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用手触摸岩石表面,可以感知岩石的(       )。
    A、软硬度 B、光滑度
  • 2、用铜钥匙刻划后没有刻痕,小刀刻划后留有刻痕的岩石(       )。
    A、较硬 B、较软
  • 3、地震前,岩层变化的顺序是(       )。
    A、断裂→弯曲变形 B、弯曲变形→断裂
  • 4、睡眠不足会导致(       )。
    A、记忆力下降 B、微量元素缺乏
  • 5、疫苗可以(       )疾病。
    A、预防 B、治疗
  • 6、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可以让脑更健康。( )
  • 7、苹果切面变色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
  • 8、用柠檬汁在纸上写的字加热后会显现出来。( )
  • 9、研究铁生锈的条件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 )
  • 10、在任何打碎的岩石断面上滴上几滴浓醋都会冒泡。( )
  • 11、火山喷发有利也有弊。( )
  • 12、当地震发生时要尽快做到:熄灭炉火,切断电源。( )
  • 13、地球各个圈层的厚度、组成物质的状态是不同的。( )
  • 14、不同的环境 , 人体产生的感觉不同。
  • 15、地震是由于的运动变化引起的。
  • 16、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污染、水体污染和家庭污染。
  • 17、长期不会造成抵抗力下降,易生病。
  • 18、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
  • 19、以下是小明研究“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
    (1)、实验研究方案(此方案空白处不用填写)

    研究的问题:雨水对土壤侵蚀程度与植被覆盖多少有关吗?

    我们的推测:

    实验方法:用实验,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控制不同的条件:

    实验组与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

    (2)、在小明的方案中,主要采用了(       )的实验方法。
    A、对比 B、观察 C、转换 D、模拟
    (3)、在小明的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控制的不同条件是(       )。
    A、雨水多少 B、土壤构造 C、植被覆盖情况 D、土壤的厚度
    (4)、如果实验成功,我们可以观察到(       )。
    A、有植被覆盖的组径流更清澈 B、无植被覆盖的组径流更清澈 C、两组现象相同 D、两组无明显想象
    (5)、在雨水对地表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A、石块 B、植被 C、黏土和细沙 D、岩石
  • 20、囊萤映雪”描述了两个家贫而又刻苦读书的人的故事。车胤囊萤:东晋时期的车胤,因家贫无油点灯,夏天便捕捉萤火虫放入囊中,借其微光读书。孙康映雪:同样是东晋时期的孙康,冬天无火取暖,利用雪地的反光来照亮书本,坚持夜读。形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刻苦攻读。
    (1)、在“囊萤映雪”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 B、月亮 C、 D、灯油
    (2)、“映雪”这个故事中,孙康主要利用的是(       )现象。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照射
    (3)、类似的故事还有“凿壁偷光”,讲述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利用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在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的斜射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