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有关“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没有新证据出现之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假说暂时都是正确的 B、通过模拟实验,我们一定能找出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的假说 C、对于我们提出的各种“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中,有可能有一种是正确的 D、做模拟实验时,可以用自制的“地球自转模型”或“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来代替地球
  • 2、地球之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地球不透明 B、地球不发光 C、地球不停地自转 D、以上都是
  • 3、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周期是( )。
    A、1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在不停地运动 B、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也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自转也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D、地球不动,太阳自转也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 5、 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照射自制的地球模型,被光照亮的地方是( )。
    A、白昼 B、黑夜 C、都有可能
  • 6、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用手电筒代表 , 乒乓球或地球模型代表

  • 7、昼夜交替是地球上常见的天文现象,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小时(或天)。

    昼夜交替的假说。

  • 8、地球是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地球上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 , 没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球实际上并不存在经纬线。经纬线相互垂直。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南北回归线也是纬线。经线是一条条长度相等的弧线,连接南北两极。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叫作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经线和纬线,东西方向的线是( ),南北方向的线是( )。选( )。
    A、经线 纬线 B、纬线 经线
    (2)、把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 10、观察、对比以下三种地球模型,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发现:可以用来解释地球内部由哪几个圈层组成;可以比较清晰、方便地用来解释地球的自转情况;要想使同学很快地了解地球海陆比例及形式、分布情况则可以借助来介绍。(填序号)
    (2)、不同的地球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制作的地球模型。
  • 11、制作地球模型。
    (1)、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我们需要按照地壳、地幔、地核的数据来制作。
    (2)、某科学小组去查阅资料,得到了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通过这些数据,需要用种颜色的橡皮泥来制作。
    (3)、在制作时,应该(填“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4)、为了使模型更精准,制作时,要把的厚度做得最薄。
  • 12、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 13、地球结构由厚到薄依次是( )。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核、地壳、地幔 C、地核、地幔、地壳
  • 14、在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时,我们应该( )。
    A、只要知道海洋占全球面积的数据就可以了 B、只要知道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就行 C、给模型上色时,只需要一种颜色就行 D、不仅要知道海洋和陆地的比例,还要知道海洋和陆地的形状、分布情况等
  • 15、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海洋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 )。
    A、十分之三 B、十分之七 C、七分之三 D、十分之九
  • 16、 地球的形状是( )。
    A、球形 B、方形 C、圆形 D、长条状
  • 17、地球由组成,厚度分别约为17千米、2900千米、3500千米。

  • 18、地球表面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组成的,其中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 19、我们制作了三个地球模型:地球结构模型、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地球自转模型,表达不同的

  • 20、科学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 , 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
上一页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