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目前,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有( )
①拆除四合院,建高楼大厦②在城市中心打造一批开放式的街心公园、绿地和广场
③将“首钢”旧址改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④限制故宫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提高门票价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对中心城区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 B、明确中心城区城市职能 C、提高中心城区土地价格 D、加大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
2、读中国某种工业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制糖工业(2)、该工业在中国北部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生产原料分别是( )A、棉花和羊毛 B、甜菜和甘蔗 C、煤炭和铁矿 D、石油和天然气(3)、影响该工业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技术 D、交通
-
3、陕西某高校开展“端午美食”主题班会,陕北、关中、陕南的同学分享了家乡美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区域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占全省/%
耕地面积占全省/%
水资源占全省/%
陕北
92522
14.8
20
9.5
关中
39065
63.1
53
19.4
陕南
74017
22.1
27
71.1
(1)、槲树为高大乔木,结合陕南美食,推测陕南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 )A、小麦 B、水稻 C、红枣 D、大豆(2)、“黍”是黄米凉糕的主要食材,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其生长习性最可能是( )A、耐旱性强 B、喜温凉湿润 C、喜黑土耐寒 D、喜湿喜热(3)、由表格可知,制约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人口 C、水资源 D、地形 -
4、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按林地、草地、旱地和水田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2)、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中,耕地的比重低,主要原因是( )A、气候复杂 B、人口众多 C、山地多,平原少 D、国土面积小
-
5、“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A、疆域辽阔 B、邻国众多 C、气候多样 D、物产丰富(2)、“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说明了我国( )A、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 B、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C、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D、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显著(3)、有关我国海洋国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海岸线长达2.2万千米②台湾岛位于我国黄海
③南海是我国最大边缘海④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6、“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1985年与2020年四省粮食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单一 B、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C、草地多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 D、西北地区林地广布(2)、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B、浙江省围湖造田,增加水田面积 C、黑龙江省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生产 D、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
-
7、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黄河流经了9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龙羊峡水电站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陕西省 B、山西省 C、甘肃省 D、青海省(2)、当地人用“一碗水半碗泥”来形容浑浊的黄河水,这里的“当地人”生活在( )A、兰州以上河段 B、兰州至河口河段 C、河口至桃花峪河段 D、桃花峪以下河段(3)、三盛公水电站至河口河段流经的地形区是( )A、河套平原 B、黄土高原 C、汾河谷地 D、渭河平原
-
8、左图为我国地形分布略图,右图为某年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左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A、①为塔里木盆地 B、②为准噶尔盆地 C、③为柴达木盆地 D、④为四川盆地(2)、据左图、右图综合判断,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地震 B、霜冻 C、雪灾 D、泥石流(3)、右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域发生该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左图中的( )A、太行山脉和雪峰山 B、横断山脉和秦岭 C、大兴安岭和巫山 D、唐古拉山脉和南岭
-
9、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自然条件丰富多彩,孕育了多样的传统民居。下图示意我国行政区划与传统民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图中③省区的传统节日是( )A、
B、
C、
D、
(2)、②和④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不同,主要由于两地( )A、降水差异大 B、气温差异大 C、地形差异大 D、习俗差异大(3)、下列关于①②③④传统民居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蒙古包,可移动便于游牧民族放牧 B、②窑洞,位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上 C、③碉楼,反映了当地地质灾害频发 D、④吊脚楼,反映了当地气候湿热 -
10、2024年10月21日潍烟高铁正式通车,结束了莱州、招远不通高铁的历史,胶东半岛高铁形成闭环。下图显示新建潍烟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为了保证列车平稳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先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城市分布 D、水文因素(2)、潍烟高铁沿线多采用高架方式,主要目的是( )A、减少噪音扰民 B、保护野生动物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耕地资源(3)、潍烟高铁通车后,将会促进途经站点地区( )
①旅游业的发展 ②资源的开发
③文化的交流 ④物资的运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读我国局部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铁路线的名称:②线,③线,④线。(2)、图中⑤铁路线的名称是线,它与京广线的交会城市为。(3)、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______。(单选)A、甲——发展淡水养殖业为主 B、乙——发展种植业、渔业为主 C、丙——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
-
12、2024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通水以来,缓解了沿线城市饮用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提升了居民用水品质,也改善了沿线的生态环境,是一条“生命之渠”。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汉江水调入缺水的地区;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地区的水资源。(2)、和其他线路的工程相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优势是沿已有的运河输水,建设成本较低;西线工程的优势是。(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水库引水。由图可知,中线工程采用开挖隧道的方式穿过黄河,这样做是由于黄河下游形成“”,河床地势较高。(4)、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调节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分布不均的原因是。 -
13、读中国地势和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能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MN”一线,试分析我国的地势特点。(2)、山脉②的名称是。(3)、地形区A为高原。(4)、⑤地的气候为气候。(5)、④所在区域为(干湿地区),塔里木盆地居于(温度带)。
-
14、“漫步中国·走海岸线”,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达广西的北仑河口,行走海岸线,我们既可以沿途欣赏风景,还能追忆历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吉林省接壤的邻国是和。我国南面与东南亚地区接壤的国家有、老挝、越南。(2)、位于长江上游和下游的直辖市分别是和。(3)、行走海岸线,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依次为:、黄海、东海、南海。沿路会经过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海峡。(4)、寒假,“走海岸线”体验小组成员分别从我国大陆海岸线南,北起点出发,并拍摄了图中两张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5)、下列能说明我国是海洋大国有、。
A.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B.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C.陆地国界线长22000多千米 D.领海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
15、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2)、下列关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小麦集中产区以水田为主 B、水稻集中产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 C、玉米种植区相对比较分散 D、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第一、二级阶梯
-
16、某人寒假从兰州到乌鲁木齐旅游,最经济的交通方式是( )A、飞机 B、火车 C、汽车 D、海轮
-
17、下图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内蒙古林地资源( )A、集中分布于东北部山区 B、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中部 C、集中分布于中部地区 D、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2)、内蒙古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A、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B、耕地所占比重最大 C、各类土地所占比例合理 D、难以利用土地多(3)、影响该省级行政区土地资源东西方向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降水 D、气温
-
18、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潮会给我国海洋养殖事业造成重大损失 B、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C、我国管辖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海洋资源丰富 D、我国的海洋环境良好,完全没有污染
-
19、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长江流域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读长江水系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长江水文特征及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内气候干旱,水量较小 B、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C、流域内植被稀少,含沙量大 D、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形成汛期(2)、夏秋,长江中下游洪灾频发。为提高鄱阳湖的调蓄能力,下列可行的是( )A、围湖造田 B、拓宽河道 C、打坝淤地 D、退田还湖(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前提是( )A、开采出山中的金银矿 B、全面禁伐树木,以保护环境 C、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 D、将山区人口迁移到平原地带(4)、我国长江流域夏季多洪涝,主要是由于(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风异常或夏季风不稳定 C、大陆性气候显著 D、地形复杂多样
-
20、关于中国地形地势对河流、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坦的地形,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B、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C、使众多大河滚滚向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