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科学发现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前赴后继,以下关于科学家的工作和结论表述错误的是(       )
    A、恩格尔曼设计了巧妙的水绵实验,显微镜下需氧细菌的分布在叶绿体受光部位 B、希尔发现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氧化剂,光、暗条件下都能释放出氧气 C、丹尼利和戴维森发现细胞表面张力低于油一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结合其他发现推测细胞膜中可能附有蛋白质 D、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观察到细胞膜的三层结构,推测细胞膜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构成
  • 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的遗传物质由两条核苷酸链构成 B、DNA和RNA都能作为生物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人体细胞中的核酸由4种核苷酸组成,包含4种碱基 D、大肠杆菌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 3、某植物花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_ _

    Aa_ _

    aaB_

    aabb

    (1)、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2)、黄花(aaBB)×金黄花,F1自交后代F2中黄花的概率为
    (3)、为确定一乳白色植株的基因型,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实验思路:将该植株与金黄色植株进行实验,统计子代植株表型及比例。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植株 , 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②若子代植株乳白花:金黄花=1: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③若子代植株 , 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 4、玉米(2N=20)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产量的增加基本上都是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来实现的,下图是利用玉米的幼苗芽尖细胞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宇宙飞船搭载玉米种子实现诱变育种的生物学原理是;育种过程中需要大量处理实验材料,原因是
    (2)、图中③过程的名称为 , 将幼苗2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植株B染色体数目加倍,这种育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
    (3)、玉米植株紫色对绿色是显性。用X射线照射纯合亲本中紫色植株花粉并授于绿色植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23株中有2株为绿色。某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第一种假设:由于染色体上载有紫色基因的区段缺失导致的;第二种假设:由于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突变为绿色基因导致的。哪种假设是正确的,简要写出最简便的鉴别方法
  • 5、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和生化反应过程,如果细胞中r-蛋白含量较多,r-蛋白就与b结合,阻碍b与a结合,从而抑制①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结构a和分子b经①过程合成了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r-蛋白),①过程被称为
    (2)、②过程在形成细胞中的某种结构,这一过程与细胞核中的(填结构名称)有关。
    (3)、神经细胞不会发生(填标号)过程。
    (4)、③过程需要酶,③和④过程所需的核苷酸在组成成分上的区别是
  • 6、下列是基因型为AaXHXh的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图1是该动物性腺切片中细胞分裂图;图2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则这三个时期中不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2)、图1中乙细胞可对应图2中细胞类型(填图中字母)所处的时期。
    (3)、图1中甲细胞正常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为
    (4)、图2中属于类型c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理由是
    (5)、导致图2中d转变为c,b转变为a的原因均为
  •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小组调查时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 B、该小组调查发病率应选择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进行取样 C、该小组可通过增加调查对象减小误差 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8、小黑麦具有品质佳、抗逆性强和抗病害等特点,在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黑麦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普通小麦(AABBDD)和黑麦(EE)人工培育的(其中A、B、D、E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形成小黑麦的过程利用的育种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 B、不育杂交种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不育 C、将小黑麦的花粉粒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可育的四倍体 D、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
  • 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一定能发生基因重组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因为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10、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分别表示基因重组的两种方式 B、③中的变异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 C、④中的变异一定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D、⑤中的变异一定是基因突变
  • 11、人类的许多疾病与基因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单基因遗传病都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 C、禁止近亲结婚可杜绝遗传病患儿的降生 D、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 12、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和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研究发现,粳稻耐低温与bZIP73基因有关。粳稻的bZI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相应蛋白质的结构出现差异
  • 13、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 C、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过多致癌因子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措施
  • 14、生物学的发展与实验密不可分。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可作为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材料 B、低温通过抑制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C、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到了两种不同浓度的酒精,且作用不同 D、实验材料需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实验步骤才能用于观察
  • 15、白化病和尿黑酸症都是因为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中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不足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B、缺乏酶D会使人患尿黑酸症 C、白化病和尿黑酸症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D、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 16、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同卵双生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B、表观遗传引起的表型变化不可遗传 C、环境因素如吸烟可能引起表观遗传 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 17、一条肽链有51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肽链模板的mRNA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的碱基个数至少有(  )
    A、51和51 B、51和153 C、153和153 D、153和306
  • 18、下图表示某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酶1为解旋酶,酶2为RNA聚合酶 B、核糖体在mRNA上从a向b移动 C、图中的多个核糖体可以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D、该图所示的生物为原核生物
  • 19、未被32P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以含32P的化合物为原料,DNA分子连续复制三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中A+T之和占DNA分子的70% B、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900个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1/8 D、DNA复制过程中,因出现碱基的替换而产生的新性状都可以适应外界环境
  • 20、某双链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上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6%。则另一条链上G占其所在链碱基总数的(  )
    A、26% B、30% C、22% D、28%
上一页 265 266 267 268 269 下一页 跳转