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把苹果、芹菜、番薯归为一类,把黄鱼、明虾、牛肉归为另一类,这样的分类标准是( )。A、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B、熟食和生食 C、主食和副食
-
2、下表是四年级的小科同学按要求测得的三次肺活量,肺活量取值应该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值
肺活量/mL
2400
2200
2300
A、2400mL B、2200mL C、2300mL -
3、当周围环境产生非常刺耳的声音时,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A、低下脑袋 B、捂住耳朵 C、张大嘴巴
-
4、如图,听诊器中的听诊头起着收集声音的作用,这个功能相当于人耳的( )。
A、耳郭 B、鼓膜 C、耳蜗 -
5、小科同学因病在家上网课,他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主要是由( )产生的。A、空气振动 B、喇叭振动 C、声带振动
-
6、如下图,A同学和C同学听B同学写字发出的声音,A同学听到的写字声音比较清楚,这主要是因为( )。
A、A同学的听力比较好 B、桌面传播声音的本领比空气强 C、A同学离B同学近一些 -
7、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A、波 B、直线 C、气流
-
8、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面是龙龙一天的食谱。
一天的食物
早餐
午餐
晚餐
其他时间
牛奶、肉包子、核桃
米饭、炒白菜、油焖茄子
米饭、糖醋排骨、番茄炒蛋
橘子
(1)、统计一天的食物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肉包子应该记为一种食物 B、吃过的零食也应该记录下来 C、可以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统计一天的食物(2)、为了使龙龙的午餐营养搭配更均衡,可以在午餐中加入( )。A、西兰花 B、芹菜 C、鲳鱼(3)、龙龙用核桃在白纸上涂抹,会留下油迹,说明核桃中含有较多的;在米饭上滴碘酒,看见米饭变成色。(4)、吃核桃时,咀嚼核桃所用的牙齿是( )。A、门齿 B、犬齿 C、臼齿(5)、米饭进入身体后的“旅程”是( )。
A、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 B、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C、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6)、请将各类牙齿的名称填入下图。
选填:门齿 臼齿 犬齿
-
9、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及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假期我们还要继续做好自我保护,在人员集聚地戴好口罩。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健康安全饮食。(1)、重症新冠病毒患者呼吸系统中的(选填“①”“②”“③”)器官会受到侵害,它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我们研究呼吸时可以借助模型,下面图是演示呼吸的模型图,下图中代表肺的是 , 代表膈肌的是(选填“A”“B”“C”“D”)。
(3)、上面图中,图(选填“甲”或“乙”)模拟的是人体的吸气过程。(4)、多运动是提高免疫力,预防新冠的重要方式。平时爱运动的同学比不爱运动的同学恢复到正常呼吸所需的时间要短,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爱运动的同学吸入的二氧化碳多 B、爱运动的同学肺活量大 C、爱运动的同学肺活量小 -
10、周末,华华在家预习“声音”单元的内容,借助家里的鼓开展了几个简单的实验,请根据下表填空。
研究的物体
研究的方法
物体的状态
鼓
按压
不振动
敲击
振动
相同的鼓,在按压的时候(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在敲击的时候(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这说明物体必须才会发出声音。华华重重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填“强”或“弱”),轻轻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填“强”或“弱”)。
-
11、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制作成“小乐器”,如包装盒、玻璃瓶、吸管等。以下是龙龙和华华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的一些“小乐器”。
(1)、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拿到材料就动手做了 B、制作小乐器前先设计制作方案,根据设计方案,碰到问题再改进 C、制作小乐器后,我们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评议(2)、华华用包装盒和橡皮筋制作了图乙的小乐器——橡皮筋吉他。在弹奏橡皮筋吉他时,要使橡皮筋吉他发出更强的声音,华华在弹的时候可以( )。A、拨动的力小一些 B、拨动的力大一些 C、力度不变(3)、演奏这些“小乐器”时,我们能听到非常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由物体产生的。(4)、龙龙用了5根粗细相同、长短相同的吸管,制作了一个排箫乐器(如丙图),可是发出的声音一样高。想要让这个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
12、为了探究小车运动具有的能量与坡度大小的关系,龙龙和华华设计了撞击实验: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测量的数据如下:
要改变的因素
实验结果
处理实验数据
木块滑行的距离/厘米
选取的数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坡度小4.5
4.7
4.9
4.7
坡度中7.2
7.8
7.4
?
坡度大10.1
5.2
9.7
9.7
(1)、在做坡度大的实验时,龙龙有一次的实验操作出现失误导致数据错误,错误的数据是(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2)、在实验数据表格中,“?”处选取的数值应该是( )。A、7.2 B、7.8 C、7.4(3)、通过实验,龙龙和华华发现( )。A、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B、坡度越大,小车滑到斜面底部的速度越小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撞击木块的距离越远,具有的能量越大(4)、在实验的过程中,龙龙和华华发现小车容易走偏,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车轴不正 B、小车的重量太大 C、接触面不够光滑(5)、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可靠,实验中我们应当确保坡度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如等。 -
13、下面是龙龙和华华做的“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请结合实验记录表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序号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快慢顺序
1
2
3.28
3.17
3.15
3.20
3
2
4
2.25
2.15
2.11
2.17
2
3
6
0.97
0.99
0.98
0.98
1
(1)、实验中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的来源是(填“小车的重力”或“垫圈的重力”)。(2)、实验中,不能改变的条件是(填“垫圈的数量”或“小车的重量”)。(3)、要让小车的运动速度加快,我们可以( )。A、增加挂的垫圈个数 B、减少挂的垫圈个数 C、增加挂绳长度(4)、实验中,每组垫圈至少做3次实验,最主要的原因是。 -
14、昼夜交替现象。

(1)在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时,小科和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地球绕着转动,称为自转,自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小时。
(2)如图,我们知道太阳光(填“能”或“不能”)照亮整个地球。此时,A点所在地区处于。
(3)在图中,A、B代表两座城市,假如北京此时是12时,纽约是24时,请你判断,代表北京的应该是(填“A”或“B”)。
-
15、下列选项中( ) 是显微镜下新冠病毒的图像。A、
B、
C、
-
16、有关显微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正确的是( )。A、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
17、通过观测数据,创立了“日心说”。
-
18、是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
-
19、地球绕太阳公转周的同时,绕地轴自转约周。
-
20、地球结构由厚到薄依次是、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