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       )。
    A、音调的高低 B、声音的强弱 C、声音的音色
  • 2、成都大运会上,参加径赛的运动员们穿的鞋子跟平常不一样,鞋底前半部分有很多细小的钉子,这是为了(       )。
    A、增大摩擦 B、减少摩擦 C、为了美观
  • 3、每天中午到傍晚,物体的影子会(       )。
    A、不变 B、变长 C、变短
  • 4、2024年11月4日(农历十月初四)0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天晚上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残月 C、蛾眉月
  • 5、在田径100米赛场比赛中,三位选手的比赛成绩如下表:

    选手

    时间(秒)

    11.02

    10.98

    10.23

    依据表格数据分析,这场比赛中成绩最好的选手是(       )。

    A、 B、 C、
  • 6、小张班上很多同学因患支原体肺炎请假,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紧闭门窗,避免流通 B、佩戴口罩,开窗通风 C、抠挖鼻孔,随地吐痰
  • 7、弹奏古筝乐器时,弹最粗的琴弦比最细的琴弦发出的声音(       )。
    A、音调更低 B、音调更高 C、没有区别
  • 8、元旦假期,小杭计划去西湖游玩,为此,他提前查看了元旦假期前后的天气预报,如图所示。

    (1)、小杭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请在他能知道的信息前的方框中画“✔”,在他无法得知的信息前的方框中画“×”。

    □气温    □风向    风力    □云量

    (2)、为了知道元旦当天(1月1日)的气温变化,小杭需要携带的测量工具是( )。
    A、 B、 C、
    (3)、测量西湖附近的气温时,小杭可以选择西湖边的( )。
    A、商场里 B、树荫下 C、广场阳光下
    (4)、小杭测量气温时,正确的做法是( )。
    A、不固定地点测量 B、不固定时间测量 C、定时、定点测量
    (5)、小杭读数时应该( )。
    A、拿出气温计就读数 B、等气温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 C、在气温计液柱还在上升时就读数
    (6)、经过测量,小杭获得了5个时间点的气温,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时间/时

    8

    10

    12

    14

    16

    气温/℃

    2

    3

    5

    6

    4

    根据表格,我们发现这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是早晚气温(填“高”或“低”,下同),中午气温

    (7)、根据第6题中的表格,小杭推测上午11时的气温可能是( )。
    A、-1℃ B、4℃ C、6℃
    (8)、休息时,小杭感受到有风,结合1月1 日的天气预报分析,如果小杭带上了风旗,那么风旗的旗面会飘向( )。
    A、西方 B、西北方 C、东方
    (9)、根据12 月 30 日那天的天气预报可知,当天的风力按蒲福风力等级表可描述为(   )。
    A、叶动红旗展 B、烟柱直冲天 C、风吹飞纸片
    (10)、为了测量1月3日的降水量,下列容器中,最适合用来制作雨量器的是( )。
    A、 B、 C、
    (11)、月3日当天24小时内下了三场雨,可作为这一天降水等级依据的是( )。
    A、最大的那场雨的降水量 B、最小的那场雨的降水量 C、三场雨累加的总降水量
    (12)、小杭经过测量,获得了1月3日的降水量,则他测得的数据可能是( )。
    A、4分米 B、4厘米 C、4毫米
    (13)、如果某天杭州的气温一直在零下,那么那天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 B、 C、
    (14)、根据这段时间的天气预报可以判断,小杭去西湖游玩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有( )。
    A、短袖 B、厚外套 C、雨伞 D、棉手套 E、凉鞋
    (15)、对于3号和4号可能有雨的天气,小杭和家人的下列讨论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小杭:雨西湖比晴西湖更美,可以尝试不带伞,在雨中漫步 B、爸爸:雨西湖虽然更美,但天气寒冷,更要打伞并注重保暖 C、妈妈:雨西湖虽美,但冬季太冷,可以夏季来游玩雨西湖
  • 9、过山车给小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好景区内有一个积木体验馆。起点于是小杭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积木搭建一座“过山车”,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一帮他。

    (1)、如图所示的“过山车”是根据设计图( )搭建的。
    A、 B、 C、
    (2)、为了准确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
    A、用手来丈量 B、用塑料尺来测量 C、用细绳测量后再用软尺量出细绳的长度
    (3)、小杭在搭建“过山车”时,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不按设计图随意搭建 B、独自搭建,不理会旁边的爸爸妈妈 C、从“过山车”的终点开始搭建
    (4)、为了保证小球能够滚完轨道而不脱轨,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在急转弯的地方增大轨道坡度 B、在急转弯的地方减小轨道坡度 C、将所有轨道都改成坡度平缓的曲线轨道
    (5)、测试“过山车”时,小杭发现小球从起点出发,运动到上图中A 的位置时停下来了,可能的原因是 , 你的解决方法是
    (6)、小杭将甲和乙两个物体分别放到起点,使它们自由运动到终点,以此来测试它们运动的快慢。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处应该填(填“甲”或“乙”)物体运动得更快。

    物体

    物体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5.78

    5.87

    5.96

    5.87

    3.29

    3.35

    3.32

  • 10、周末,小杭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游乐园,体验了海盗船、摩天轮、直冲云霄、过山车等游乐项目,整个过程趣味十足,这也让他回忆起这学期所学的“物体的运动”单元里的科学知识,感叹科学就在生活之中。
    (1)、如图所示,小杭和爸爸妈妈从家里开车出发,先向 行驶  米,然后向 行驶 米到达游乐园。

    (2)、他们坐观光车游玩时,观光车往前开,小杭看到车外的景物都在往(填“前”或“后”)移动。和一起坐在观光车里的爸爸相比,小杭是(填“静止”或“运动”)的。
    (3)、如图所示为游乐园的平面图(部分),每小格的边长表示100 米。旋转木马在过山车东面300米处,碰碰车在摩天轮南面 400 米处。请在图中用“▲”标出旋转木马的位置,用“●”标出碰碰车的位置。

    (4)、小杭第一站去了旋转木马,坐在旋转木马上,小杭发现自己在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填“旋转木马马身”或“地面”)。
    (5)、小杭从旋转木马处出来,和爸爸妈妈在同一起点沿直线直奔海盗船,若要比较谁的速度快,应该( )。
    A、看谁用的时间长 B、看谁用的时间短 C、看谁的脚步跨得大
    (6)、在海盗船的船身上贴一个小黑点,开动后小黑点的运动路线是( )。

    A、 B、 C、
    (7)、如图所示为游乐园中的过山车轨道示意图,车厢从O点运动到A 点的运动路线是直线。下列运动中,也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扔纸飞机 B、跳远 C、升国旗
    (8)、小杭和爸爸妈妈的最后一站是碰碰车,当爸爸驾驶的碰碰车静止时,小杭前后两次用不同的速度去撞击,爸爸的碰碰车滑行的距离都不同。下列是小杭对此现象的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碰碰车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 B、碰碰车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小 C、碰碰车的速度不影响能量的大小,只是偶然情况
  • 11、研究天气。请根据天气日历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时间

    气温

    降雨量(MM)

    风速

    云量

    2024年9月8日

    18-26℃

    8毫米

    (1)、从日历中可以发现当天的最高气温;可以推测这一天凌晨的温度大约

    A.18℃                       B.26℃                       C.9℃

    (2)、这一天的气温需要使用下面哪一个工具才能测量出来?(       )
    A、 B、 C、
    (3)、测量当天的气温,以下哪个地点更适合?(       )
    A、通风的走廊 B、操场中央 C、教室里面
    (4)、根据降雨量等级标准,当天的降雨等级属于(       )。
    A、大雨 B、中雨 C、小雨
    (5)、根据云量判断,当天属于(       )。
    A、 B、多云 C、
    (6)、根据风旗情况判断风速,当天的风级为(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7)、这一天,如果抬头发现天上的云在缓缓地向东南方飘去,此时吹风;此时,操场上的国旗会向方飘。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8)、综合分析上述信息,当天人们对天气的综合感受是(       )。
    A、闷热 B、寒冷 C、舒适
    (9)、根据天气记录,这一天同学们普遍会穿(       )。
    A、衬衫 B、毛衣 C、棉服
    (10)、这一天是星期天,周末活动更合适的安排是(       )。
    A、去公园爬山 B、去露天篮球场打球 C、去图书馆看书
  • 12、空气的研究。
    (1)、如下图,这个实验装置一般用来研究(       )。

    A、风向 B、风的成因 C、风速
    (2)、由于空气是的,所以我们需要点燃蚊香产生看得见的烟雾;盒子上方的一束纸条主要是为了便于观察空气是

    A在流动               B.有质量             C.看不见

    (3)、点燃蜡烛前,蚊香产生的烟雾会向上方飘;蜡烛点燃后,蚊香产生的烟雾会向飘。说明蜡烛火焰周围的空气从流出,外界空气会从流入,就形成了风。

    A.A口                 B. B口                 C.塑料薄膜口

    (4)、请你在图中用明显的箭头画出:蜡烛点燃后蚊香产生的烟雾经过的路线。
    (5)、上面实验现象的解释是:火焰周围的空气受热会(       )。
    A、下降 B、上升 C、被压缩
    (6)、如果从图中的A管往瓶里吹气,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中会冒气泡 B、水从A管流出来 C、水从B管流出来
    (7)、出现上一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能占据空间 C、空气会流动
    (8)、你认为下列哪三项证据最能够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

    A.自制“热气球”,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将会升空。

    B.用塑料袋迎风一兜,扎紧袋口,塑料袋会充满空气并鼓起来。

    C.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空气快速地传播。

    D.在一个注射器口套上一个瘪气球,推动注射器活塞,气球鼓起来了。

    E.把一个纸团塞在塑料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扣入水中,杯底的纸团不会被水浸湿。

  • 13、水的研究。结合课上做过的“水的变化”实验,完成相应题目。

    (1)、实验一,在观察图甲中水沸腾时,我们画出水中气泡的变化,合理的是(       )。
    A、 B、 C、
    (2)、观察实验一,下列对图甲、图乙的实验现象哪两项是合理的?

    A图甲中烧杯里的水会增加

    B.图甲中烧杯里的水会变少

    C.图乙中将套有塑料袋(被挤压过)的漏斗放在沸腾水面下,塑料袋变鼓了

    D.图乙中将套有塑料袋(被挤压过)的漏斗放在沸腾水面下,塑料袋变扁了

    (3)、三个实验都有温度计测量,观测:实验一,水沸腾的温度大约是;实验二,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大约是;实验三,冰开始融化的温度大约是

    A0℃       B.100℃       C.10℃

    (4)、下图是A、B、C三位同学读取温度计示数时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同学读取的示数偏大,读取的示数会偏小。

    (5)、实验二和实验三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       )。
    A、帮助固定试管 B、固定温度计的位置 C、标记原来水或冰的高度
    (6)、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过程中,体积会变大的实验是(       )。
    A、实验二 B、实验三 C、实验二和实验三
    (7)、实验二,在碎冰中要加入食盐,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让碎冰变咸 B、升高水的温度 C、降低冰周围的温度
    (8)、实验完成后,要分离出实验二的碎冰中加入的盐,要选下面的装置;如果面粉放入了水中,要分离出来需要选择装置。

    A.                      B.                    C.

  • 14、先在简易天平两端挂上充了气的气球,并调平,如果将左边的气球放气,那么天平的左边会往上翘。( )
  • 15、水没有固定形状,冰有固定形状,所以水变成冰后就不是同一种物质。( )
  • 16、在做天气日历时,相同天气可以不重复记录。( )
  • 17、我们在野外,通过观察炊烟,可以判断风速。( )
  • 18、云看上去像棉花,我们把这样的云叫层云。( )
  • 19、空气被压缩后,空气微粒间的距离会缩小。( )
  • 20、空中、地下、水中都有空气。( )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