粮食短缺 C.土地荒漠化 D.保护生态环境
E.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F.培育良种,改进生产技术
①②③④⑤⑥
-
6、读部分国家牛奶人均年消费量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牛奶人均年消费量(单位:公斤)
国家
牛奶人均年消费量(单位:公斤)
国家
牛奶人均年消费量(单位:公斤)
爱尔兰
291
英国
232
丹麦
277
瑞士
318
奥地利
258
德国
258
(1)、表中的国家均位于洲,这里农业生产水平 ,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 耗用的劳动力。(2)、这些国家牛奶人均年消费量很大,主要是因为(农业部门)发达,他们将称为“绿色的金子”。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油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的原料,生活中使用的许多化学纤维产品也是从石油中提炼而来的,每个人的生活都与石油紧密相关。中东地区(左图)石油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石油输出给产油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使其成为了富裕国家。
(1)、中东地处亚、、欧三洲交界处,沟通洋和大西洋。(2)、受水源限制,图中城市和农业带主要分布在沿岸,请列举造成本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自然原因、。(3)、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该资源通过海运出口,必须经过海峡。(4)、在右图中绘出中东石油运往日本的海上路线。(5)、列举1种生活中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6)、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石油资源对中东地区国家发展的影响。 -
8、下图为日本和新西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两国均属于(内陆、岛、临海)国,共同濒临洋,海岸线曲折,多便于发展对外贸易。(2)、两国都有火山分布,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成因;火山爆发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有利 , 危害(各列1条)。(3)、两国地形均以为主,地势 , 据此推测河流流向大致是。(4)、由于两国四面环海,气候受(海洋/大陆)影响明显,与同纬度亚洲的季风气候相比,日本的季风气候年温差更 , 降水更多;新西兰以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
9、由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速铁路于2023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雅加达到万隆的时间由原来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下图为雅万高铁及该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雅万高铁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高寒缺氧 B、地质条件复杂 C、沙丘流动 D、动物大规模迁徙(2)、影响该铁路选址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城市 D、河流(3)、为保障雅万高铁安全运营,列车组应配备( )A、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 B、地震监测预警系统 C、寒潮监测预警系统 D、冻土地温自动监测系统(4)、雅万高铁通车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①提高出行效率 ②使人口均匀分布 ③减少人员流动 ④带动旅游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美国工业发达,东北部工业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工业,而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云集于西部、南部工业区。下图为美国本土主要工业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东北部工业区早期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优势是( )A、优越的气候条件 B、肥沃的黑土资源 C、煤铁等资源丰富 D、充足的粮食供应(2)、南部、西部工业区的兴起主要是因为( )A、城市密集,人口众多 B、资源丰富,资金雄厚 C、地势平坦,内河航运发达 D、环境条件好,人才聚集(3)、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属于( )A、冶金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机械制造业 D、石油加工业
-
11、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近年来赴南极地区科考和旅游的人员越来越多。下图为南极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赴南极地区考察和旅游,需要克服( )A、酷寒、暴雨 B、酷寒、狂风 C、烈日、狂风 D、烈日、暴雨(2)、在南极地区旅游,游客可能看到( )A、憨态可掬的企鹅 B、神秘而美丽的雨林 C、浩瀚无垠的沙漠 D、翡翠般碧绿的草原(3)、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更低,主要是因为南极地区( )
①以陆地为主 ②终年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作用强,吸收的热量少
③没有定居人口 ④海拔更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2、欧洲西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下图是某同学寒假赴欧洲西部研学的路线示意图(A→B→C→D),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同学临行前必备的物品是( )A、氧气 B、短袖 C、雨具 D、凉鞋(2)、按照研学路线,将该同学在研学途中的笔记进行排序( )
①参观大英博物馆就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②幽深的峡湾和极光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③意大利威尼斯迷宫般的运河、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和色彩斑斓的建筑让我仿佛置身于童话故事中
④参观卢浮宫被许多经典艺术品所震撼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3)、该同学在研学过程中了解到欧洲西部( )①国家数量较多 ②国家面积较小 ③工业发达 ④农业生产落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欧洲西部发展国际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②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物产丰富
③交通便利,跨国旅游过境方便 ④旅游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下图为俄罗斯地形示意图,下表为俄罗斯东西部两大经济带的基本经济指标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西部
东部
项目
西部
东部
面积
25
75
科技力量
95
5
人口
79
21
能源资源
10
06
工业产值
80
20
森林资源
20
80
农业用地
90
10
淡水资源
6
94
矿产资源
30
70
水力资源
5
95
(1)、俄罗斯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 D、南高北低(2)、关于图中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多自南向北流 B、最终都注入大洋 C、航运价值都很高 D、水能资源都很丰富(3)、东西部两大经济带相比较( )A、西部面积广大,淡水资源匮乏 B、东部资源更丰富,农业用地比重大 C、西部科技力量雄厚,工业产值高 D、东部水力资源丰富,人口众多 -
14、阶梯井多分布在气候较干旱的地区,用高达数米的石阶将水源围在中央,地下直通一座蓄水深池,获取可靠的、全年可用的地下水,以此应对可用水量的季节性波动。水井底部通常留有闸门,可通过闸门提升水位,方便人们旱季取水。下图为印度气候资料示意图和阶梯井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印度阶梯井最可能分布在图中(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2)、推测每年需要通过闸门提升水位的月份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8-9月(3)、印度可用水量季节性波动大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大 B、东北季风不稳定 C、农业生产需水量季节变化大 D、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
15、“蜂巢屋”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居,主要用泥土混合茅草、麦穗等盖成,墙壁较厚,夏季阻隔阳光,使室内较凉爽,冬季阻挡冷空气,使室内降温慢,还可抵御风沙。结合“蜂巢屋”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建筑群反映了当地( )A、气候干旱 B、河网密布 C、地势起伏大 D、土壤肥沃(2)、该建筑群可能位于( )A、东南亚 B、欧洲西部 C、南极地区 D、中东地区
-
16、下图为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文明古国地跨两大洲,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苏伊士运河(2)、丙文明古国位于( )A、西亚 B、南亚 C、东亚 D、中亚(3)、如今生活在乙古国所在区域的人们( )A、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 B、以捕鱼为生,船是主要交通工具 C、身着宽大的白色长袍 D、聚居在长达200米的高脚屋
-
17、三湘四水聚活力,芙蓉国里尽朝晖。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19日至20日,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张家界举办,旨在加快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打造最具湖南特色的知名品牌旅游线路。参会代表们体验了几条旅游精品线路。
材料二下图为湖南省略图。
(1)、第一站:天下洞庭—湿地生态游:参会代表们第一站来到“三湘四水”中“四水”的汇聚地(湖泊),登图中著名旅游景点 , 体会古代士大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思。(2)、第二站:时尚都市—历史人文游:第二站参会代表们来到省会城市 , 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和知名地方戏曲花鼓戏的魅力,体验打卡网红美食一条街,游览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橘子洲、岳麓山、岳麓书院等景区。(3)、第三站:魅力湘西—世界遗产游:最后一站参会代表们从省会城市乘坐高铁去张家界开会,先乘坐沪昆高铁到达怀化,沿途穿过了重要的(山脉),此山脉也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后乘坐张吉怀高铁途经美丽的小城凤凰古城,最后抵达“奇峰三千”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 -
18、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发展增长极之后,成渝双城经济圈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我国已形成“多点开花”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读图,回答问题。(1)、地处长江上游的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区是。(选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或“成渝双城经济圈”)(2)、从海陆位置上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3)、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比,成渝经济圈的发展优势包括(填序号)。
①科技发达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土地价格较低④经济基础好
(4)、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图中连接北京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干线是。(5)、成渝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地区同处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清洁能源?(答一点即可)。 -
19、2023年8月1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蓝皮书介绍,我国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区域,筑牢了“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1)、北方防沙带:主要位于西北地区,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2)、黄河重点生态区: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本区通过采取植树种草等(选填“生物”或“工程”)措施与修建梯田、修挡土坝等措施相结合,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3)、长江重点生态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联系了长江重点生态区与海岸带,其核心城市是。(4)、“三区四带”中,利于推动我国高寒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是。(5)、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成果和重大制度创新。“三区四带”的规划发展,下列谁的观点符合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
-
20、读法国和巴西略图以及马赛与玛瑙斯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1)、马赛和玛瑙斯两地中属于亚热带气候的是。(2)、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和城市稀少的气候原因是。(3)、不同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不同,棉花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量的水分,葡萄需要较高的温度、适量的光照和水分。读图可知,巴西棉花分布集中在(填地形区),法国葡萄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的有利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