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打开手机看地震的影响 B、跑到窗户附近,大声呼叫 C、在室外,要远离高压线、桥梁
  • 2、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容易造成( )。
    A、天气变化 B、地震 C、暴风雨
  • 3、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地震对地形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C、发生地震时,要赶快乘坐电梯逃离到室外
  • 4、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 ( )
  • 5、地震时,我们应该乘坐电梯迅速到达室外。( )
  • 6、地震会使地面塌陷、铁轨变形。 ( )
  • 7、岩层的断裂、错动可能引发地震。 ( )
  • 8、 地震发生时我们如何自救
    (1)、在没有逃到室外的情况下,应立即 , 如结实的柜子下、蹲伏在墙根。地震时

    (2)、在室外不要盲目避震,要避开 , 野外远离桥、湖及山边,迅速逃离至开阔处。
  • 9、地震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
  • 10、地震使地面出现 , 铁轨也
  • 11、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的。
  • 12、地震后,房屋 , 道路
  • 13、地震发生时,传来轰鸣声,吊灯在 , 房屋在
  • 14、 实验 探究地震的成因

    实验步骤:①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③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④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迅速拉开时,可以看到泥层;迅速挤压时,可以看到泥层

    实验结论: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岩层会发生 , 就形成了地震。

  • 15、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下雨时,随着雨量增大,地面有了水流。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同时把岩屑和土粒冲到河里,河水夹杂着这些颗粒对河岸进行磨削。在岩石较硬的地区,河水不断向下切削,使河谷加深。在岩石土壤松软的地区,河岸常被冲塌,泥沙石块被水流带走。奔腾的河水,会击碎岩石和土壤,在温度和风力的参与下,磨削、溶蚀河底和河岸,加深和拓宽河床。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大量堆积下来,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这种平地外形像三角形,叫三角洲。

    (1)、水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处。
    (2)、河水中夹杂着 , 会对河岸、河底进行磨削,这是河水的作用。
    (3)、我国长江三角洲,就是千万年来由长江河水带来的堆积而成的,这是河水的作用。
  • 16、暴雨时,小河里的水很浑浊,这是因为雨水把大量的( )冲到河里。
    A、石块 B、泥沙 C、小鱼
  • 17、关于河流弯道处的河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岸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大 B、凹岸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大 C、两岸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相同
  • 18、随着河水的流速减慢,沉积作用的效果逐渐加强,那么( )最容易发生沉积作用。
    A、下游 B、中游 C、上游
  • 19、黄土高原的沟壑主要是由于( )造成的。
    A、风的作用 B、水的作用 C、动物活动
  • 20、河水会侵蚀河床及两岸,并带走泥沙,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沙又会沉积下来。 ( )
上一页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