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的大肠杆菌,需要使用(       )才能看到。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 2、显微镜的目镜标有“5X”,物镜分别标有“5X”、“10X”、“20X”,则该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       )倍。
    A、50 B、100 C、200
  • 3、科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玩了凸透镜点火柴的小实验,小科回家也想做,但是家里没有凸透镜,他可以用(       )代替。
    A、妈妈的近视眼镜片 B、家里的小镜子 C、奶奶的老花眼镜片
  • 4、下列食物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利用微生物的原理的是(       )。
    A、红酒 B、腐乳 C、橙汁
  • 5、正确地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的水中微生物时,最有可能被观察到的是(       )。
    A、 B、 C、
  • 6、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没有被光照亮的地方模拟的是(       )。
    A、白昼 B、黑夜 C、有都可能
  • 7、“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
    A、地球在自转 B、地球是球形的 C、地球是不动的
  • 8、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证实了(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自转和公转
  • 9、最新观测发现,地球绕太阳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 )
  • 10、托勒密提出“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 11、秋天银杏叶变黄是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 )
  • 1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膜。( )
  • 13、用显微镜观察时,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同。
  • 14、取洋葱内表皮时,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
  • 15、改变组合凸透镜中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放大的倍数和清晰度不会发生改变。
  • 16、放大镜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越厚放大倍数也越大。( )
  • 17、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只有一种。( )
  • 18、地球的结构由内而外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
  • 19、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有细胞结构,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 20、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胞的人。( )
上一页 893 894 895 896 8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