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不是用热辐射的方式传热的是(       )。
    A、炙热的太阳 B、翻滚的热水 C、熊熊烈火
  • 2、在我国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后,在入冬前,农民伯伯大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小麦浇一次水。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浇水后可以形成保温层,防止气温过低冻坏麦苗 B、水是热的良导体,浇水后能有效保证麦苗不会因为低温而冻坏 C、防止麦苗因为缺水而生长缓慢,影响产量
  • 3、下列设计能够加快热传递的是(       )。
    A、保温瓶的双层真空内胆设计 B、长勺的柄后端包裹陶瓷材料 C、电脑散热片使用铝片
  • 4、关于“晶状体与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实验中纸屏模拟视网膜,放大镜模拟晶状体 B、实验中要保持纸屏、放大镜、蜡烛高度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C、将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后,为使蜡烛的像清晰地呈现在纸屏上,需要将蜡烛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调大
  • 5、冬天时空调出风口朝下能使房间热得更快。这时房间中的热的传递方式是(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 6、妈妈去超市为妹妹选购饭碗,从保温和安全两方面考虑的话,她应该挑选哪一种碗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瓷碗,因为瓷碗是热的良导体,不烫手 B、单层不锈钢碗,因为单层不锈钢碗比双层不锈钢碗的保温效果好,不烫手 C、双层不锈钢碗,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仅防烫,并且保温效果好
  • 7、妙妙想改进外卖箱,使它更保温,下列属于对结构方面进行改进的是(       )。
    A、使用超厚的泡沫塑料来制作外卖箱的箱体 B、在外卖箱最外层加一层锡纸 C、把外卖箱的箱体做成多层的,每层都做成一个个的小格子
  • 8、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听力的是(       )。
    A、婷婷路过噪声过大的施工工地时,迅速远离 B、文文擤鼻涕时同时捏住两个鼻孔 C、晨晨用耳机听音乐时,会将音量调小,而且听20分钟后会休息一会儿
  • 9、下列行为中,有利于脑健康的一项是(       )。
    A、熬夜看课外书 B、考试前一晚通宵复习 C、早睡早起
  • 10、下列事物是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
    A、热水瓶的玻璃内胆 B、电熨斗底部与衣服接触的金属面 C、电饭锅的锅底
  • 11、关于“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执行着不同的任务 B、睡眠质量好坏不会影响大脑健康 C、饮食也会影响脑的健康,我们应均衡饮食
  • 12、新棉袄中的棉花特别蓬松,充满大量空气,穿起来比旧棉袄更暖和。这是因为(       )。
    A、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B、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C、棉花中的孔隙便于外部空气进入
  • 13、下面的热传递方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用铁锅把菜炒熟——热传导 B、围坐在篝火旁烤火——热辐射 C、手靠近通电的灯泡感到有些热——热对流
  • 14、如图,这是一条呈“Z”字形的铁条,“□”处是热源,“○”表示蜡块。在热传导的过程中,最先融化的是(       )。

    A、 B、 C、
  • 15、关于用眼卫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躺着舒服,所以可以躺着看书或玩手机 B、眼离书本1尺,胸离桌面1拳,手离笔尖1寸 C、每20--40分钟远眺刻,让眼睛适当休息
  • 16、小科同学用地球仪和小船做“观察帆船进港、出港的实验”。

    步骤:①用纸做一个小船,在船上插一根火柴作为桅杆。②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③观察船进港,再观察船出港。

    (1)、现象:船进港时,小科会先看见 , 再看见;出港时,小科发现总是先消失,然后才消失在海平面以下。

    A.桅杆             B.船身            C.地球仪

    (2)、小科根据自己的观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地球是球形的 B、地球是偏平的 C、地球是方方的
    (3)、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用阴影画出地球的“白昼”地区。

    (4)、关于“地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真实存在的一根轴,把地球东西两半球连在一起 B、科学家为方便研究地球自转而命名的假想轴 C、地球上实际存在的一根轴,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5)、同一天,重庆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
    A、乌鲁木齐 B、重庆 C、两个城市差不多
    (6)、下图是同一间教室,夏天和冬天的阳光分别从窗户照进来的情形,(       )是夏天拍的。
    A、 B、 C、两张都是
  • 17、下图是家里常用的工具箱,观察箱中的工具,回答问题。

    (1)、请将下面工具名称的序号填入上图相应的括号里。

    A.钳子       B.羊角锤       C.卷尺       D.扳手       E.螺丝刀       F.剪刀     G.裁纸刀

    (2)、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需要选用工具箱中的;装卸螺丝时,需要选用工具箱中的;扳紧螺母时,需要选用工具箱中的
    (3)、工具箱中的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的结构特点;用羊角锤拔钉子时,应用的是工作原理。

    A.杠杆                 B.斜面                 C.滑轮组

  • 18、科学小组在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

    次数

    改变条件

    吸住回形针的数量(个)

    第一次

    1节电池

    7

    第二次

    2节电池

    17

    第三次

    3节电池

    26

    (1)、我们会发现:把电磁铁接入电路中,电路接通,铁芯吸引大头针:电路断开,铁芯上的大头针掉落。这说明接通电路,电磁铁产生(       )。
    A、磁性 B、 C、
    (2)、在这个过程中转化成了

    A.热能                            B.电能                              C.磁能

    (3)、这个实验是通过改变来改变电流大小;通过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A.吸住回形针的数量        B.电池数量                       C.实验次数

    (4)、这个实验中不改变的条件是:、有无铁芯。

    A.电池数量                       B.线圈缠绕圈数               C.线圈缠绕方向

    (5)、分析数据可以发现(       )。
    A、线圈中电流强度越大,电磁铁磁力越小 B、线圈中电流强度越大,电磁铁磁力越大 C、线圈中缠绕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小
  • 19、请你和聪聪一起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

    聪聪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简易显微镜,设计了以下实验:①用一个凸透镜观察物体,当图像放到最大且清晰时,保持这个凸透镜的位置不动。②在第一个凸透镜下增加一个凸透镜,并和第一个凸透镜相互平行,保持两凸透镜间的距离,反复移进和移出第二个凸透镜,比较所看到的图像。③用纸筒把两个凸透镜固定,成为一个组合凸透镜。

    (1)、观察对比学校的显微镜,聪聪自制的简易显微镜中,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那个凸透镜相当于 , 靠近眼睛的那个凸透镜相当于

    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2)、聪聪用制作好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发现很模糊,他应该(     )。
    A、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 B、旋转凸透镜,改变它的倾角 C、调整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3)、下图分别是聪聪用肉眼、单个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观察蝴蝶足看到的图像,是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的,是用单个放大镜观察到,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

    A.     B.               C.

    (4)、这个实验说明:用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显微镜观察物体时,(       )。
    A、能够将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B、能够将物体的图像缩得更小 C、没什么变化
    (5)、他用的两个放大镜的倍数都是10倍,那么制成的简易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是(     )。
    A、20倍 B、100倍 C、1000倍
    (6)、在用这个显微镜观察时,建议聪聪最好是(     )。
    A、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B、两眼同时睁开 C、两眼同时微闭
  • 20、将导线拉直贴近静止下来的指南针上方,使它与指南针指示的方向相同,然后用干电池突然给导线通电并瞬间断开,观察到的现象是指南针会一直旋转。( )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