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回顾从古到今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下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A、眼睛→光学显微镜→放大镜→电子显微镜 B、眼睛→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C、眼睛→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D、眼睛→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镜
-
2、草履虫是水里常见的一种微生物,不能作为草履虫是生物的证据是( )。A、在培养液里加入烂稻草,草履虫会聚集觅食 B、草履虫形状像一只鞋子 C、一个草履虫从中间分裂,变成两个草履虫 D、在培养液里加入盐后草履虫四处逃窜
-
3、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 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 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象
④ 调整好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②④③①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
4、微小世界
如图,图中像王冠的物体是一种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病毒的个头非常小,直径约为60-220纳米(1纳米等于1千万分之一厘米)。
科学家观察病毒时,使用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光学显微镜 -
5、科学家受( )的启发,研制出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将它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里,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空气泄露时能立即发出警报。A、苍蝇复眼 B、苍蝇触角 C、蝙蝠耳朵
-
6、用肉眼观察青苔像是一片绿茸茸的“地毯”,在( )下观察简直就是一片“丛林”。A、平面镜 B、显微镜 C、放大镜
-
7、梦阳发现生活中很多物品具有放大的作用,下列物体没有放大作用的是 ( )。A、装满水的透明圆柱形矿泉水瓶 B、厚度为4厘米 正方形冰块 C、下雨天屋檐滴落的小水滴
-
8、下列选项中,( )不是葫芦藓的身体的一部分。A、茎 B、叶 C、花
-
9、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等作用。( )
-
10、下面是探究天文小组一年中观察到的北斗七星记录,请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规律,将对应的节气连起来。
-
11、如图所示,小明用地球仪模拟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他转动“地球”,观察“地球”上某处的昼夜变化。他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观察“地球”上某处的四季变化。(1)、要让“地球”自转,应该( )拨动地球仪。A、自东向西 B、自北向南 C、自西向东(2)、首次用摆的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的科学家是。(3)、从示意图中可以判断,正处于冬季的位置是(填“A”或“B”)点。(4)、示意图中的A点和B点,(填“A”“B”或“同时”)先迎来黎明。(5)、四季形成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和的倾斜,造成了地球上同一地区,在一年中被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的直射和斜射的变化造成了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不同,这就是四季形成的原因。
-
12、夜幕低垂,星辰点点,而我们总会被那独特的七颗星星所吸引——北斗七星。它们就像天空中的指南针,无论何时何地,总能给我指引方向。
你可以通过北斗七星找到哪遥远的仙后座吗?发挥你的智慧,动手试一下吧。
-
13、冬季星空全天最亮的恒星是( )。A、南鱼座—北落师门 B、小熊座—北极星 C、大犬座—天狼星
-
14、下列由于病毒引起的是( )。A、馒头发霉 B、流感 C、肺结核
-
15、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为了使图像出现在视野中央,做法是( )。A、向右移动玻片 B、向左移动玻片 C、向左移动显微镜
-
16、下图在调节镜筒下落时我们的眼睛需要观察注视的位置是( )。A、A B、B C、C
-
17、“桂实生桂,桐实生桐”说的是什么现象?( )。A、遗传 B、变异 C、突变
-
18、下列微生物中,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腐生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D、真菌
-
19、香蕉在( )的环境中容易发霉。A、温暖干燥 B、寒冷干燥 C、温暖潮湿 D、寒冷潮湿
-
20、在同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A、北京(我国东部) B、西安(我国中部) C、乌鲁木齐(我国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