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玉米丝黑穗病是由黍轴黑粉菌侵染导致,随着玉米连年种植,该病逐年加重。为缓解此病,现选用5种药物进行实验。玉米发病率与在高渗溶液中丧失质壁分离能力的细胞百分率呈正比。
    (1)、病原菌的菌丝破坏了细胞的 , 使之丧失了半透膜的性质,导致被菌丝侵入的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2)、质壁分离法可以直接判断出抗病性,从而为田间发病率提供一定的依据。科研人员进行了图1所示研究,测定了在不同条件下未发生质壁分离细胞的比例,根据结果选定药物4和5进行下一步实验的原因是

       

    (3)、科研人员进一步在玉米个体水平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综合分析,处理应当成为首选 , 理由是

    不同药物处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

    稀释比例

    药物种类

    平均发病率(%)

    防效率(%)

    1:40

    4

    3.37

    79.99

    5

    2.30

    86.36

    对照

    16.86

    1:50

    4

    5.93

    64.85

    5

    2.26

    86.60

    对照

    16.86

    1:60

    4

    2.34

    86.12

    5

    3.41

    79.77

    对照

    16.86

  • 2、柑橘一般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其中砧木是果树生长的基础(图1),为探究缺铁胁迫对柑橘砧木幼苗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研究。

       

    (1)、铁元素主要以形式被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通过方式逆浓度吸收。
    (2)、为探究缺铁对枳壳和枳橙两种砧木的影响,将上述砧木幼苗放在缺铁(-Fe)和正常铁(+Fe)培养液中培养。选取各植株顶端完全展开、成熟的第3~4片叶,提取并计算总叶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2,推测缺铁对枳橙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较大,依据是

       

    (3)、为进一步探究缺铁的影响,观察上述材料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如图3。a、b为不同条件下砧木幼苗类囊体片层的亚显微结构典型照片,推测是枳橙缺铁胁迫下的照片,理由是

       

    (4)、培养3个月后,检测不同材料的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下所示,缺铁条件下的含量明显上升,可能的原因是光合作用产物运输受阻。

    砧木

    处理

    蔗糖

    淀粉

    枳壳

    -Fe

    0.27

    1.12

    +Fe

    1.49

    1.80

    枳橙

    -Fe

    4.87

    1.51

    +Fe

    2.88

    2.12

    (5)、综合以上研究,缺铁胁迫导致枳橙砧木幼苗光合作用明显降低的因素可能是。(写出两点)
  • 3、血红蛋白(HbA)由4条肽链构成,其中α、β链各2条。一般情况下氧合血红蛋白(HbA与氧分子结合而成)为红色,脱氧血红蛋白(没有携带氧的HbA)为紫红色或蓝紫色。图1是HbA的四级结构示意图,图2是β链一端的氨基酸序列。回答下列问题:

    (1)、HbA的一级结构指肽链上的排列顺序。
    (2)、若组成HbA的两条β链完全相同,根据图1和图2判断一条β肽链和一个HbA分子至少含有个游离的氨基。
    (3)、强酸能破坏蛋白质的 , 使蛋白质变性。
    (4)、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的紫色反应与暴露肽键的数目呈正相关。为验证盐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可选用(填“HbA”或“牛奶”)为材料,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预测实验结果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样液的紫色程度 , 原因是
  • 4、如图所示为溶酶体在细胞自体吞噬和异体吞噬过程的示意图,①~⑤表示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该膜主要由构成。
    (2)、据图分析,初级溶酶体是由[③]产生的,其具有“消化”作用是因为内部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图中参与这些酶形成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3)、在细胞自体吞噬过程中,自体吞噬泡可以降解④,说明溶酶体具有的功能;异体吞噬过程中,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细胞膜上的
    (4)、溶酶体内的pH约为5,细胞质基质的pH约为7.2。一般情况下,溶酶体内少量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损伤细胞结构,原因可能是
  • 5、下表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向待测样液中先加0.1g/mL NaOH溶液,再加0.05g/mL CuSO4溶液

    B

    观察细胞质流动

    用低倍镜找到特定区域的黑藻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过氧化氢溶液与肝脏研磨液混匀后,再在不同pH下反应一定时间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将解离后的根尖用甲紫溶液染色,再用清水漂洗

    A、A B、B C、C D、D
  • 6、研究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抑制纺锤体形成)处理蚕豆和玉米根尖,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秋水仙素质量分数(%)

    蚕豆染色体数目变异率(%)

    玉米染色体数目变异率(%)

    0.01

    3.32

    2.34

    0.05

    4.66

    3.60

    0.10

    6.50

    4.64

    0.15

    9.22

    5.52

    0.20

    10.37

    5.77

    A、变异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大而增大 B、秋水仙素处理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蚕豆比玉米对秋水仙素的反应更敏感 D、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间期
  • 7、神经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下列有关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B、由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大脑新神经元其全能性升高 C、神经干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通常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D、分化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结构均会发生稳定性的改变
  • 8、绿叶海天牛会将摄取的藻类中的叶绿体长期储存在自身细胞中并加以利用,余生便无需进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绿叶海天牛体内含有来自于藻类的DNA B、不含叶绿体的绿叶海天牛细胞无法合成ATP C、绿叶海天牛和绿藻的细胞边界都是细胞膜 D、藻类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为绿叶海天牛提供有机物
  • 9、胆固醇在血液中通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运输,LDL进入细胞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胞内体中的酸性环境是LDL受体顺利返回细胞膜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吐,该方式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H+跨膜进入胞内体受阻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多 C、胞内体上的LDL受体最终返回细胞膜,有利于受体的循环利用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10、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ATP最多的过程和最少的过程分别是③和① B、图中物质c为[H],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 C、经过①②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D、图中物质b为CO2 , 过程③和④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 11、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离体肝细胞,1~2分钟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总含量与注入前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延长32P在细胞中的时间,腺苷中也可能会有放射性 B、上述实验中的ATP合成过程均发生在肝细胞的线粒体 C、分析可知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ATP总量没有明显变化是因为ATP与ADP转化速率很快
  • 1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内的色素积累较少 B、端粒受损不可能导致细胞衰老 C、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D、细胞皱缩,水分减少,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 13、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 B、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功能趋向于专门化 C、细胞分化过程体现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14、下图为某生物(2n=2)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显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B、乙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丙细胞出现细胞板实现胞质分裂 D、甲细胞中核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
  • 15、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离的目的是使得组织中的细胞破裂 B、黑藻叶片不适宜用于观察有丝分裂实验 C、显微镜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多 D、在显微镜视野下可以看到细胞的连续分裂
  • 16、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B、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都有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体数目加倍和DNA分子数目加倍发生在不同时期
  • 17、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
    A、向菠菜叶片中加入层析液,可提取并分离其光合色素 B、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发芽小麦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C、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D、将酶与底物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18、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低温、低氧、干燥环境储藏果蔬
  • 19、下列有关豌豆叶肉细胞说法正确的是(  )
    A、其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其光反应转化的光能全部储存在ATP中 C、产生ATP的场所只有叶绿体 D、含有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相关酶的基因
  • 20、下图为核膜的电镜照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核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 B、①与内质网相连,其上附着有核糖体 C、①在有丝分裂时会发生周期性解体和重建 D、②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