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卷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四年级抽样性质量检测考试科学试卷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五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节摆的研究同步训练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电磁铁的磁(二)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同步练习
-
1、设计师必须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从功能、成本、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用的产品。( )
-
2、在使用铅笔时,我们既需要用它来写字,又希望能方便修改。( )
-
3、在选择饮水瓶时,人们主要出于实际需求的考虑。( )
-
4、四(1)班科学兴趣小组计划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1)、在设计制作小车时,他们应该按照→→→的步骤进行。
①明确问题 ②制定方案 ③实施方案 ④评估与改进
(2)、他们在设计制作小车时,做法错误的是( )。A、仔细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的结构 B、可以绘制多角度的小车设计图,尽可能全面反映它的结构 C、自己有什么想法就做,不用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3)、下面(图1)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小车是利用(填词语,弹力/反冲力/摩擦力)作为动力。图1
(4)、在测试过程中,他们的小车半路就停下来了,没能抵达终点,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进行改进呢?原因:;
改进:。
(5)、某位同学觉得这次设计制作的小车没达到预想的结果,所以是一次毫无价值的活动。你觉得他说的对吗?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对/不对),。
(6)、如果让你设计一台具有动力的小车,你会怎么设计呢?请将你的设计绘制在下表中,并用文字对创新想法进行说明吧!我的设计单
提供的材料
①气球 ②马达 ③筷子 ④轮子 ⑤纸盒
使用的材料
(可从提供的材料中选择,也可自行补充材料)
设计图
(注意图文结合,使用的材料与设计图要相符)
创意说明
(可从小车的动力、功能等方面说明。
-
5、为了研究“小车速度与能量大小的关系”,四(1)班科学兴趣小组做了模拟实验。下面表格是该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请分析作答。
坡度
示意图
木块滑行距离(厘米)
平均距离(厘米)
坡度一
第一次
8.0
8.1
第二次
8.5
第三次
7.8
坡度二
第一次
17.7
17.3
第二次
17.2
第三次
17.0
坡度三
第一次
22.2
22.6
第二次
23.5
第三次
22.1
(1)、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在小车撞击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A、木块的重力 B、小车的重力 C、斜面的坡度(2)、在准备实验时,为了减小摩擦力,我们可以( )。A、把小车轮子拆掉 B、用更光滑的斜坡实验 C、在斜坡上垫一块有花纹的毛巾。(3)、通过分析比较小车撞击实验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6、吃饭是我们一天也离不开的事情,我们把食物吃下去后,它一离开我们的口腔,就被挤进了食道,再一点点地挤入胃里。胃就像一个可以变大,又可以变小的口袋,它会把食物磨得像浆糊一样,食物大约在胃里停留4-6小时,就进了小肠。食物在小肠里还遇到了很多新朋友,如胆汁、小肠液、胰液等,食物中的营养在这里充分被吸收后,就会进入大肠。大肠又短又粗,负责吸收水分,存放食物残渣。最后,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到此,食物的旅行就结束了。(1)、通过阅读以上材料,我们知道食物在人体内旅行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肛门。食物中的营养主要在人体的里被吸收的。(2)、四(1)班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做了“模拟消化器官作用”实验。将一个塑料袋装上水、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这个袋子模拟的是我们人体中的。如果最初放入袋子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会给这个器官带来哪些麻烦?(3)、食物中蕴含着不同的营养成分。下表是四(1)班某位同学一天的食谱,你觉得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合理/不合理),。
一天的食物
早餐
午餐
晚餐
牛奶、鸡蛋、馒头
米饭、炸鸡翅、排骨汤
可乐、汉堡、薯条
(4)、不少同学喜欢吃零食,下表是某品牌辣条的营养成分表。请结合你学过的食物营养科学知识,分析这个辣条的营养价值,并给出针对同学食用此类零食的建议。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g
营养素参考值%
能量
1809kJ
22%
蛋白质
8.1g
14%
脂肪
25g
42%
反式脂肪酸
0g
碳水化合物
43.9g
15%
钠
2468mg
123%
-
7、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重要指标,下图数据(图1)为某校四(1)班学生利用肺活量测试仪测量的结果。
图1:四(1)班同学肺活量测量表(单位:毫升)
(1)、下表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相关数据,根据此表,四(1)班女生中肺活量低于正常范围人数为人。测试年级
肺活量
男生正常范围
女生正常范围
四年级
1100-2600毫升
900-2000毫升
(2)、请分析四(1)班同学肺活量测量表中的数据(图1),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3)、我们还可以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肺活量,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B、吹气时如一口气断了,可以吸一口气再继续吹 C、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气体跑出(4)、增大肺活量,能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让我们更健康。怎样能提高肺活量呢?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
8、人体就像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均衡饮食,为身体提供全面营养,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1)、呼吸是人体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我们在吸气过程中,气体经过以下器官的先后顺序是( )。A、鼻腔→气管→肺 B、肺→气管→鼻腔 C、气管→肺→鼻腔(2)、人体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多,是因为运动时需要消耗更多的(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3)、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呼吸( )次左右。A、20 B、80 C、130(4)、除了呼吸之外,我们从外界获取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是( )。A、运动 B、学习 C、饮食(5)、谷物能给我们人类提供所需要的能量,是因为谷物中含有较多(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
9、科学兴趣小组还找来了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和包装盒,自制了一个简易版古琴,设计图为图1(黑色竖条纹代表橡皮筋)。
图1 图2
(1)、简易版古琴是通过让橡皮筋振动产生声音,如果用画图来表示橡皮筋发声时的运动状态,以下比较符合的图示是( )。A、受力弯曲B、曲线运动
C、往复运动
(2)、简易版古琴是通过改变橡皮筋的(填词语,长短/粗细/松紧),来改变声音的高低。(3)、用相同的力度弹拨上面的橡皮筋,声音最高的橡皮筋是(填字母,a/b/c/d/e/f/g)。(4)、图2是《两只老虎》乐谱,如果想弹奏“两只老虎,跑得快”,可以依次弹拨a、b、(填字母,a/b/c/d/e/f/g)。(5)、音乐之声是生活中的美好点缀,但有些声音不仅无法带来愉悦,反而引人烦躁甚至危害我们的听力。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听力呢?请说说你的想法。 -
10、古琴,是中国传统弹弦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1)、古琴琴声悠扬,悦耳动听,以下和琴声一样都属于人类活动发出声音的是( )。A、打雷声 B、鸟叫声 C、读书声(2)、古琴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递到人的耳朵里。A、水 B、琴弦 C、空气(3)、琴声传到耳朵后,会抵达很薄且具有弹性的( ),使它产生振动。A、耳廓 B、鼓膜 C、耳蜗(4)、古琴演奏结束,但琴声“余音未止”,这种现象是由于( )。A、人的错觉 B、琴声太大 C、琴弦和周围的空气还在振动(5)、古琴演奏的声音能被教室所有同学听到,这说明声音是( )传播的。A、向左边 B、向右边 C、向四面八方(6)、为了探索声音的奥秘,四(1)班科学兴趣小组开始对声音进行了研究。
①他们找来了筷子和玻璃杯,发现用筷子敲击杯子时,敲击的力度越大,声音越(强/弱),这与振动的(幅度/快慢)有关。
②他们往四个相同的杯子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水,并用柱状图表示水量与声音高低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分析此图,说说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图1
③通过上面的实验,他们想让敲击三号杯子时发出的声音变高,请你帮忙想想办法如何解决?
-
11、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的设计过程:
(1) (2) (3) (4) (5)
A、选择材料。
B、进行测试与改进。
C、明确任务。
D、动手制作。
E、进行设计(画设计图)
-
12、吃含蛋白质多了的食物容易长胖。( )
-
13、黏质土壤的黏粒最多。用手握一握不能成团。( )
-
14、所有的土壤中的颗粒都是一样的。( )
-
15、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质土。( )
-
16、现在的许多高楼大厦都是用红砖建筑的。( )
-
17、吸气时胸围变小,呼气时胸围变大。( )
-
18、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单位是千克。( )
-
19、肺功能的大小与肺功能的强弱无关系。( )
-
20、把土块放在水中搅拌,静止后,上层粗粒的主要是黏土,下层细的主要是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