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演奏者在演奏吉他前,都要拧紧或拧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调节乐器的音高。( )
-
2、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觉神经——大脑。( )
-
3、手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感觉发麻,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
4、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高低相同、强弱不同。( )
-
5、元元弹拨橡皮筋,要让橡皮筋发出更高一些的声音,她应该将橡皮筋拉紧点。( )
-
6、用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我们能观察到水面产生波纹,并逐渐向四周扩散。( )
-
7、琴弦的粗细不同,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也不同。( )
-
8、同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不会改变。( )
-
9、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
-
10、耳郭的作用是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
-
11、铁路巡逻工将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在钢轨上行驶的声音,这说明固体的传声能力比气体的强。( )
-
12、游乐场中小明跳跳床是利用跳床的弹力起跳的。( )
-
13、请你用如下所示的仪器设计一个有关声音知识的探究问题。
探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我的猜想:。
需要的器材:。
探究步骤设计:。
-
14、我们利用试管和水制作了小乐器,吹奏出美妙的音乐。如图所示,在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水,吹奏时声音会有高低变化。(1)、在吹奏时,吹气的方向是(选填“与管口水平”、“向管内”),发出的声响主要是靠振动发出声音的。(2)、根据制作经验可知,吹奏管时发出的声音音高最高。(3)、在吹奏管丁时,如果前后两次的力度不一样,那么发出声音变化的是(选填“音高”、“音量”)。(4)、吹奏管乙几次之后,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15、为了研究人体的呼吸,小瑞自制了一个模型(如图)。(1)、请将模型中对应模拟人体呼吸系统部分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②。(2)、若用手向下拉“膈肌”,此时模拟的是(填“吸气”或“呼气”),此时气球体积变(填“大”或“小”)。(3)、若用手向上顶“膈肌”,此时模拟的是(填“吸气”或“呼气”),此时气球体积变(填“大”或“小”)。(4)、呼吸器官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请你举例说说,在平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呼吸器官。
-
16、把各种食物的主要作用连接起来。
糖类
让我们身体保持健康 油脂类
奶类和奶制品
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 豆类和豆制品
鱼虾类、蛋类
给我们提供生存能量 蔬菜、水果类
谷物类
-
17、在科学课上,老师把放音乐的手机放在玻璃钟罩里,然后把空气逐渐抽出,外面听到的音乐声会越来越小,之后又把空气又慢慢放进去,外面听到的音乐声会越来越大。根据这段描述你可以推理出的结论是 , 请你列举一个支持你结论的例子。
-
18、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我们正在长身体,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
19、爸爸讲话的声音比妈妈讲话的声音音高要些,当爸爸在远处喊你时,他声带振动的幅度比平时讲话时要。
-
20、小科同学本学期要参加校运动会,每天很早到学校训练,妈妈说要补充营养,多吃富含的食物,比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