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坐飞机出游时,科科喜欢通过做科技小制作来度过无聊的时间。今年出游科科打算做一个能看到身后事物的装置,下面哪个设计符合他的设想? ( )A、
B、
C、
-
2、阳光明媚时,平静的湖面总是看起来波光粼粼。科科知道这是因为当太阳光照射到湖面上时,太阳光会被水面反射到人眼。这个过程中光的传播路线正确的是( )A、
B、
C、
-
3、运气好的时候,科科还能在路上看到彩虹。彩虹通常呈弧状,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为了弄懂彩虹原理,科科制作了一个彩虹走马灯。当他使用白光作为光源,并快速旋转走马灯顶部彩色盘时,能看到彩色盘变成( )。
A、红色 B、黑色 C、灰白色 -
4、科科知道日食、月食、金星凌日都是光影变化导致的自然现象,其中金星凌日和日食的原理类似。金星凌日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太阳上会出现一个圆形黑色斑点(如右图)。那么金星凌日时,太阳、金星、地球的位置关系是( )
A、
B、
C、
-
5、科科曾见过马口鱼跳出水面捕食昆虫的画面(如右图)。那么鱼在看到昆虫时,昆虫所反射的光线是如何进入鱼眼的?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
A、
B、
C、
-
6、科科在观赏白鹤时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在浅水区域白鹤同时出现了两个影子,一个“白影”和一个“黑影”。关于该情景说法错误的是( )
A、白影是倒影,是由于光线照射到水面后折射形成的 B、黑影是影子,是由于光线被白鹤阻挡形成的 C、黑影是影子,它的出现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7、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由三大要素构成:灯光、皮影人物、幕布。一块好的幕布要既要能承接影子,又要使观众能看清影子。下面不可用来制作成皮影戏幕布的材料是( )。A、写书法的宣纸 B、硬卡纸 C、较薄的白布
-
8、在陕西,科科体验了利用光影变化来表演故事的皮影戏。皮影戏是利用光的( )原理。
A、直线传播 B、反射 C、折射 -
9、黄土高原因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等原因形成了“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形地貌。科科发现( )的形成原因与黄土高原类似。
A、
B、
C、
-
10、广东省的植被覆盖率为53%,是我国最“绿”省份之一。这些植被能减少广东省的水土流失。为了证明植被对水土流失的作用,科科应选择和____两个实验进行对比。 ( )
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丙 -
11、科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观察广东的地形地貌图(如下图),他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A、广东整体地势北部低,南部高 B、广东整体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 C、广东的山地主要集中在北部 -
12、科科知道使岩层变化的力量来自于地球内部。地球内部有三层主要结构,厚度各不相同。他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黏土来制作地球的内部结构模型,计划做成如右图所示的样子。爸爸提出了改进建议,科科不能采纳的建议是( )

A、结构③为地核,可用红色黏土表示,因为它的温度最高 B、结构②为地幔,应增加厚度,因为它的厚度最厚 C、结构①为地壳,应减少厚度,因为它的厚度最薄 -
13、下图是他的实验材料和操作。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泥层模拟的是地壳,地壳运动一定会引发地震 B、操作1模拟的是向内挤压,可能会形成山脉 C、操作2模拟的是向外拉伸,可能会形成峡谷 -
14、明年科科一家打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游玩。它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河流峡谷。科科尝试用实验模拟大峡谷的形成原因。在模拟实验前,科科上网查阅了许多资料。原来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两个地壳板块交界处。大峡谷内河流蜿蜒,水流湍急。同时,峡谷地区降雨充足。因此,科科认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 ( )A、地球内部力量形成的 B、地球外部力量形成的 C、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形成的
-
15、桂林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石灰岩是湖海中所沉积的碳酸钙,在失去水分以后,紧压胶结起来而形成的。其中的化石资源非常丰富。那么,石灰岩应该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
16、俗话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很丰富,漓江就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科科猜测,桂林山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水的作用 B、风的作用 C、地球的内部运动 -
17、北京故宫的日晷是利用日影长度的变化来计量时间。 ( )
-
18、科科从沙漠中带回来的沙子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 ( )
-
19、我国疆土辽阔,地形多样。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 )
-
20、2024年10月,科科在深圳天文台看到了本年度最大满月。明亮的月亮属于光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