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拉伸、按压、揉搓橡皮筋时,橡皮筋不会振动,没有发出声音;橡皮筋时,橡皮筋有明显振动,并发出了。橡皮筋的声音是由它的产生的。
-
2、 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出时,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 )。A、越来越轻,甚至听不见 B、越来越响 C、没有什么变化
-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水中的鱼吓跑,这个事例说明( )。A、声音可以借助固体和液体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
4、鼓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了,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
-
5、(1)、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由于太空中是 , 声音传播,所以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2)、在使用“土电话”时,发出声音,同时会使“话筒”内的 , 振动的空气又会把振动传给连在“话筒”上的“电话线”(棉线或尼龙线),然后沿着“电话线”一直传递到另一头,于是对方就能听到声音了。(3)、声音在“土电话”中的传播途径
-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 ,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
7、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中的传播效果是的。
-
8、声音能在空气、玻璃等物质中传播,在真空中传播。
-
9、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里面成了 , 我们就只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

-
10、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要经常掏耳朵 B、不能对着同学耳朵大声说话 C、遇到过强的声音要闭嘴捂耳或张开嘴巴
-
11、如图所示,该实验材料制作的装置可以模拟耳朵中的( )振动。
A、听小骨 B、耳蜗 C、鼓膜 -
12、小明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圆筒一端,并在气球皮上挂了一个小泡沫球(如图),然后在圆筒另一端敲击音叉,观察到小泡沫球被反复弹起。小明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模拟( )。
A、鼓膜的振动 B、物体振动发出声音 C、声音的传播 -
13、如果我们能增大耳郭,下面有可能发生的是( )。A、听到的声音变高 B、听到的声音更清晰 C、听到的声音更悦耳
-
14、内耳结构复杂,包括听小骨和耳蜗。( )
-
15、前庭可以使人体保持平衡,是平衡器官。( )
-
16、耳朵是由耳郭、中耳、内耳构成的。( )
-
17、听小骨可以把声音转化成信号传给大脑。( )
-
18、实验模拟鼓膜的振动
实验器材:气球皮、橡皮筋、塑料杯、细沙或纸屑、音叉。
实验方法:①把气球皮放在杯口上面绷紧,用橡皮筋固定(气球皮相当于鼓膜)。②在“鼓膜”上面放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③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④认真观察“鼓膜”是怎样振动的,上面的细沙或碎纸屑是如何变化的。

气球皮 塑料杯 橡皮筋
·实验现象: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鼓膜”的振动情况
声音制造点到“鼓膜”的距离相等
在“鼓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强
振动明显
在“鼓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弱
振动不明显
制造的声音强弱相同
制造的声音距离“鼓膜”较近
振动明显
制造的声音距离“鼓膜”较远
振动不明显
·实验结论:“鼓膜”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声音的远近和强弱条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动也。
-
19、物体的振动带动了 , 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的振动。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 , 并刺激 , 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
20、内耳:结构复杂,包括和等。耳蜗可以把声波的信号转化为;前庭可以使人体保持平衡,是平衡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