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是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神经递质释放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细胞膜属于突触结构中的突触后膜,循环活动的小泡叫突触小泡 B、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突触间隙中的Ca2+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增加 C、若某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物质和Ca2+通道相似,该患者产生的抗体可能导致Ca2+内流受阻 D、处于低温环境,人的体温恒定,细胞呼吸速率不变,图中神经递质释放速率一定不变
-
2、下图所示为针刺引起的缩手反射活动中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由膜外大量Na+内流所致 B、在反射活动的反射弧上,兴奋进行双向传递 C、图中ae段Na+和K+进行跨膜运输均不消耗能量 D、从针刺手指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可视为另一个反射活动
-
3、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和③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组织液和组织液 B、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疱,该水疱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② C、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D、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降低,使图中②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
4、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min-1)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有协同作用 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5、下列与神经元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来完成 B、突触的连接方式只有轴突——细胞体 C、氨基酸类的神经递质在释放时也需要消耗能量 D、正常情况下,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
6、关于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表述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C、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D、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能将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
-
7、下表为某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几天后再次测量,此人的各项数据与此表相同 -
8、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 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恒定,从而影响了肠的吸收
-
9、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液
-
10、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昏迷时,可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进行急救。注射后,葡萄糖进入人体组织细胞所经过的一般途径为( )A、组织液→组织细胞 B、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C、淋巴→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
11、某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其果味、叶形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利用甲、乙、丙三种不同基因型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其全部子代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本
F1
组一
甲 ×乙
1/2雌株
甜果宽叶∶涩果宽叶=1∶1
1/2雄株
宽叶∶狭叶=1∶1
组二
甲 ×丙
1/2雌株
甜果宽叶∶涩果宽叶∶甜果狭叶∶涩果狭叶=3∶1∶3∶1
1/2雄株
宽叶∶狭叶=1∶1
请回答:
(1)、依据组一,(填“能”或“不能”)判定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填“能”或“不能”)确定甲植株的性别,(2)、控制叶形的基因B/b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 亲本丙植株的基因型是 ,若丙植株与组一F1中的甜果植株随机杂交,理论上,其子代中无果植株有 种基因型,涩果宽叶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3)、现取一株杂合涩果宽叶植株与乙植株杂交,请写出遗传图解。 -
12、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为粉花植株,F1自交得到的子代中红花植株:粉花植株:白花植株=1:2:1。回答下列问题:(1)、对亲本进行杂交操作时,去雄的个体作为(填“父本”或“母本”)。(2)、粉花植株的基因型是。用F2中的所有植株作为一个种群,若种群内植株随机受粉,则子代中粉花植株的比例为。(3)、如果用红花植株与粉花植株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该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证明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的理由是。
-
13、图1 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染色单体数量和核DNA 含量的关系;图 2 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 图 3 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4 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该动物是 一个 (填 “雌”或“雄”)性动物。(2)、图 1 中① 、② 、③表示染色体的是 , 图1 (填罗马数字)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3)、图2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 (用“字母和→”表示)阶段; B 过程表示生物内发生了受精作用。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4)、图4中丙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2中(用“字母和→ ”表示)阶段。图4中乙图所示的细胞中相应的数量关系对应图1中的(填罗马数字)。
-
14、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人员为研究土壤的干旱程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机制,以某水稻品种为材料在自然干旱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期间,各组(答出两点即可)等实验条件应保持一致。实验操作中会重复处理多组,目的是。(2)、根据图示,在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水稻植株的气孔的变化有利于 , 从而响应干旱胁迫。研究发现,干旱严重时,细胞内水分亏损还会导致叶绿体超微结构破坏,使得类囊体薄膜上的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3)、为研究干旱对水稻耐热性的影响,科学家将相同的水稻种子分别置于正常条件(CK),单一高温条件(H)和干旱—高温交叉条件(DH,先干旱后高温)下萌发,测定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如图2所示:
依据图2中的结果,结合光合作用原理分析,导致H组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的原因是。DH组净光合速率降低不显著,推测对水稻进行适度的干旱预处理,(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提高水稻的耐热性。
-
15、S型肺炎链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 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C、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 D、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得到实验结果 -
16、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黄瓜的苦味物质——葫芦素主要由两个“主控开关”控制合成,叶苦与非苦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 a 控制,果苦与非苦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 b 控制(二者独立遗传)。现将叶和果实均苦味、叶和果实均非苦味的两品系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叶和果实均非苦味类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叶片中葫芦素能有效抵御害虫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题意,表现型为叶苦果非苦的黄瓜可作为育种工作者首选 B、将 F1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即可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所需植株 C、亲本叶和果实均苦味、叶和果实均非苦味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 AABB D、将F1自交得F2 , F2中表现型为叶苦果非苦的黄瓜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
17、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一定相同 B、分离定律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C、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表达互不干扰 D、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中
-
18、最新研究表明牛磺酸的抗衰老机制为通过保护端粒酶,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减少DNA损伤来对抗细胞衰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两端的端粒DNA序列被截短会导致细胞凋亡 B、老年人行动迟缓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供能不足有关 C、端粒由蛋白质和DNA构成,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多而变短 D、DNA损伤后某些蛋白质合成障碍可能是细胞衰老的直接原因
-
19、研究发现,细胞凋亡与动物组织损伤后的再生具有密切关系。细胞凋亡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酶-凋亡蛋白酶在动物组织的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某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过程 B、凋亡蛋白酶可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周围细胞再生 C、凋亡细胞与再生组织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通常相同 D、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过程中都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20、如图所示为小肠上皮细胞,其中 SGLT1、GLUT2、Na+-K+ 泵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突起形成微绒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依靠SGLT1蛋白进入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膜上的Na+-K+泵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 C、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功能受损会影响细胞膜上GLUT2的数量 D、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内环境和K+由内环境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